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李雲海你要翻天啊

字數:5969   加入書籤

A+A-




    李雲海在縣城買了些肉食回
    他現在有了錢,花錢也就大方起
    李家的晚餐做得異常豐
    有林芝最愛吃的豬血丸子,有新鮮辣椒炒五花肉,有一大盆本地土雞,還有一碗燉得剛好的豬
    林芝連著兩次跟隨李雲海到李家來,李家人勿需多問,也知道這個天仙一樣的小姑娘,就是李雲海的戀愛對象,所以對她極好,生怕招待不周,款待不好,慢怠了這個城裏人家的好女
    林芝或許是真喜歡農村的生活,也可能是愛屋及烏,反正她在白溪村過得自由自在,開心快樂,見著什麽事都覺得新鮮有趣,眼神、行動,沒有一點對農村生活的嫌
    她聽說五妹頭上長了虱子,拿了篦子幫忙篦頭發,要是幸運的抓到一隻虱子,她也會學五妹的,用兩根手指頭將虱子捏爆,聽那“叭”的一聲輕
    李家人個個都喜歡她,待她比親人還要
    飯後,李雲海把父母喊到裏屋,商量翻建新房的
    林芝也跟了進
    四個人就在李德明夫婦房間坐著聊
    李雲海搬了兩把竹椅進來,和林芝坐
    李德明夫婦則坐在床
    李雲海開門見山,說家裏房子太舊、太少了,他想翻建新
    李德明吸著自製的卷煙,濃眉擰成了一個疙瘩,愁苦的說道:“現在的紅磚,要4分錢一塊磚,還要水泥、石灰、沙子、梁木、石子、屋瓦、鐵釘、鐵絲、瓷磚、鋼筋、木板,還得費多少人工?這得需要多少錢哪?”
    在他眼裏,大兒子雖然讀完書了,但還是個半大小子,哪裏懂得世路的艱辛?
    這房子是你說蓋就能蓋的?
    李雲海卻是老神在在,跟父親算起了賬:“爸,我了解過240厚的牆,每平方米需要128塊紅磚,100平方米的房子,建一層半,大約需要33000塊紅”
    李德明微微偏著腦袋,他也沒建過房,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磚、多少工,隻知道這絕對不是自家能想的事!
    李雲海說出自己的宏偉構想:“我家屋基大,把旁邊的空地都利用上,每層可以建三百個平方米,建兩層半樓,采用磚混結加上雜屋、豬欄、院牆,先買25萬塊紅磚,少了再補便是紅磚4分錢一塊,磚錢就是一萬塊”
    林芝坐在李雲海旁邊,安靜的聆聽他們父子的對
    她的雙眼裏閃著靈動的光芒,覺得李雲海雖然年輕,卻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真是一座寶藏!
    修建新屋,光是磚錢,就要一萬塊錢!
    林芝覺得這個數目不多,也就沒有什麽反
    李德明和張淑文聽了,卻是瞠目結舌!
    磚錢就要一萬!
    一個萬元戶,都不敢建這麽大的房子!
    李雲海卻不管父母吃驚的表情,繼續算他的
    這年代建房屋,做的都是木窗,每架門窗從買木料到手工費,需要一百五十
    石灰兩分錢一
    每百平方米需要砂子80
    鋼筋水泥需要多少噸?
    鋪地基、砌牆、放板、粉外牆、刮內牆包括牆頂,需要多少工?
    李雲海說得頭頭是
    林芝聽得佩服不已,像崇拜自己父親一樣,看著眼前的男
    張淑文哎呀一聲:“雲海啊,你算來算去,這全是錢哪!沒有幾萬塊錢,肯定建不起這麽大的房咱們這房子現在還能住,不用翻建也行你反正在外麵有工作,單位會給你分房子,你和林姑娘結婚以後,住在縣城就好”
    家裏人還不知道李雲海辭職的事,還想著單位分房
    林芝聽到結婚的話,臉蛋變得紅撲撲的,也不說話,隻是抿著嘴
    李雲海起身進了自己的房間,提著一個麻布袋子出
    他剛回家的時候,家人就看到了這個袋子,以為是李雲海的私人物品,也沒有留
    李雲海回家後,一聲不吭,把袋子藏到了自己臥室的樓板頂上,這時才拿出
    他打開麻布袋子,從裏麵拿出一捆捆用報紙包好的包
    張淑文還以為兒子買了糖果回來,笑道:“家裏又不做酒席,你買這麽多的糖果回來做什麽用?莫非伱和林姑娘要辦訂婚酒了?”
    李雲海拆開一個包裹,露出裏麵的錢
    全是大團結!
    一大捆是一萬!
    足足有四大捆!
    每大捆裏麵,又有十小捆,每小捆是一千!
    李雲海把四萬塊錢,往父親麵前一推,說道:“爸,這裏有四萬塊錢,我估模著這錢隻多不少,你們拿著翻建新屋吧!”
    李德明和張淑文,驚得從床上一蹦而起,駭然的看著這四萬塊
    他們活了幾十年,也沒見過這麽多的錢!
    李德明的手顫抖著,連話都說不利索了,結結巴巴的問道:“雲海,這些錢,是從哪裏來的?你上回才拿回來兩千塊錢,怎麽又有這麽多的錢了?”
    林芝在旁邊掩住嘴
    她是個知行知止的人,不該說話的時候,她是不會插嘴
    李雲海把自己辭職下海,在省城開修理店的事說了一
    “你辭職了?沒工作了?”李德明聽到這個消息,比看到四萬塊錢還要吃驚!
    張淑文哎喲一聲,拉著兒子的手,迭聲說道:“雲海,你怎麽能不要工作呢?我們省吃儉用,在家裏累死累活,不都是為了你讀書嗎?就盼著你有出息呢!你沒了工作,以後怎麽辦?還是回來當農民啊?那你這些年的書,都白讀了?”
    李雲海握住母親的手,輕聲說道:“媽,讀書是為了出息,這話我讚但工作也是為了養家糊口,也是為了賺我現在不一樣在賺錢嗎?我賺到的錢,比工作多得要說報效國家的話,我以為職業無分貴賤,我幹個體戶,也一樣是在為國效”
    他算了一筆賬,上班每個月拿32塊錢的工資,一年就是384塊錢,50年也才19200塊
    “爸,媽,按照這個工資水平,我哪怕上一輩子的班,把退休的二十年也算進去,我也賺不到這四萬塊錢啊!”
    李德明一聽,也是這個理,轉念一想,覺得不對,說道:“這工資是會逐年增加的,你別以為我不懂!”
    李雲海笑著搖了搖頭:“工資為什麽會增加?因為通貨膨脹實際上的購買力,都是差不多我現在拿32塊錢的工資,10年以後,我拿320塊錢的工資,20年以後,我拿3200塊錢的工資,但物價也會水漲船高!還有啊,我一個多月,就能賺到這麽多的錢,我還有一輩子可以賺錢呢!不比工作賺得多?”
    他其實保守了,沒有說除了這四萬塊錢以外,銀行裏還存著100萬人民幣呢!
    一來他知道低調的道理,越是賺錢越要藏
    二來他真的怕嚇著老實本分的父
    四萬塊錢,就足以讓父母無法淡定了呢!
    李德明陷入了深深的沉
    兒子的話,徹底的說服了
    在計劃經濟年代,95的農民是不需要跟糧油票證打交道
    糧票是吃商品糧的人才有的專
    農民送孩子讀中專考大學,就是為了讓下一代人擺脫土地的束縛,吃上國家不用種地,拿國家發的糧票就能買到糧
    對農民來說,這就是階層的飛躍,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
    家庭承包責任製以後,農民在土裏種吃的,承包果林,養雞養鴨,拿到集鎮上換
    農民對賺錢的渴望,更甚於城裏
    李德明能當牛作馬的賺錢送兒子上學,可見他還是有幾分見識
    他聽清楚了,也看明白兒子雖然辭了職,但他在省城混得好,吃得開,能賺到錢,能用錢買回來別人家沒有的好東西!
    這叫什麽?
    本事!
    能人!
    李德明用力一拍大腿,說道:“行,既然你有這門賺錢的手藝和本事,那個班不上也算了吧!”
    他又不無疑慮的問道:“雲海,你說你賣什麽機器,真有這麽賺錢?”
    李雲海笑著點
    林芝讚賞的看了一眼李雲海,笑道:“叔叔,我可以替他作證!他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來路正當我爸媽都誇他頭腦靈活,會做生意呢!”
    李雲海正要說話,外麵傳來一聲大喊:“德明老弟!你在家嗎?”
    李德明連忙拿起被子,把床上的錢蓋了起來,應道:“支書,我在呢!”
    來者正是石板村的支書,同屬李家宗族的李國
    張淑文低聲問丈夫道:“李支書怎麽來了?他多久沒登過我家門了?”
    李德明揮了揮手,示意妻子少說話,然後對兒子說道:“雲海,你先把這錢收起”
    不等李雲海動手收錢,間房門被人用力的推了開
    李國旺站在門檻處,哈哈大笑道:“我說你們兩口子,關起門來在裏麵搞什麽把戲呢?外麵那麽多的客人在看電視,你們也不去招待招待?”
    李雲海拂然不悅的說了一句:“李支書,你怎麽隨便就推我家臥室門呢?”
    李國旺摸了一把臉,看著李雲海道:“喲,這不是縣機械廠的工人李雲海同誌嗎?讀過幾年書的後生,果然不一般啊!你在廠裏,也敢這麽跟上級領導講話嗎?”
    李雲海可不怕他,沉聲說道:“廠裏的領導,都有教養得很,進別人的門肯定會先敲門,別人答應了再進這是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李國旺碰了個不硬不軟的釘子,不由得惱羞成怒,但又無話反駁,背著雙手,冷著臉道:“德明老弟,你有個了不起的兒子啊!這石板村的天,以後怕是要被他翻過來了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