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260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兒臣願意……

字數:5366   加入書籤

A+A-


    萬壽宴上,莊靜公主也來了,因為現在宮裏就隻有她一個成年未婚的公主,林禎擔心她一個人會無聊,宴會開始前就特意叮囑過林懷織,讓林懷織陪她,所以這會兒兩個小姑娘坐在一塊看舞台上的歌舞表演。
    除了看表演,莊靜還很在意一件事,那就是之前林禎跟她提過的文科狀元賀延。聽說父皇有意將她許配給新科狀元,她便想趁此機會見一見本人,如果合眼緣,她就想將就著把自己嫁出去,離開這座深宮,到外麵的世界看看。
    所以她一直在四處張望,看起來像是在找什麽人,坐在她身邊的林懷織見狀就問道:“公主,您在找什麽呀”
    莊靜突然想起來,新科狀元和林禎是青梅竹馬,那說不定林懷織也認識,於是她就問林懷織:“你可知在場誰是今年的文科狀元”
    林懷織恍然大悟:“哦,您找賀延叔叔啊,我幫您找找,他應該也在的。”
    她四下望了一圈,在人群的角落裏找到了賀延。賀延人坐在席子上,麵前的桌上放了一杯酒和一些水果菜肴,他手裏拿著筆和冊子,人卻在發呆,不知道在想什麽這麽出神,看起來有些呆愣。
    林懷織看到他,便指著他對莊靜道:“喏,公主,那就是賀延。”
    莊靜順著林懷織的手看去,果然見到一個年輕俊朗的男子,長是長得挺好,就是缺少了些男子氣概,看起來過於文秀了,不是她喜歡的類型。
    她有些失望,點點頭道:“原來他就是今年的新科狀元。”
    林懷織有些好奇地問她:“公主您找賀延做什麽呀”
    莊靜對賀延沒有太多好感,怕林懷織到時候在賀延麵前亂說,就沒告訴她父皇和母後準備將自己許配給賀延的事告訴她,隻是搖了搖頭,淡淡地應道:“有些好奇罷了。”
    林懷織沒想太多,笑道:“原來公主的好奇心也這麽強。”
    莊靜公主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時,舞台換了一首曲子,響起了一股異域風格的樂曲,林懷織被吸引了注意力,連忙轉頭看向台上。
    隻見原本在台上跳舞的宮中舞姬不知什麽時候退了下去,走上台來的是穿著民族服飾的舞姬,她們身上的衣服還有些眼熟,從小在滇地邊疆長大的林懷織一眼就認出這是吐蕃的服飾,激動道:“是吐蕃的舞蹈,沒想到在宮裏也能看到吐蕃的美女跳舞,上一次看到還是爹爹帶我去支援吐蕃的時候呢。”
    被她這麽一說,莊靜也來了興趣。吐蕃,在她印象中那是離中原很遠的地方,那裏都是高原,人們過著遊牧的生活,藍天白雲,有雪山,也有草原,到處都是牛羊,百姓們長歌善舞,聽起來就很自由自在。
    吐蕃的舞姬們給皇朝的君臣帶來了一支別具一格的舞蹈,一舞過後,上麵的皇帝撫掌笑道:“吐蕃的風情正是讓人歎為觀止啊。”
    吐蕃的使臣帶著他們的王子走上前來,對皇帝行了個禮,說道:“臣拜見陛下,祝陛下萬壽無疆。”
    每年萬壽節或是其他大型的朝會上,吐蕃都會派一個精通官話的使臣來朝祝賀,一來一去,沈定也就認得吐蕃的使臣了,但這次使臣身邊站了個年輕英俊高大的男子,想來這就是吐蕃的王子了。
    吐蕃與前朝關係匪淺,自先帝覆滅前朝後,吐蕃便失去了依靠,多次受敵。吐蕃王為了保護王朝,自動向朝廷俯首稱臣,請先帝派兵協助他們退敵。
    當時先帝就派了林敬則前去支援,林敬則大敗敵軍,是吐蕃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吐蕃和朝廷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如今兩國交好已經有一十來年,當年的吐蕃王也老了,兒子都長這麽大了。
    今年吐蕃王會讓兒子隨使臣前來給大朝皇帝賀壽,估計也是想讓兒子接觸一下大朝的天子,好以後繼位的時候能夠得到大朝的支持。
    沈定知道吐蕃王的打算,所以他對這個吐蕃王子十分客氣,主動跟他寒暄道:“這位便是吐蕃的帕卓王子吧,早就在信中聽吐蕃王多次提過,今日一見,果然是個英姿勃發,豐神俊朗的好男兒。”
    吐蕃王子聽了皇帝的稱讚,忙用不太熟練的官話回答道:“臣多謝陛下誇獎。”
    沈定又笑道:“帕卓王子第一次來中原,想必有很多東西都沒見過,不如過後留在京城一些時日,朕也好讓人帶你領略一下中原的風土人情,盡盡地主之誼。”
    吐蕃王子是個不拘小節之人,聞言便爽快道:“那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君臣寒暄一番,吐蕃王子突然看向一直靜坐在皇帝身邊的年輕皇後,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他斟酌了一下,才遲疑道:“如果臣沒記錯,皇後殿下是鎮南大將軍的千金鎮南大將軍當年率兵平定吐蕃之亂時,臣還沒出生,但是臣知道,鎮南大將軍是吐蕃的英雄,今日見到皇後殿下,便可以窺得鎮南大將軍風範,實在令臣敬仰。”
    林禎沒想到這位吐蕃王子會知道她,被他這麽一說,也來了興趣,平易近人道:“吐蕃王子過獎了,本宮從小跟父親駐守滇地邊疆,也曾隨軍進入過吐蕃領地,領略過吐蕃的風情,至今難以忘懷。今日看到吐蕃王子,本宮也覺得非常親切,希望我們兩國能夠一直交好,共創繁華盛世。”
    在場的人,包括沈定在內,都沒想到林禎小小年紀,居然能跟吐蕃王子說出這麽一番有深度的場麵話來,一時都對她刮目相看。這才是大朝一國之母該有的氣度和眼界,林禎沒在外國使臣麵前丟大朝的臉。
    吐蕃王子聽了林禎的話後,笑道:“沒想到皇後殿下也曾到訪過我們吐蕃,如今我們吐蕃已經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若是皇後殿下將來有機會,可以再去領略一番。”
    這位年輕直率的吐蕃王子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的腸子,說話隻憑一腔熱情,他見大朝的皇後對吐蕃那麽感興趣,出於熱情好客的性格,就這樣大方地邀請了,全然沒想過林禎作為皇後,怎麽會有機會千裏迢迢到附屬國去做客的問題。
    但林禎卻當真了,爽快地應道:“好,若是有那麽一日,本宮定會再去吐蕃看看。”
    她說的這麽豪爽,仿佛她不是一國之母,而是一個自由率性的女將軍,這應該是很違和的,但是放在她身上,似乎又沒有那麽違和了,就好像她天生就應該這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才是。
    吐蕃王子和帝後客套了一番,這才提到自己這次親自來朝給皇帝賀壽的另一目的。他對著帝後的方向一鞠躬,誠心誠意地說道:“其實這次臣來京城,還有一事相求。”
    沈定聞言挑了挑眉,問道:“哦,什麽事,王子但說無妨。”
    吐蕃王子說道:“臣已經到了婚配的年紀,王妃之位空缺,父王的意思是,讓臣來求娶一位大朝的公主,兩國結下秦晉之好。”
    說到這個,沈定卻是猶豫了一下,他現在隻有莊靜這麽一個適齡未婚的公主,雖然他沒多重視這個女兒,但是也沒想過讓莊靜一個人背井離鄉,遠嫁到千裏之外的附屬國。吐蕃離中原那麽遠,不管是氣候環境還是生活習慣都與中原大相徑庭,不知道莊靜去了能不能適應。
    不止這些問題,莊靜若是嫁去那麽遠的地方,就算發生了什麽,受到了什麽委屈,他們也不能及時知道,不能給她撐腰。就憑這一點,應該沒有一位公主願意和親去那麽遠的地方。
    林禎也是這麽想的,之前皇帝說要把莊靜許配給賀延的時候,她沒有反對是因為莊靜好歹還能生活在京城裏,她們想見麵可以隨時見。但莊靜要是嫁去了吐蕃,哪怕吐蕃被帕卓王子說得多好,她也舍不得讓莊靜一個人去那麽遠的地方,因為以後想再見麵就難了。
    而且讓吐蕃王子留在京城當駙馬也是不實際的,吐蕃王子能夠隨使臣來朝拜,就說明吐蕃王很看重他,他很有可能會繼承王位,那就更加不可能留在京城了。
    林禎擔心皇帝會看在兩國的情誼上,看在和親帶來的利益上讓莊靜去和親,就在底下拉了拉皇帝的衣袖,示意皇帝不要答應。
    沈定本就在猶豫,這會兒見林禎不同意,他就想找個理由推辭,比如說宮裏已經沒有適齡未婚的公主了,剩下的公主才幾歲大,不合適和親。或者是先答應吐蕃王子的請求,過後再從宗室女兒或是直接在宮裏挑選一個人品相貌俱佳的宮女封為公主嫁給吐蕃王子,這種事情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過例子。
    總之讓自己的親女兒去自己看不到管不著的地方,沈定不管是出於父親的身份還是出於帝王的身份,都不太樂意這種事情發生。
    就在他想辦法推辭的時候,坐在下麵一直沒有什麽存在感的莊靜卻在這時站了起來,毛遂自薦道:“父皇,母後,兒臣願意嫁給帕卓王子,去吐蕃和親。”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為莊靜公主的大膽和無私震驚了,就連上麵正在想辦法幫她擺脫和親命運的帝後,聞言也愣了一下。若是此時她的生母何氏也在,估計何氏也要被她這番舉動給氣暈過去。
    從古至今,應該是沒有一位公主是心甘情願去和親的,別的公主聽到要和親都是萬般抗拒,百般推辭,隻有莊靜公主居然主動站了出來,要求去和親,實在讓人想不明白,並且大受震撼。
    帝後還試圖幫她挽回局麵,但是吐蕃王子一看到她站出來,就眼前一亮,欣喜萬分道:“真的嗎,這位美麗善良的公主,您真的願意嫁給臣,隨臣回吐蕃嗎”
    莊靜無視了拚命給她使眼色的林禎,毅然決然地應道:“是的,帕卓王子,不知道您願不願意娶我為妻”
    帕卓王子來之前就已經做好和親被拒的準備了,畢竟他們是附屬國,處處仰賴大朝,沒有理由大朝還會舍得犧牲公主去他們那個地方受苦,最多大朝皇帝為了兩國麵子上過得去,隨便冊封個什麽女子為公主,象征性地跟他們和個親。
    他其實也不在乎娶到的是不是真公主,他想娶大朝公主為妻,不過是為了獲得大朝的支持,讓吐蕃王朝的其他王公大臣知道他有靠山,不敢輕易撼動他的儲君地位,隻要他的妻子是大朝認可的“公主”,那真實身份是什麽就都不重要了。
    隻是他沒有想到,居然會有公主真的願意跟他和親,他大喜過望,恨不得當場把心掏出來跟這位識大體又善解人意的公主發誓,此生一定會好好對她。
    他連忙應道:“我自然願意,我的公主殿下,您若是嫁給我,您就是我唯一的王妃,是我此生誓死都要守護的最重要的妻子。”
    莊靜便麵向上麵的帝後,跪下行禮道:“還請父皇母後成全。”
    沈定的臉色一時有些不好看,他沉默了一會兒,才笑著轉移了重點,說道:“和親之事非同小可,還是改日再專門商議吧,現在先繼續宴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