聊聊本書中的財政問題

字數:4867   加入書籤

A+A-




    不好像報表一樣羅列數據,作者隻好開個單章聊聊本書的財政問
    做了張表格,大家感興趣可以點進評論看
    南陳561年以來財政收支
    上圖把陳國所有的財政收入折合成了標準文,即400文等值於1石
    可以看到564年歲支增加了24億,這是天嘉北伐帶來的額外開同樣的,該年歲入增加了10億,這是當年加稅帶來的增
    565年稅賦降低,本應該歲入大減,但實際上並沒有發生,這是由於北伐獲勝後,朝廷威望提升帶來的有效稅率提同時,淮南的150萬人口,也貢獻了大量的鹽稅新
    566年歲入繼續增加,這主要得益於淮河榷場和內政的梳平州之戰沒有導致歲支大增,是因為淮南的屯田發展起來,固定軍費下降
    567年的歲入猛增,得益於提高鹽稅和打擊私鹽,另外本年度淮南、遼東、嶺南,一些不征稅的地方,開始重新征歲支猛增則是由於大規模的官方移民和提高固定軍費支
    現拆解567年陳國歲入如
    戶調、鹽酒稅,折錢24.6
    遼東貢馬2000匹,折錢1.3億,這是平州主要的財政貢
    商稅,2.8億,主要是江淮榷場的貿易稅和江南百分之四的交易
    采礦收入,1.4億,主要來自於東寧的金礦開
    屯田,150萬石,折錢6億,來自於北齊在淮南的屯田和新開屯
    戶租米、田賦米,283萬石,折錢11.3
    買糧入庫,50萬石,折錢2
    以上共計49.9
    目前爭議比較大的是,用兵海外劃不劃算的問
    可以看到,567年遼東和東寧一共提供了2.3億的財政收遼東另外還有21萬石的實物收入,折0.8億這個用來供給遼東本地,不必管他
    那對這兩地用兵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大概花了5億
    遼東和東寧的日常財政一直都是自收自遼東的日常開支前期主要靠吃新羅大戶,後期靠馬匹、奴婢貿東寧則一直靠采
    一匹馬值5、6萬錢,一個奴仆的價格,5千到2萬錢不等,這是不需要經營的無本買
    遼東的財政足以支持到正常收入恢複,現在高麗躲進長白山,壓力已經給到北
    未來的遼東會一直是一塊財政盈餘的土地,這個就不用再多提
    再拆解567年陳國歲支如
    軍費,常備兵萬,耗糧物折錢10.9億,動員兵萬,耗糧物折錢5億,預備兵萬,耗糧物折錢1.2億,共計17.1
    上述的兵員包含募兵、府兵、屯田兵和州郡兵,陳國的極限梭哈兵力是20.8
    軍費中,另有賞錢1.2
    567年,用兵交州,但嶺南大量歲入不會交到建康,是以交州用兵由嶺南支給費用,不走朝廷賬,故而不計入本歲
    官費,俸祿及皇室開支,折錢12.9
    其中,陳國宗室稀薄,後宮宮人規模隻有三百人左右,皇室花費不
    南朝封爵,其戶口九分食一,千戶侯所食,隻是百戶所征,主角改易製度,不過把數額定目前國中封爵不多,開支亦可控
    其餘則是官署俸祿支出和皇帝賞賜、建築等雜項支
    買糧費,2億,買糧五十萬石,平抑糧價,兼做備戰存
    移民費,4億,向海外移民一人約耗一萬六、七千錢,主要支出為田宅安置,農具配給,第一二年的糧食發放,路費,醫療費
    567年共主動移民萬,另有3、4千自主移
    這個是開拓海外的主要成本,但這是一次性的,是為海外侯國安置基礎封戶的成本,應當視為軍費的一種延後支
    以上,567年共支糧物折錢36.3億,財政盈餘13.1億,府庫存物折錢36.7
    可以看出作者的策略推演不是胡來的,是基於財政數據的推演而進行
    陳國為什麽能有這樣的財政盈餘?
    主要取決
    一、宗室不多,開支較
    二、沒有複雜征稅,官吏規模不戶調、戶租使用類似包稅的征收方法,鹽稅則抓大放小,隻需要很少的稅吏就能實現對大鹽商的監督課
    三、軍隊大量屯田,減少支出的同時,增加屯田收10萬屯田兵作為預備役,提供了150萬石的糧米歲入,去掉賞賜,他們提供近5億的財政盈
    明初也是靠屯田兵壓下了軍費,在江淮一線屯田,朝廷是大賺特賺的,到了邊地,產量下降,開墾難度提高之後,屯田兵就會需要財政支援
    明初邊地人口稀少,對邊地的屯田大大消耗了國家的財政盈餘,是以沒有多餘的實力大規模對異域用
    是以,本書567年這樣的財政狀況,注定是不會十分長久,隨著今後,陳國手中爛地的增多,財政盈餘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將會不斷降
    而當財政盈餘降低到5以下之後,國家便不再具有擴張的能力和動力
    現在的陳國,這一比例是26,而北周和北齊大概都隻有51
    事實上,淮南丟失之後,北齊的財政盈餘反而提升了,這是為什麽高湛能夠用兵遼東的原
    按照本書構建的經濟和人口係
    567年,陳國的人均產值是5600文,即14石米,大約3040的生存剩餘率,而朝廷稅賦率是13.6,百姓基本能喘息著生
    北齊的人均產值是6900文,即17石米,大約50的生存剩餘率,而朝廷稅賦率是17,當年北齊人口2052萬,歲入約折錢240億,財政盈餘大概19億,
    北周的人均產值是6200文,即15石米,4050的剩餘率,16的稅賦率,當年人口720萬,歲入71億,財政盈餘大概7億,1
    陳國現在手裏的爛地多,且淮南沒有征戶調、戶租,故而人均產值較低,且稅賦率較
    另外,曆史上北周能夠滅齊,主要還是得靠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刮來的巨量財政收
    北周和北齊每年要向突厥交不少保護費,財政狀況其實不是很
    曆史上北齊被北周迅速消滅,也有財政上的原因,高緯上位之後,北齊內政混亂,私稅和開支暴增,稅賦率飆升,而後和陳國在淮北對峙,又大耗軍費,是以575年,高緯開始對山川湖澤等自然資源征
    而這幾年北齊的財賦重地河北又連遭大水,導致北齊收入驟
    我估計北齊這時候軍中的士卒已經欠賞很久了,是以後來晉陽軍敗,北齊內部的防禦便直接雪崩
    實際上,十萬人的軍隊動員起來,要打上一年,沒有五十億錢在手裏攥著,是不可能的事
    封建國家的對壘,畢竟還是財政盈餘的對
    兩宋為什麽積弱?南宋最高的財政收入是開禧北伐1206年)時的8000萬貫800億錢),但是那時候一個戰五渣的宋兵,一年卻要花掉200貫20萬錢)的軍
    舉國之力隻能供養四十萬這樣的“精銳
    這波啊,沒法打
    所謂內政高手,就是要想辦法在不傷害未來的情況下,弄出更多的財政盈
    能不傷百姓,又變出錢來的,那就是明
    能變出錢來,又好好地花出去的,那就是千古明
    本書的主角,就是要走這條路線,作者的推演,也主要是基於財政的推
    不在超出財政能力範圍之外行動,這是推演的宗
    所以別說開發遼東和東寧虧本,這時候開發嶺南才是真正的虧本,主角手裏那點零錢打北麵又不夠使,不趁這個時候東海虛弱提前布局海外,以後靠大帝國的財政盈餘去打?
    接下長城防務之後,你的財政不見得能比北齊好上多
    突厥這種龐然大物,就算是統一的中央王朝應付起來也是吃力
    不然楊堅幹嘛還要用離間計挑撥突厥內部?
    好了,就先說這麽多,有時間再聊,還是周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