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字數:11091 加入書籤
朱元璋這時候長出了一口氣。
她!他重重說,是懂咱的!這後輩,好樣的,為啥咱就不能給她金銀財貨呢?!老朱好久沒有這麽想要花錢過了
可惡啊
【南方文教盛,北方文教弱。
對於南北問題,曆史上的朱元璋給出了一位大帝應有的氣度答卷。】
嗯
嗯
老朱都愣住了。
他已經有多久沒有聽到這個大帝的稱呼了。
別說大帝了,他的名字,都已經從“朱元璋”變成了“老朱”很久很久了。久到他都已經習慣成自然地接受了這個名字
他一時之間,精神大振。
咱做了什麽?那不消說,自然是很高瞻遠矚的對吧
【洪武8年3月,有感於“元北方喪亂之餘,人鮮知學,欲求方聞之士,甚不易得。”他選了366位成績優秀的國子監生,賜糧、賜衣,前往北方支教。
洪武10年,召支教人員還朝,授職。
洪武20年,考慮到北方缺乏名師教導,讓吏部調動南方的名師去北地教學,廣增學生。——有點咱們現在對新疆等地政策優待的意思了。】老朱臉色微微泛紅了。
此紅,非之前的憤怒之紅。乃是一種洋洋得意的快樂之紅。
這人呐,一快樂了,就謙虛了起來:這又算得了什麽?這教育資源,咱早就知道,不能聽之任之,得人為幹預。那之前的支教的事情,往後還是會有很多很多的。
相較於老朱的快樂。
鬱新此時在冷汗直冒之後,已經心如止水了。他已經接受了自己未來要去支教的命運。
既然無法反抗,那我們就要積極進取。
有道是福禍相依,雖然不能回老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去那遙遠的北方,努力教書,教出個西北版的白鹿書院,自己也未嚐不能功在當下,名留千古。
因此,如此想通之後,他也點頭附和:
支教,確實是個好名詞語,親切又務實。
他已經開始運用自己的地理知識,
想給自己以後挑個山清水秀,頗有向學之心的好地方去支教了。
看自己手下大文臣如此表示,老朱也是笑逐顏開:
不錯,不錯,咱以後會策劃更多的支教計劃的
【洪武14年,察覺北方教材稀缺、經書典籍多殘缺,他賜《四書五經》於北方學校,洪武19年、洪武24年皆賜之。
其中24年,擔憂北方隻有基本教材,缺乏子、史等課外補充諸書,讓國子監給他們印了送去,怕朝廷的書不全,讓人特意去福建采購書籍給北方送去。
——愛心圖書捐助計劃了屬於是。】
別說笑逐顏開了,老朱的嘴巴,已經快要列到了耳朵處。
真真是龍顏大悅啊。
‘愛心圖書’,這後世的人,可真會取名字啊,怎麽一個個名字,都取得這麽親切,這麽動人?以後咱再賜書,便要在那書上寫著,這是‘愛心圖書計劃。好叫那得了書的人,時時感覺到咱的愛其之心!”
【由此也可見,洪武24年,北方的文教複興程度還比較有限,堪堪喘過一口氣。
可惜古代藏書相對閉塞,1907年才有完全麵向公眾的江南圖書館,在那以前多為私人,如果能多修建公共圖書館、流動圖書館,搞點圖書交換一類的公益事業就好了。那時候也不求看多少珍貴書籍,能看點普通四書五經都不錯。】
老朱收了收笑容,正常了點,說:就是咱的文淵閣那樣的
現在,那被誇讚的衝動還殘留在他心中,衝動之餘,他想說自己也可以搞那對外開放的圖書館但是,他畢竟還是比較冷靜的,沒有把這話說出口。
主要是……
“官員借了書都不還呢。”老朱嘟嚷。
鬱新道:“宋便已在各地興那州縣藏書樓,可允許地方士子借閱,也有曝書會,每當大家把書拿出來晾曬時,彼此互相觀摩。書籍昂貴,完全開放,便是放四書五經般的讀物,也有點難啊。
朱棣突然道:“其實很多學子會在書店處駐足,悄悄觀摩一二,書商不許他們多讀,要是這種書店可以與他們方便呢
郭英一震,哇,感覺好像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落在自己身上了。
r“臣可以!”他脫口而出,“便是那明著是個書店,實則是個藏書館;若是有學生過來,臣可以許他們在那裏看,因為書籍是花錢的,他們也不敢夾帶而走。說不得,臣還可以在書店裏安排些位置,奉上茶水,若是富裕之人,可以選擇交個茶水費,坐在那邊緩緩看書——
大家驚訝地看著郭英。
尤其是將軍們。
他們那驚訝的眼神,仿佛在說:你是甚至要把自己子孫那未來書商的命運給提前實現了嗎
然而,老朱在短暫沉思之後,卻覺得郭英這想法大好特好,於是,他也親切地對郭英說:“武定侯,卿真乃朕之肱骨也
郭英越發地漲紅了臉:臣為陛下分憂,死而後已
雖然被老朱稱讚得很飄,但他心中的盤算也打得啪啪響:
我定要給自己的書店,取個亮堂的名字,然後這名字要哄得陛下親筆寫寫,等名頭打響了,就會有很多很多的讀書人來讀書,那我的名頭也會來越來越響,越來越響,嘿嘿嘿
【朱元璋對待南北的態度,從他和劉三吾的這段對話可見一斑。洪武22年11月,兩人談論治國之道。劉三吾認為,南北風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當以威製。
朱元璋反駁道:“地有南北,民無兩心。帝王一視同仁,豈有彼此之間?你說南方風氣柔弱,可德化,北方風氣剛勁,該威製。但哪個地方沒有君子、小人?君子懷德,小人威畏,對他們要施之以不同政策。如何能把南北一言概括
劉三吾頓首而退。
結合兩者,我們看得出,朱元璋希望不要存在南北分歧,希望多多扶持北方文教,加速北方複興,進而南北彌合。】
老朱回憶了一下。
不得不說,他雖是六旬老漢了,記憶還是很好的,這一下,就記起來了,當時自己說的,和那光幕說的,還是有個別措辭出入的,但意思確實是這麽個意思。
【到底是洪武大帝,懂點基本法。
落到科舉層麵,他經過反複摸索,自然知道科舉是招攬、籠絡讀書人的好辦法。
有了讀書人,有了教化,該地區才能安穩長久的成為漢地。他在北方這麽做,他在新打下來的雲南、貴州也這麽做,隻是那兒更荒,得先屯田
,再興衛所儒學,再考慮進一步。
洪武30年的夏榜,他利用君權的強勢,給北方士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各位好好學,都有機會。俺老朱,是惦念著你們噠
雖然他最終沒有走到南北取士、乃至未來的定額取士,可姿態是給足了。故而,南北榜最初的輿論危機被壓下去了、後來的借題發揮也被他利索的嘎腦袋了。
——說起來,在知乎衝浪時,up還看到過一個陰謀論觀點,認為這是劉三吾朱元璋的雙簧,劉三吾哪有膽子搞不公,都是朱元璋故意釣魚執法,給北方利好。
啊這,不得不說,現代網友的腦洞很大,劉三吾不參與第二階段的搜卷,那8個腦袋落地的調查組成員如果是為了配合朱元璋,是不是犧牲有點太大了】
鬱新:……
金幼孜:……
老朱:……
不得不說,在這個猜想之下,皇帝和文臣都沉默了。老朱緩緩說:“咱……其實也沒有那麽心機深沉。”鬱新:……
他嘴上不逼逼,心裏逼逼:
是啦,一般殺了了賬,你想做什麽,又何曾需要如此委屈迂回了
老朱想了又想,突然道:“這後代的想象力真的很發達,按照如此說法,咱未來在他們的電視劇裏,豈不是特別帝王心術,心機深沉
朱棣歎了口氣,心酸道:“真實的帝王,就是一天天地教自己的小弟幹活;再沒事跑去救救小弟。
【圍繞著教育上的南北問題,後麵還發生了非常多的事:
1、建文新政。
對建文朝的研究實在是太少了,實際上僅就《薑氏秘史》《革除逸史》的記錄來看,它造成的危害遠比南北榜事件嚴重的多,這個我們後麵再提。】
嗯
大家突地齊刷刷看向朱允蚊。
朱允蚊:?.…
他有點害怕。
朱棣此時和善道:“大侄兒,趁著大家都在,你不妨把心中的真實想法,都說出來,我們也要一一辨明,全部避過。
看朱棣那躍躍欲試的樣子,感覺他很
想走上前去,搖一搖,晃一晃,再倒置一下,把朱允蚊心中的那些建文新政全部都給倒出來曬一曬。
朱允蚊:……
我謝謝你。
他閉緊了嘴巴。
蚌殼,勿擾。
【2、朱棣遷都設立北京國子監
不整述了。
3、仁宗楊士奇提出南北取士
建文永樂年間的9科進士,按《科舉通史》的統計,共1939人,其中廣義上的南方六省(江西、浙江、南直隸、福建、湖廣、廣東)占83.65。
江西最強,一省占26.6。
而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陝西這五個北方還算有點人口的省份加在一起僅11.66。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偏遠四省僅4.69。(貴州數量為0)江西打敗了9個大省還綽綽有餘。
太不平衡了,這種情況談什麽落後地區的向心力?】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現在,江西人金幼孜,隻想在地上挖個洞,先把自己藏進去再說。
老朱也為這直白的數字微微肅了臉:“貴州布政司是在老四你的治下才立省的,文教不興,也是正常。回頭等那交趾布政司、日本布政司歸附了我們,我們也不能歧視他們,都得一視同仁才行
對了,老朱此時回想起來,洪武初的時候,好像有幾個高麗人來考了科舉……
“是洪武四年的事。”鬱新為老朱查缺補漏,金濤中了三甲第五名。您授了他東昌府安丘縣丞。不過他以不同我們的言語辭官歸鄉。您又厚賜路費。
老朱徹底回憶起來了:“嗯,沒錯,是他!不想當咱們的小官,回去高麗當大官去了。他們高麗人還是很稀罕咱們的科舉的。
鬱新又補充:“他洪武十二年的時候,陷入高麗內部黨爭死了。”
大家:……
短短兩句話好似說盡了他的一生呢。老朱搖頭:“哎呀,還不如在咱們這裏當個小官呢。”
大家:……
其實在這邊當小官也並不很安全呢
。
【洪熙元年5月,《與judy祖孫對話的日子》,江西人楊士奇記錄了這段極為重要的對話。
仁宗本來是找楊士奇抱怨國子監學生不頂用、翰林考試不嚴。得改革太學數十年之考試弊端,考!給我仔細考!不行的都滾,留一個有用的就好。
接著又道:“科舉也得改。”
——私以為,按照前後語境,仁宗此時未必意識到需要南北改革,隻是和老朱當年一樣,嫌棄科舉選拔的人才不頂用。】
鬱新和金幼孜都產生了很多迷惑。
他們不相信,楊士奇竟能取出這稀奇古怪的標題
然而除了他們以外,好似大家都習以為常,他們左右張望,也就隻能默默不語了。老朱撇撇嘴:這數十年之弊端,就是他爹,他爺,都很弊端嘍
朱棣嗬嗬一笑:“正好,他自己的想法,就從他先開始,那期末考,會考,中考,高考.…什麽都有,都先給他安排上。
【楊士奇語出驚人:“科舉需兼取南北士。”
仁宗:?北人學問遠不及南人
楊士奇:自古國家兼用南北士,長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後兩句純屬屁話和借口了,你在罵你自己嗎
第一句在永樂朝的實權尚書籍貫分布看,是客觀的、合理的。蹇義、呂震、宋禮、吳中、趙肛、李慶、劉觀都非南人。
楊士奇在這件事上,展露了他作為名臣的風範,真心實意的為國家思考而不為家鄉謀更多福利。
不管他在別的政策上有什麽不合理之處,就這件事,做的真好。也算小小的背叛了自己的屁股利益。】
朱元璋和朱棣,此時一同點頭肯定:
此事之上,是極好的。
別說他們了,便是那鬱新,一時也是暗暗慚愧:吾弗如也
【仁宗問:“具體咋搞?”
楊士奇:“糊名,寫南北,南取60,北取40”
——仁宗或許是被楊士奇的第一句“南北兼用”說服的,但他的感慨亦是真知灼見,知道這不是什麽增大兩地歧視,而是會促進北方文教興起。
很可惜,仁宗馬上就死了,沒能看到這項好政策落第。幸運的是,人亡政未息,他兒子朱瞻基幫他落實了。】
朱棣展顏道:好聖孫
朱元璋也展顏道:“好聖孫!”
兩父子一時:……
不得不說,這對父子還真是相似,都是看兒子哪哪有些不順眼,看孫子,哪哪有些好地方。
【4、宣宗落實。
宣德2年,南北正式分開取士,也就在這一年,一位山東學子拿到了頭名,楊士奇感慨道:“未有北士占首選者,有之,實自今始。
無論怎麽看,這件事對北方學子都是極大的振奮。
隻要給了機會,他們不比南方差
後來,楊士奇等人進一步改革,正統4年時,演變成南55,北35,中10(堡宗的年紀根本不可能做出這種大的抉擇,這是三楊輔政的功勞)。
中卷的劃分照顧到了南直隸內部廬州等市教育落後的問題,把它們從南卷裏分割,並入中卷。】
朱元璋此時點頭:“估計等發展到最後,就是兔朝那樣,每個省都有自己的名額,每個省分開取士。在這點上,元朝也算有其見解之處。
元朝也是分省取士。
但朱元璋又輕蔑一哼:“不過像元朝那樣,按民族分四等人取士,便是那番邦之人,壓根不懂民族融合的道理了。
【5、景泰元年短暫反彈取消南北
趕鴨子上任的景泰帝還不知道當皇帝的道道彎彎,大理寺左寺丞江西李奎進言:
往年進士多為名額所拘束,滄海遺珠啊
陛下登基之初,該廣收賢才啊!我們該效仿永樂年間的慣例!隻要三場文字合格,不論多寡都取哇。
景泰:他說的好有道理,還拿我英明神武的祖宗舉例。
從之。
既然老板都從之了,第二年要考試了,禮部執行時,就廢止了南中北限額。戶科給事中北京
李侃臨考前發現,啊?這不對吧
他以南北榜舉例,說不分取士就會變成那德行。高皇帝怒取之偏(重重)。禮部擅自改規矩,就是想偏私南方文詞!南北不可改啊
——這條記錄,便是景泰朝的另一條提起南北榜的彈幕。
刑部侍郎河北羅綺點讚。】
鬱新:好家夥,現在所有人說話前都要帶著籍貫了?金幼孜默默點讚。
【正反辯手發言完畢,景泰把話筒遞給禮部,反方你有什麽看法
禮部尚書江蘇胡淡代表禮部發言:不是說按永樂嗎?我標準永樂啊,永樂八科全都不分南北。老板都準了。
察舉法不可行(老朱試過了!),不按文取士,考官拿頭取啊
且北方可是出了周公、孔孟、顏子、曾子、子思。(你別慌啊,你們祖上闊過)你要說永樂不好,那永樂時選出來的河北王驥、河北王文、河北王翱是空氣嗎?別預設立場說取不出北人!何況本部隻跟著詔書,也沒打算偏私南人。
——這就是純粹的詭辯,都不按照概率學計算永樂的整體人數,隻說個例,也不看時代變遷,隻說往昔榮光。
老朱都知道北方學業凋零,他胡淡不知道?其他禮部官員不知道?肯定知道啊,揣著明白當糊塗。辯論完畢,景泰選擇了反方辯手,取消南北。】
朱棣歎口氣:不得不帶著籍貫呐……這讚成南北取士的,大部分是北人;反對的,大部分是南人。
鬱新道:“楊士奇,畢竟是少的。”
【景泰五年,禮部上奏:老板,第一次考按永樂。最近有工科給事中河南徐廷章請奏恢複宣德、正統之例,臨考了,你選哪個呀
五年了,景泰這皇帝早當明白了,這次聰明的選擇了分開取士。
此後,成化的潘鎮、正德的趙鐸、劉瑾、焦芳等都各自因不同理由提出增減各地名額,最終,科舉在嘉靖時期落實定額取士,再不複更改。
明朝的南北榜之爭,也算是到這裏徹底結束了討論。】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