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妖書案2

字數:3043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當時有人想利用輿論給皇帝施壓,讓其不敢違背祖宗法度,逼迫其早日冊立太子,對自己不是太有害的話,那今天這本續集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
    表麵上看朝臣們是擔心皇帝廢了太子重新立福王,可隻要腦瓜子裏沒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事情百分百不是這麽簡單。
    現在自己已經是被正式冊封過的太子了,除非犯了錯,還得是危害江山社稷的大錯,否則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隨隨便便輕言廢立。再在這個問題上過份糾纏,除了能觸怒皇帝,對自己半點好處都沒有。
    續憂危竑議裏總共也就幾百個字,是兩個人一問一答形式的對話。問話的人沒寫名字,回答的人有名有姓,叫鄭福成。
    說了啥呢?大概意思就是鄭福成說,萬曆皇帝之所以會立皇長子為太子,是被沈一貫封還了聖旨,拖不下去的無奈之舉。用不了多久還得想辦法把太子廢了,改立福王為太子。
    證據就是讓朱賡入閣,朱賡、朱更,諧音的意思就是老朱家的太子還得更替。至於說沈一貫,書裏也評價了,說這位大學士很陰險、很狡詐,如果皇帝非要換太子,他肯定不會強出頭阻攔。
    按說這種沒署名的揭帖犯不著引起朝廷如此重視,但這次搞的動靜有點大,京城裏散布的到處都是,大學士朱賡隻是撿到了其中的一份,很多人比他知道的還早,想壓下去已經不可能了。
    就是這麽短短幾百字卻牽扯進去好幾個關鍵人物,首當其衝的就是鄭貴妃。如果不是她仗著受寵吹枕邊風,皇帝怎麽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爾反爾,在冊立太子的事情上和朝臣們鬥了十多年呢。
    而後是三位內閣大學士中的兩位,沈一貫和朱賡。這兩位一個被說成了見利忘義的小人,一個被說成了皇帝用來換太子的幫凶,全是反麵角色。
    再然後是太子,雖然在書裏沒有關於太子的半句評價,可事情的核心依舊是換太子,不管想不想也躲不開,必須是主角。
    古人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沒有好處的事情很少有人願意去做。換句話講,人做事總是有所圖的,無論主觀還是客觀,總能找到蛛絲馬跡。
    可古人又說了,人心難測。在沒有直接證據的前提下想判斷一件事的真相往往是非常難的,甚至沒有可能。但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大致分清楚一件事的走向,最終受益人!
    那麽在第二次妖書案裏誰是受益者誰又是受害者呢?掰著手指頭一數,得,不管鄭貴妃、內閣大學士還是太子,好像沒一個能獲利的,全是受害者!
    難道說用樸素真理無法判斷此事的大致走向嗎?非也,這個技巧還能反過來用,不看誰受益,看看誰倒黴,也能得到相似的答案。
    那麽誰最倒黴呢?從表麵上看,蠱惑皇帝、勾結外臣、圖謀不軌的大反派應該是鄭貴妃。
    其實不然,仔細想想,從十多年前皇帝和朝臣們開始就立太子的問題展開拉鋸戰,鄭貴妃已經被扣上了類似的大帽子,名聲早就毀了。現在再毀一遍損失極其有限,甚至會引起皇帝的同情,適得其反。
    接下來再看看太子好像也受到了波及,萬一書裏說的都是真事,皇帝惱羞成怒來個六親不認硬把太子換了,立刻又會變成倒黴蛋。
    可仔細一想好像也不對,如果皇帝真有這種二百五不管不顧的魄力,當初就不用和朝臣們舍臉耍無賴了,又何必挨了十多年罵呢。
    最後還剩下沈一貫和朱賡兩位大學士,現在他們倆肯定特別被動。先不提書裏的內容是真是假,反正黃泥已經掉進了褲襠,想說清楚也沒人信。
    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後世根本不算事兒,頂多是嚴查誣陷者,在一切被搞清楚之前被誣陷者啥損失都不會有。但古人比較好麵子,尤其在官場混名聲很重要。現在沈一貫和朱賡除了自辯之外,同時還得暫時回避以示清白。
    此時結論就有了吧,真正的受害者不是鄭貴妃也不是太子,而是這兩位內閣大學士。然後就比較好推論了,啥妖書不妖書的,矛頭根本就不是指向鄭貴妃和太子,更不是關心國本,而是徹徹底底的朝堂傾軋!
    貴妃、太子、包括皇帝,隻不過被人家拿來當武器用了而已。要問是誰有這麽大膽子,敢拿皇帝、太子、貴妃開刷,洪濤也不知道。
    但能確定的是,自打沈一貫擔任了內閣首輔之後大肆安插浙黨官員,已經引起了朝中其它勢力的警覺,其中最大的嫌疑就是東林黨。
    按照曆史走向,此時東林書院還沒建成,不應該有東林黨的存在。但事實上這個暗中的盟友組織早就有了,且在之前的幾次朝堂爭鬥中嶄露頭角,隻是還沒有統一的稱呼而已。
    “此事已經鬧了好幾日,陛下令錦衣衛徹查,目前吏科都給事中項應祥、四川道禦史喬應甲都已到案。陳公公的意思是讓千歲爺不必為此事擔憂,但近日來還是少去四夷館走動為妙。”
    王安不光介紹了案件的進展情況,還轉達了陳矩的忠告。上次妖書案爆發時皇長子有點漠不關心,倒也不算錯。可這次不一樣了,主要是皇帝急眼了,非要查出是誰在造謠。此時最好躲遠遠的,半點也別摻合。
    “請陳公公來一趟!”那該不該卷入這場政治風波呢,陳矩說的很對,窩在東宮裏等待事情結束才是正路。但洪濤有其它打算,妖書案就是接近皇帝的最好機會,此時不動又待何時!
    “千歲爺,陳公公近幾日全在錦衣衛坐鎮,責任重大,怕是不便隨意走動。”王安以為太子心裏還是不安生,打算叫陳矩過來問問。
    “把此物當麵交與陳公公,不可假托他人之手,更不要為外人所知。”洪濤聞言也沒多講,拿起桌上的毛筆隨手寫了張紙條交給王安。
    事實證明陳矩再忙也不敢不來,一個時辰之後瘦巴巴的老太監就帶著內侍趕到了東宮,不由分說先把前院清了場,所有人包括工匠全回住處門窗緊閉,不許隨意走動,然後才一個人快步走進了東暖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