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字數:9335 加入書籤
嗯
“客觀的說,朱樉評價,能認得老四的才是少見吧!隻要別穿將軍服,這麽多人,鎧甲還一樣,誰又認得誰呢
大家以為然。
【3月23日,潛行歸來的朱棣在開戰前對諸小弟們不厭其煩的總結昨日失誤和今日作戰計劃。概括為“審機變,識進退”。
那,如何把握作戰時機呢?我自己帶騎兵上。
抓到戰機,就突進去衝殺——兩陣相當,勇者勝,此光武所以破王尋也。】
“都是為了突出老四的修辭手法,昨天朱能和張輔不是打挺好?被騎兵衝亂的陣型不需要中軍配合吃掉?”朱元璋不以為然。
他心中自然是肯定朱棣的。
但是總不可能天天將“我兒最棒”放在嘴上,父親的威嚴還要不要了?評價完了,又肯定道:“不過光武之勇之慮,都是很不錯的。”光武可是他很喜歡的一個皇帝
【這裏的劉秀打王尋,指的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也是營銷號嘴裏劉秀位麵之子、大魔導師、隕石召喚術梗的出處。】
朱元璋不以為然嗤笑道。
“和你那妖風助陣一模一樣。全歸天意,忘了人力。”不知不覺中,朱元璋的思想,也有了一丁點唯物主義的轉變。
【召喚隕石砸死人當然是假的啦,後漢書是記載了“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注意“不及地”,沒砸到地上,就是當時天上有流星滑過,古人把正常的天文現象附會為不祥之兆,影響到了一點士氣值,不是真的被砸了。
嗯,它記載在天文誌裏。雖然迷信,但留下了寶貴的資料,著名的約76年回歸一次的哈雷彗星在我國史料裏,最早能追溯到春秋魯文公時期,也就是公元前613年。
1378年,洪武11年9月,明太祖實錄也記錄了這一天文現象。各位努力多活幾年,2061年也能和老朱看到同一顆彗星。】
但是,聽到這裏,大家齊齊色變。
李景隆顫聲說:“聽後輩如此說,這所謂哈雷彗星,每76年,都要來我們地球巡航一次,後世之
人,怎麽能將之說得這麽輕巧,他們就沒有想過,那哈雷彗星,在某一次巡航
過來之際,犯了歹念,決心要毀滅我們了,到時大家悔之晚矣啊
老朱在那邊掐指算著,慌亂間,都差點算錯了:“這是已經轉了一千……兩千多年了吧?這兩千多年,聽上去,倒是沒出什麽事,應是個善良的星星……
郭英也是瘋狂冒汗:“不能將希望寄托在這是個善良的星星上邊啊!所謂非我星類,其心必異
朱棣也狠狠說:“不錯!造導彈,先把這顆星星轟下來再說啊!我們一定要戰略防禦,主動出擊
朱元璋鎮定下來,緩緩點頭:“不錯,看來以後,還是得把這些星星出現的時機,都逐一準確的記下來,給後世,留些寶貴的資料,便如我們的行軍路線,也得把這些星星的行星路線給記錄下來。等我們造出了導彈,就可以埋伏在它們前行的道路上,把它們轟下來
父子兩對視一眼,心中,再度狠狠閃出兩個詞。
唯物
進步
【該戰役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典型戰鬥,當然雙方對戰人數也不是什麽3000打42萬這種誇張說法。
42萬是王莽召集的全國兵力,實際投入昆陽城兵力應參照《東觀漢記》:時漢兵八、九千人,留王鳳令守城,夜出城南門。二公兵已五六萬到。
新莽軍是五六萬。
按照《後漢書》那也是10萬人,“時莽軍到城下者且十萬,光武幾不得出”。
這種兵力比,劉秀仍然是很厲害的,他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彼時他沒啥話語權,耐心分析戰略態勢,大家隻想著跑路。於是他自己帶著13人衝出去,拉了一隻1人左右的兵馬回援昆陽。(他哥名號牛掰)】
對昆陽之戰,在場的將軍們都研究過,就連蹇義也如數家珍。
蹇義:《論衡·恢國篇》言,光武將五千人,王莽遣二公將三萬人。故,還有第三種說法,認為攻打昆陽的隻有3萬人。
傅友德摸著胡須道:“昆陽雖小,地理位置很重要,新莽軍隊想要拿下它無可厚非。但那王邑、王尋卻隻懂得挨個拔城的單調死板戰術,若是當時依納言將軍嚴尤的話直接去打宛城的更使軍主力,才是正確選擇,宛城破,則昆陽自解。
耿炳文也點頭:“昔日漢高祖劉邦便
是依照張良之計,先取宛城,後撲鹹陽。劉秀死守昆陽,也不過是為了保宛城。王邑等人完全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朱棣深深歎道:“唯光武是個清醒之輩啊,知道守昆陽的真實戰略意圖,是為了牽製新莽軍。王邑認為攻不下城很丟臉,昆陽城那群人也隻想著逃命,若不是王邑等人逼得緊想屠城,不等光武突圍搬來救兵,他們已盡數降了。
【當他帶著千餘前鋒,抵達昆陽城東45裏地。王尋以為隻是騷擾,就派了幾千人和劉秀pk。被
劉秀一馬當先,斬殺數十首級,此舉極大鼓舞了眾人士氣。
諸將士議論道:“劉小將軍你平常看著膽怯,今大敵當前很勇啊,真稀奇。”從這個議論也能看出,劉秀此時威望平平,得以身作則建立威信。】
朱元璋笑道:“他人運動戰,目的便是為了調動、分割你之兵力,好形成局部兵力優勢。這王尋等人倒好,不必別人來誘,自己先逐個來送。還送得如此妥帖,隻帶了幾千個人。
朱允炆卻默默在想:
若他是錯,那我這一把將所有的人都帶上的,是對的嗎
唉
也許,在打仗厲害的人麵前,你帶的人多,是錯;帶的人少,也是錯。你做什麽,都是錯。
【總之,遭遇戰劉秀方打嬴了,他看軍心可用,組織3000敢死隊又從城東迂回到城西,對王尋指揮部發起打擊。
王尋等人輕敵——也或許是覺得對方很菜,我想獨占功勞,指派1人迎戰,其餘人按兵不動。
結果就是被劉秀收割,當場陣斬副帥王尋。而後續部隊,竟然因為之前下達的原地待命作戰指令沒有前去相救。
後來就是,昆陽城裏的人衝出來和劉秀前後夾擊,(城裏還有八、九千人)突然,大召喚術上限——狂風驟雨,劈裏啪啦。
下雨引發河水暴漲,洪水溺死了一堆新莽軍,主帥王邑趁亂逃命。】
朱允炆突然說:“我覺得,這光武的運氣,也是挺好的。一般人下雨,也下不到發洪水的程度吧
朱棣卻道:“是洪水嗎?也許是因為,當時倉促逃亡的人被趕到了河裏,如此才溺死的吧。別忘了之前說靖難,朝廷的軍隊也是這樣被溺死了許多。
朱允炆:……
可以舉個別的例子嗎
傅友德也道:“若按照5萬人來算,先丟了幾千,又被吃掉1萬,隻剩下3萬餘,劉秀3千兵馬並城裏八、九千人,也有12000多人包夾。兵力劣勢已經沒有那麽明顯了,完全不需要這狂風驟雨助陣。
李景隆忽然說:這王邑、王尋,不會也有個雅號,諸如那‘新莽戰神’、‘光武臥底’吧?他心中,產生了淡淡的,似乎找到了組織的快樂。
【嘛,實話說,沒有後續這些亂七八糟的運氣,前麵副帥都被嘎了,新莽軍的士氣已經遭到了重大影響,而且1脫節的潰軍往回逃,是可以立刻衝散近在咫尺本來正常列陣的本陣軍隊。(可參考卡爾卡河之戰
所以,在王尋戰死的時候,昆陽之戰的勝利就已經埋下了。
up這裏詳細講述昆陽之戰,重點是……judy啊,秀兒他那處境往前衝是以身作則,不得不衝,你需要這種搏命打法建立威信嗎
嗯,大概還是需要的吧】
怎麽能這麽說呢?我的手下可是很認真的在和我一起靖難清君側的!絕不會出現什麽,隻要我不衝鋒,他們就有可能逃跑投降的事情。
我們是為了同一個夢想聚集在一起的
我們的信念,就如同我們對父皇的懷念那般堅定!朱棣義正詞嚴,每次都不忘為自己的手下添光加彩。
雖然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手下替他添光加彩,但是也許,朱棣就是這麽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大帝吧。
朱元璋牙疼:行了,差不多得了。
【朱棣布置完後,就整兵以待,要和德州人打架了,雙方站位如下。
燕軍√(東北
77德州(西南
雙方從早上辰時(79點)打到未時(1315點),幹了整整6小時,朱棣連續衝殺德州兵陣。德州兵馬先後4次,頑強的後退整理陣型合攏,沒有潰散。
嗯,這裏好像沒有再描寫第一天的“火車”了,也許是何福、盛庸等人認為效果不佳,已經被克製,不再使用。
但是人數上,德州兵馬還是比燕軍占優的,所以靠著步兵的密集陣營,
他們暫時沒輸。大家打啊打,實在打不動了,停下來休息一下。
然後堅強的爬起來再打,互射弓箭。——笑,有時候感覺古代人確實相對回合製一丟丟,畢竟武器不發達,人體有極限。
哪裏像海灣戰爭,老美電子信息幹擾一波,然後飛機轟,再上導彈,再飛機轟,全方麵空天打擊,等把一個國家轟爛了,地麵部隊100小時迅速推平。
現在還有無人機了,再發展發展,以後搞不好都不用飛行員執行危險的飛行任務。這種打架互毆打到精疲力竭的場麵,隻有刻畫特種兵的電影裏會出現了吧。】
大家:
朱棣的冷汗落了下來。
他還想著戰車,覺得若是有那戰車,就天地寬廣,任他縱橫。
卻沒有料到,這“天地寬廣”,還真得先上那飛機,在天上縱橫一番啊
傅友德冷靜了又冷靜,方才說話:“確實,若是天上將東西砸下來,你確實也沒有辦法躲……先前提到導彈,其實我們就應該想到有這飛機。
朱元璋重重說:“飛,必須飛起來!”
蹇義沉思片刻:如今能飛的……孔明燈算嗎?那東西是不是有點小——但是他們立刻又想到。
如果把孔明燈做大一點呢?朱棣說,讓人站在其中,從天空往地下扔——
他本來想說扔導彈,但導彈距離他們還是太遠了。
於是朱棣接地氣地說:
扔石頭如何?砸砸蒙古人
準頭未必可以吧?朱樉不抱什麽期望問。
“登高望遠,飄上去了,如果能觀測敵情,也是不錯的。朱棢則想到了另一個方麵,之前不是說有個望遠鏡嗎?若是配上這個,應該不錯。
【就在這時,忽然一陣東北風刮來,飛沙走石,德州兵馬處在下風口,被風沙迷了眼,燕軍包抄完畢的左右翼部隊立刻抓住機會,橫擊之,終於攔腰打穿了德州兵陣,敵軍潰敗。
很多人認為這又是朱棣的好運氣。
嗯……我們前麵提過,華北地區是季風氣候,這一天公曆是1401年
4月6日,清明後一日,春天,華北地區風沙最大的時候,刮偏北風,各位北京的友友們都吃到了外蒙古的沙子了吧?今年據說浙江也能吃到。
不過,這也不是關鍵,關鍵是,其實蒙古人有一個很有趣的作戰戰術。他們會在交戰之前,在地上提前灑下塵土,打仗的時候用馬匹拽著樹枝,人為製造沙塵暴,使得沙塵遮天蔽日。
這招蒙古人是用來做心理戰的,讓對手以為自己兵馬很多,不戰自潰——但!諸位,看得出這個人為製造沙塵暴還挺簡單的有沒有,拖著樹枝就可以了。
我們再回憶一下朱棣昨晚幹了什麽。
他很莫名其妙的去德州兵馬附近睡了。
理論上,這附近的地形他應該在第一天交戰前就已經摸透了,第一天現場打完了,更是了然於胸。
那,是去探查德州兵馬的新作戰方式嗎?連火車這種必殺器,他都提前做好了應對,細作點點滿了吧,也沒必要再來一次。
那他幹嘛去了
鑒於他第二天的作戰會議很簡略,隻說了伺機破敵。
up倒是有一個不成熟的猜測,他搞不好是半夜帶人跑去觀察地形,哪裏適合灑土,哪裏適合拖拽樹枝,為“沙塵暴”天氣做鋪墊,提前準備好“飛沙走石”的機會。
然後“整兵俟敵”,等敵人到自己選好的交戰地點附近打。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啊
不然,這燕軍兵馬怎麽就那麽恰好的,就在風沙之時,形成了兩翼包夾呢?不過這也隻是up根據作戰進程,和朱棣偏向蒙古人的用兵習慣,做出的一些猜測。
史書裏到底是沒寫這計策,風助天命,看起來總比夜半不睡、辛勤灑土的朱棣來的帥氣。
那便不管這些猜測,隻看那好風吹來,已形成合圍之勢準備殺敵的燕軍趁著風,吸取了張玉之憾、譚淵之悔,終於正確的抓住了朱棣再三強調的“戰機”——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朱棣沉思了片刻,和大家商量:“還是風助天命吧?”大家忍笑。
沒錯,半夜不睡,辛苦灑土,甚至還要早早起來叮囑大家怎麽打,最後再一騎當先的帶他們打的燕王,真的太辛苦了吧
“其實,就算不灑土,砍點樹枝用騎兵拖一拖,也是可以的。”傅友
德試圖為燕王找出一個不那麽費勁的路徑。
“那燕王是半夜小樹林砍樹去了嗎?大家問,“再累到睡在了敵營?”
“……”傅友德。聽上去也沒有好多少呢。
“風助天命吧!”老朱也是無語了。這兒子,真的,太叫人心疼了吧。
【此戰,燕軍斬首十萬餘
一路追德州兵馬至滹沱河畔,溺死和因互相踩踏而死的不可計算。
盛庸單騎敗走德州。也許何福也跟著一起跑了。
當朱棣塵埃滿麵的回到營中,諸位將士竟都認不出他。
一整個中東吃土回來的挖沙人。
直到聽到聲音,才知道,啊,原來是老大啊。
書上說,朱棣策馬奔騰於萬軍之間,餘者遙遙看著他的旗幟,無不歡聲雷動,奮戈爭先。這個時刻,up想,即便塵土遮掩了他身上每一處可以彰顯身份的標誌——他依然可以是皂旗張那樣的小卒英雄。
此時此刻,已經無關身份和地位,朱棣已經用他的智慧與武勇,征服所有追隨他的人。
他這麵旗幟,既屹立在戰場上,更屹立在人們的心中。
當他扯起韁繩,發動衝鋒的時候,如同磁石的一極,而人們,如同磁石的另一極,自動被他吸引,匯聚到他身後。
因為,他是武之魂,他是軍之魄
他是他們每個人,更是他們每個人,都想成為的人!】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