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226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那我要許……
字數:5449 加入書籤
林依萬萬沒想到,自己隻是跟張淑妃去了趟清心殿,什麽都沒說什麽都沒做,就被連坐,禁足在自己宮中不說,還要織出所謂的三匹布才能解除禁足,她真是懷疑她跟著張淑妃到底能拿到什麽好處。
她因為林禎說讓她們每人織出三匹布隻是說來恐嚇她們而已,沒想到居然是真的。她們前腳才回到寢宮,後腳宮人就將織布機送到了,甚至還體諒她們做慣了主子不會織布,給她們每人配了個織女,負責教導和督促她們織布。
張淑妃看到織布機,突然就想起自己小時候,她們家裏貧苦,全靠母親織布為生,導致她年紀小小的,就要在織布機旁幫母親的忙,一直到她長大,有了幾分姿色,被花鳥使選中進了宮,才終於脫離那種織布為生的日子。沒想到時隔差不多二十年,她又再次見到了織布機,不好的回憶馬上浮現在腦海裏,像是提醒她曾經的不堪。
她氣急敗壞地說道:“本宮不要織布!皇後憑什麽讓本宮織布,還是給那些低賤的平民,本宮是堂堂正一品的淑妃,也不想想他們配不配!”
送織布機過來的那個嬤嬤正是江南人士,如今受災的地區就是她的老家。得知家鄉遭遇百年難得一見的旱災,她本就心如刀割,無比地擔心父老鄉親的安危。而張淑妃居然說她的鄉親是低賤的平民,不配她織布給他們。
誠然她知道皇後罰這些嬪妃織布給災區百姓是為了讓她們懺悔,而並非真的要她們織布給災區的百姓做衣服穿,但她還是忍不住有些生氣。
不過張淑妃到底是主子,哪怕她是奉皇後之命過來,也不過是個奴才,她也不好生氣直接說張淑妃什麽,隻是板著臉對張淑妃說:“娘娘,皇後殿下讓你們這樣做,不過是為了讓你們參與到賑災中,為災區百姓做出點貢獻。試想要是災區的百姓收到您給他們親手織的布後感動的樣子,你就當是積德了吧。”
張淑妃想說她不稀罕那些賤民的感動,但是目光掃過嬤嬤的臉時,她被嬤嬤沉著的臉嚇了一跳,好像她再多說一個字,嬤嬤就要頂著皇後的名義來懲罰她了。
她覺得自己今天已經夠倒黴了,若是嬤嬤再去給皇後告狀,指不定皇後還要怎麽刁難她,她隻好訕訕地住了嘴,在心裏憤懣地想道:好你個皇後,等陛下醒來,看本宮不去告你濫用職權!
跟張淑妃等人去皇後麵前鬧事不同,孫貴妃聽說林禎要在後宮推行節儉,第一反應就是宮裏可能真的要沒錢了。畢竟災區要錢國庫都拿不出來,還是皇後捐了自己的聘禮和陪嫁應急。
聽她父親中書令說,皇後給錢的時候眼睛都沒眨一下,那幾箱黃金就這樣交給了她父親。她父親大為感動,還特意寫了信進宮給她,要她今後多幫襯皇後,多聽皇後的話,向皇後學習。孫貴妃聽了父親的話後也十分震撼,沒想到林禎小小的年紀居然有這樣的擔當和魄力,這是她望塵莫及的。
她深刻地意識到,當一個合格的皇後跟年齡和資曆無關,林禎能被皇帝認可,是因為她的胸懷和氣魄還有膽識足以勝任皇後這個職位,她們這些不論是年紀還是資曆都碾壓林禎的嬪妃,是不論如何都比不上林禎的。
孫貴妃已然將林禎當成了自己的榜樣,她也想像林禎那樣為天下百姓做點什麽貢獻,所以她得知林禎捐完了自己所有的私房錢後,便在自己宮中清點自己這些年攢下來的錢,打算也捐出去。
她忙著清點,所以不知道張淑妃等人大鬧清心殿被林禎罰了的事情,還是孫修媛過來跟她說了,她才知道這麽一回事。
孫修媛也是聽說張淑妃等人去找皇後鬧事後,有些擔心皇後應付不過來,所以才打算來孫貴妃這裏跟孫貴妃商量怎麽幫皇後。
沒想到她走到半路就聽說去鬧事的嬪妃都被皇後下旨禁足了,她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些幸災樂禍,想著自己都走到半路了,就幹脆去孫貴妃宮裏看看堂姐在做什麽,順便把這件事當做談資跟堂姐樂一樂。
她走進長禧宮,卻沒看到孫貴妃在正殿,於是她問宮人:“貴妃娘娘呢”
如今孫雅姝已經是一宮之主了,在後宮裏有頭有臉,又和他們家主子是堂姐妹,孫貴妃宮裏的人也不敢怠慢,連忙幫孫修媛通報了一聲。
孫貴妃聽說孫修媛來了,趕緊道:“讓她進來,也幫本宮數一數本宮有多少錢。”
孫修媛聽說孫貴妃在內殿,得到允許後她跟著宮人走了進去,就看到孫貴妃正坐在榻上,麵前是一堆大大小小的金銀元寶,不禁詫異道:“貴妃娘娘,您這是要做什麽”
孫貴妃見她進來了,就急忙招呼她道:“雅姝你過來得正好,幫本宮數數這裏到底有多少白銀黃金,本宮好整理出來捐給災區。”
孫修媛看著這些金銀元寶,就知道這是孫貴妃攢了半輩子的積蓄了,聽說她要把這些錢財都捐給災區,她震驚道:“貴妃娘娘您真的要把這些積蓄都捐出去嗎,那您以後在宮裏怎麽辦”
孫貴妃無所謂道:“本宮在宮裏吃穿都有保障,平日裏也沒花錢的地方,這些錢留在本宮這裏沒什麽用處,不如和皇後殿下的一並捐給災區,也能幫陛下出點力。”
孫修媛聞言有些感動,對孫貴妃也刮目相看起來。她坐過去一邊幫孫貴妃清點,一邊將路上聽來的消息說給孫貴妃聽。
“臣妾過來的時候,聽說張淑妃等人因為不滿皇後殿下推行節儉鬧到了清心殿前,說要推行節儉的話,就要從皇後殿下先做起,讓皇後殿下今年不過千秋節了。結果皇後殿下真的取消了今年的千秋節,她們還被皇後殿下罰禁足了。皇後殿下為了讓她們知道災區百姓的不易,還罰她們在禁足期間每人給災區織三匹布才能解除禁足。”
孫貴妃聽了孫修媛的話,才知道外頭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不禁感慨道:“淑妃她們真是沒長腦子,這個時候鬧到皇後跟前,不是自尋死路嗎皇後就該給她們個教訓。幸好你我比較明智,選擇了站在皇後這邊,不然淑妃的下場就是我們的下場。”
孫修媛也有些唏噓,然後又說道:“臣妾現在比較在意的是,皇後殿下不過千秋節了,那今年千秋節該怎麽辦,就什麽都不舉辦平平淡淡地過去嗎那對皇後殿下來說會不會太不公平了今年還是皇後殿下第一次過千秋節呢。”
孫貴妃想了想,也覺得有些遺憾,然後問孫修媛:“那你有什麽點子嗎”
孫修媛提議道:“皇後殿下不讓大肆操辦,那我們私下裏給她慶祝一下應該也是可以的吧叫上葉德妃和靜昭儀,還有和皇後殿下交好的常美人蘭美人和魏美人,我們給皇後殿下做一些皇後殿下喜歡吃的糕點送過去給她。臣妾今日還聽說,皇後殿下因為災區的事,最近都吃不好呢,一天隻吃兩個菜,吃不完還留著下一頓吃,實在太心酸了。所以臣妾想趁皇後殿下過生辰給皇後殿下做些好吃的補補。”
孫貴妃聞言驚訝極了:“皇後殿下居然如此節省,倒教本宮自愧不如了,看來本宮也要學習皇後殿下,能省一些是一些。至於皇後殿下的生辰,就按你說的辦,我們簡單給皇後殿下慶祝一下,讓她知道還有我們在支持她。”
林禎還不知道孫貴妃等人已經私下裏商量好怎麽給她過生辰,她依舊寸步不離地待在清心殿,一邊照顧昏迷不醒的皇帝,一邊處理政事。眼看著她的生辰越來越近,她卻沒什麽表示,鄭華都替她著急,但是她明確地表示今年不過千秋節,讓宮裏什麽都不用準備,大臣和外命婦也不用進宮祝賀了。她都這樣說了,鄭華也隻好作罷,但還是很心疼她的懂事。
雖然林禎說不過千秋節了,但真的到了她生辰那天,她醒來準備繼續看奏折的時候,就看到鄭華端了一大碗麵條進來。
那碗麵條上麵堆了不少菜,有雞蛋有雞腿還有鹵肉青菜,讓節衣縮食了好幾天的她看得有些饞,她搓著手躍躍欲試,忍不住問鄭華:“鄭公公,今兒的早膳怎麽這麽豐盛不是說了要節儉一些嗎”
鄭華聽了這話,笑著說道:“皇後殿下您就放心吧,這一碗麵沒花國庫的錢,是禦膳房的廚子知道今兒是您的生辰,他掏自個腰包買的肉,說讓您好好吃一頓,這是他對您的一番心意,您就安心吃吧。”
林禎聽了這話後有些感動,她連忙拿起筷子,一邊吃一邊說道:“禦廚對我真好,我好久沒吃這麽多肉了,總算能大飽口福,回頭鄭公公您替我謝謝他。”
見林禎吃得狼吞虎咽,鄭華又是欣慰又是心疼的。想想林禎身為盛世的皇後,卻勤儉成這個樣子。恐怕自古以來沒幾個皇後過過像她這樣清苦的日子,哪怕是朝代末亂世中的皇後,吃穿用度上也不願意委屈自己半分,林禎能做到這種地步,實在難得。
見林禎吃得急,鄭華怕她噎著了,不停地哄她道:“皇後殿下慢點吃,鍋裏還有一些,不夠奴才再給您盛。”
林禎終於填飽肚子,身子也暖洋洋的,覺得自己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看完桌上那些奏折都不是問題了。她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信誓旦旦地對鄭華說:“有了你們的支持,本宮今天看完這堆奏折小意思啦。”
下午的時候,宮人又進來匯報,說孫貴妃讓人送了好幾個食盒的東西過來,還有幾箱金銀珠寶,林禎詫異道:“貴妃送這麽多東西過來做什麽”
宮人回複道:“貴妃說今日是您生辰,因為國難無法為您舉辦千秋節,所以她和其他嬪妃給您做了些點心和飯菜來孝敬您。那些金銀珠寶是她的積蓄,她知道國家正是用錢的時候,聽說您把自己的陪嫁和聘禮都捐了,她作為貴妃也要有所表示。”
林禎聽完後大為感動:“貴妃真是個好人,你去幫本宮轉達她一下,就說吃的本宮收下了,謝謝她們的心意。但是這些金銀珠寶本宮不能收,這是她存了半輩子的積蓄,留著她將來做打算,災區那邊還需要援助的話,本宮會另外想辦法。”
宮人將林禎的話傳達給了孫貴妃,孫貴妃見林禎如此為她著想,心裏有說不出來的感動,林禎不收她的東西,那她就隻好在其他方麵回報林禎了。
今年的生辰林禎雖然沒有能像孝德皇後那樣舉辦千秋節,一群嬪妃大臣給她祝賀,也沒能在家人身邊一起度過,但是她也覺得很溫暖很有意義。孫貴妃她們還有禦廚給她做了好吃的,她感覺自己被很多很多愛包圍了,幸福程度不亞於在家中時,唯一遺憾的是皇帝還沒醒來。
她充滿幹勁地看完了所有的奏折,夜裏沒事做,她就守在皇帝床前,自言自語地跟皇帝說道:“陛下,今天是我生辰哦,可惜您沒醒來,錯過啦!您沒吃到我的長壽麵,禦廚在裏麵放了好多肉,肉還是他自己掏錢給我買的,我賺到啦!貴妃她們還給我做了好多好吃的點心,我都吃完了,現在肚子好飽。當然,我今天也有幫您好好處理國事,您不用擔心。您什麽時候才能醒過來呀”
鄭華在一旁聽著林禎的話,心裏也很是酸軟,他安慰林禎道:“皇後殿下,陛下一定很快就醒來了,您不用太過擔心,還是早點歇息吧。”
林禎又說道:“不行,我還不能睡,娘親說過生辰的時候許願最靈驗,那我要許願陛下明天就醒過來!”
說完,她實在抵不住困意,打了個哈欠便倒頭趴在龍床邊上睡著了。鄭華正想喊宮女進來扶她到榻上躺下,轉身的時候卻看到皇帝放在林禎麵前的手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