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字數:7095   加入書籤

A+A-




    【金刀案大家就自行了解吧,up這裏略過了。至於改立太子嘛……景泰努力了,成功了。

    朱見濟在景泰3年5月2日當上了皇太子。

    然而,景泰4年11月19日,朱見濟就死掉了。

    這也是奪門之變無可置疑的第三大因素。】

    大家麻了。

    “這,一年之後就死了嗎?”

    “這景泰的孩子運,真不咋滴啊。”

    而且這聽上去,他似乎也沒有別的孩子了。

    “若是有別的孩子,再立一個也就是了。”

    【景泰5年5月14日,禮部儀製司郎中章綸、監察禦史鍾同請求複立朱見深,被下詔獄。

    7月1日,南京大理少卿廖莊,上奏:堡宗在南言,我看不到,老板你看得到。過去堡宗對老板你還行,現在能不能三不五時去南宮給堡宗講講家法呢?

    或者讓我們朝臣見見他吧。

    堡宗兒子,也是老板你的兒子啊,是不是該讓他們去念書了?為了祖宗基業,老板你考慮一下吧。”

    t,你不得不佩服以前的打工人真的很勇欸,務求一段話讓前後兩任老板恨你全家。

    景泰不用說了,堡宗也不想讓朱祁鈺每天過來給自己念家法、念愧對祖宗吧?

    這什麽漫長的精神折磨啊hhhh】

    朱元璋聽得倒是一愣:“這辦法不是挺好的嗎?就是有點費皇帝的時間,讓大宗正去給他念念,倒也不是不行。”

    朱棣不免提醒老朱:大宗正不在這裏,在自己的藩地。

    老朱咂咂嘴,頗為遺憾:“要是有那對講機,倒是好,也不用特意過去,每日便將那對講機放在屋子裏,對著他念……”

    【景泰6年7月,給事中徐正要求講悄悄話。

    朱祁鈺:?

    徐正:老板,堡宗父子過去威望較高,不宜住在宮裏。選別的宗親子弟到宮裏養吧!

    朱祁鈺:……貶,走你!

    《皇明通紀》【嘉靖】裏,他的密言還包括,增高南宮圍牆,砍伐南宮周圍樹木,言門之鎖灌鐵。

    而《明通鑒》【清裏,金刀

    案裏的高平,也同時進讒言,城南樹木多,恐生巨測,請盡伐之。景泰從之。

    e……up覺得可信度不太高啊。徐正那麽惡毒的小話,實錄為什麽不載?堡宗有必要抹掉這種惡毒嗎?沒理由吧。

    高平實錄伏誅也沒提到這個惡毒的建議。

    所以,up認為,砍伐南宮樹木一事,子虛烏有。

    和言門鎖灌鐵呼應的是《明史紀事本末》南言複辟裏的描述,大家撞開灌鎖的宮門。但這本寫書人真的沒有參考皇明通紀嗎?

    真實的曆史,該是景泰因為立太子言論而加強了南宮守備,可能也換了一把難開的鎖。

    畢竟朱祁鈺也不是什麽不食人間煙火的大聖人。】

    ”《明史紀事本未》……”朱元璋說,“不就是在你請難中屢屢出現的文本,然後屢屢被這後代給反駁過嗎?”

    想來,是通過這種描述,讓場麵更加的生動,仿佛從靖難到奪門,他們就站在旁邊看過了。朱棣說了個冷笑話。

    【6年8月11,廖莊因母親去世,到皇帝麵前請假丁憂,景泰見了他,想起一年前那怨種奏折,也許還想到了徐正,氣的把他拖出去廷杖80,獄中的章綸、鍾同也被拉出來一起打。

    後來鍾同死於獄中;章綸被關了3年,天順時放了出來;廖莊貶為定羌驛丞。

    插播一下,百度廷杖詞條說,朱棣居然廢除過這項不人道的製度……本想大力誇誇,畢竟廷杖也是明朝最臭名昭著的幾項黑點了。

    可是實錄裏暫時沒查到確切史料。

    這要是真的,豈不是完全可以駁斥江南文人的野史?可惜是不靠譜的百度,sad】

    朱棣一聽到這裏,立刻開心了:我肯定廢除了。

    而他的開心,對應著的是老朱的不開心。

    “還不許我嫉惡如仇了?若非他們不法,咱又怎會打人?”

    “後代可能是覺得,廷仗大臣有辱斯文吧。”朱棣說。

    “不廷仗,你待怎麽辦?”朱元璋斜他。

    “下獄。”朱棣回得無比順溜。

    隻能說,不愧是讓人天天下獄龍場悟道的皇帝了。

    文臣武將們:“……”

    兩位倒是不必爭了,也就五十步對百步吧……

    【廖莊看他的傳記是個比較寬民的言,懇求去整修荒政的京官不要過分督促災民,且等他們秋收之後。在陝西振荒,也活人無數。

    應該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他還彈劾過楊士奇。】

    楊士奇正想要組織語言,懟那烏鴉笑豬黑的兩人,但沒想到,這麽一停頓,機會就從指縫間溜過,光幕開始說他了。

    猛然吃瓜楊士奇:?

    彈劾…倒也常見吧。

    【按照《天順日誌》by李賢的記載,楊士奇晚年溺愛孩子,兒子不法有人來告,他寫信給兒子:“某人說汝如此,果然,即改之”。楊稷反手汙蔑舉報人,他胡說!

    楊士奇輕信兒子,從此誰說兒子壞話都不信了,一直到殺人事發。】

    猛然吃到殺人瓜的楊士奇:???

    無論如何想都不正常吧!

    耿炳文撲哧笑了一聲,安慰他:“楊舍人,不要太擔心,夏主事的兒子,夏瑄,還打著皇帝的旗號,招搖撞騙,還賴你們這些叔叔,把他給保下來了。

    為什麽耿炳文記得這麽牢呢?因為他的兒子,和夏璋的兒子有相同的名字,這事兒,想忘,也是難以忘記的!

    楊士奇捂著胸口,開始感覺不能呼吸。

    朱元璋已經熟能生巧地安慰楊士奇了:“這孩子生了沒有啊?生了趕緊回去打一頓,沒事的,你已經提前一輩子開始預防這件事了,改得了的,放心吧!

    “若是實在改不了……”楊士奇的腦海中,已經開始浮現種種大義滅親之舉。

    【楊士奇言場地位很高,很多人有所顧慮。廖莊義正言辭的說:正所以為楊公也。就因為楊公才要更秉公辦事。

    朝議封了案件檔案給楊士奇看。

    堡宗7年11,又有人舉報楊櫻不法事幾十條,牽連幾千人,楊士奇說他泯頑不靈請求逮捕,人被抓了,楊士奇名聲也寄了。

    8年4月,王文等彈劾楊士奇,以老請辭,堡宗安慰之,你在北京哪裏知道你家鄉兒子幹什麽?

    但最後楊士奇憂慮在心,9年去世了。

    他死後,堡宗才殺了楊稷。

    三楊的兒子好像都不太爭氣來著……】

    楊士奇:“…”

    他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不高興。

    反正大家都一樣……於是就可以開始比爛了嗎?

    楊士奇最後說了句:“殺得好。”

    【楊稷案,有人考證過,和楊士奇發跡以後,他在家鄉土地不正常的大量增長是有直接關係的。而楊士奇的書信,表明他也對土地收租問題有所了解,認知到一些土地是非法侵占,要求兒子退回。

    明朝科舉,一朝為官,一個宗族就此崛起,乃至帶動一個地區的科舉之風監行,又彼此之間互相搶奪教育資源和土地資源。

    楊櫻案是典型,而比他更典型的,就要到未來的內閣首輔徐階了。

    一個沒有官名似乎沒有貪汙的人,家裏卻侵占24萬畝田產,震撼海瑞,也震撼我等全家,這幫子文臣啊,也別怪嘉靖在電視劇裏喊,“都是朕的錢”了……】

    本來大家還在惺惺相惜彼此孩子的教育問題,沒有想到啊!

    朱元璋、朱棣麵色驟變。

    將軍們,也將震撼的目光,投向楊士奇:真的假的,24萬畝……

    其中,傅友德大喊一聲:“我自汙也隻敢請良田千畝而已!你們文臣——太離譜啦!”

    楊士奇這次真的軟倒在地了。

    他心中瘋狂在思考:我,是我嗎?真的是我嗎?等等,我的抱負呢?我的清廉呢?我從小到大學的文章經義,道德法度呢?

    “臣,臣……”楊士奇。

    不等楊士奇說出點什麽來,朱元璋再度看了楊士奇一眼。

    這一眼,乃是真正,猛虎睡醒,殺機畢露。

    但是,這一道眼神,究竟緩緩收回去了。

    因為,相較於處理一個現在還沒有太貪汙的文臣,更牽動朱元璋內心的,乃是朱棣此時說出的

    汗訪。

    “這些文臣,究竟是怎麽貪了這麽多,還沒有一個貪汙的名號在?”

    “隻手遮天?”朱元璋喃喃,“內閣閣老權利過於集中?”

    “未必。”朱棣思路清晰,“這是嘉靖朝的事情,嘉靖倒是個有帝王心術的,一朝都在讓他們內鬥,就是在這樣了,也隻能坐視這

    樣的貪汙,他們的貪汙辦法,肯定沒有我們想的這麽簡單。”

    父子兩對視一眼,雖沒有再說話,一道默契的想法卻互通了:

    一時半刻,不可打草驚蛇。

    得派錦衣衛,躲著,看看那些新興的文臣,名下的土地,是怎麽集中的。

    【除了這4人,沒有其他有名有姓的了。

    肯定存在複儲派,但都是水底下的,沒有營銷號說的那麽一窩蜂。

    一是景泰還年輕,三十不到,應該還能生;二是龍場悟道警告。

    所以up認為,直到景泰病前,那種魔音貫耳的你該立太子了的論調沒有成為共識。

    景泰心裏著急是肯定的。

    終於,到了景泰7年12月28日,朱祁鈺生了重病。

    他病到,無法參加元旦朝賀,隻能讓石亨代為行正旦禮。

    正月初三,老父親宣宗的忌日,無法參加,遣官代之。

    正月初六,太廟禮,無法參加,石亨代之。

    正月十二,帝力疾出,宿於南郊4齋宮。還是撐不住,於是他做了一件,讓自己臨終前都後悔無比的事。

    他召石亨到病榻前,拜托他代替自己。

    同時,也把自己的真實病情完完全全的暴露給了這個野心陰謀家。

    石亭,掘住了奪門之變那長長長的導火索,看到了後麵一觸即燃的火藥桶,毫不猶豫的點燃了它。】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