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修行

字數:4952   加入書籤

A+A-




    齊無惑坐在石桌旁邊,老人讓他喝了一杯茶。
    茶香入口,隻覺得分作兩股,一股安心定神,一股則入眉心,讓原本散開,令其頭痛欲裂的心神漸漸緩和下來,不複如原本那般痛苦。
    老者等到了他狀態恢複,低吟道:
    “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
    “陰陽再合成三寶,三寶重生萬物昌。”
    “你牢牢記住,這是我這一脈的總綱……”
    齊無惑道:“總綱”
    老者撫須:“總領諸法,以一統萬,是為總綱。”
    “這雖不是修行之法,卻又直指大道。”
    “你需牢牢記住,以免行將踏錯,此生不能彌補,因此提前告知於你。”
    “至於教導你的東西……”
    老者撫須,指了指齊無惑:
    “夫天下大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地一氣劃分為陰陽,陰陽在體內,以心為性,以腎為命;心為離為陽,腎為坎為陰;陰陽生出三氣,即精氣神三寶。”
    “而修行者需知此造化,然後逆而修之。”
    “歸三為二,化二為一,一歸於道。”
    “我道門起手功夫是為【命功】,精氣神三者催生到生命極限,而後合為陰陽,是為元炁陽神,元炁陽神再合二為一,方可以說踏入大道,由有入無。”
    “你的心神已經養得很好,接下來可以養精,而後化氣。”
    齊無惑道:“氣,是指得呼吸之氣嗎”
    老者笑著搖頭道:“呼吸錯了。”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這精不是交感精。”
    “氣非呼吸氣。”
    “神非思慮神。”
    “那是後天法門。”
    “我道門之中,氣為後天,炁為先天,兩個字念法一樣,其含義在道藏之中卻是截然不同。”
    “修行為炁,而調息為氣。”
    “煉精化氣是武者之道,而煉精化炁則是道家關竅。”
    “炁是丹母,而這個丹的意思是為圓融,一生二,二生三,最終又重返於大道虛無之境的意思。”
    老者說是隻傳授一招,但是因為修行的法門和道統裏麵,一首詩可能就是一道傳承,每一個字都有各自的含義,故而其實是將基礎仔仔細細地講述了一番。
    “道門修行的第一個階段,是為【三才全】,也稱為【栽三花】。”
    “不管是修道,還是成仙,第一步繞不開這個,人有精氣神,需要全部修行到自身這個身體的極致,達到全精,全神,全氣。”
    老人指著齊無惑的上中下三丹田,道:
    “稱呼為全,是因為人生在世上,經曆了各種各樣的事情,病痛,熬夜久坐,損傷,精氣神必然會受到損傷,不是全盛的狀態。”
    “這一個步驟需要慢慢調養。”
    “曆久方成。”
    “等到你到了精氣神圓滿,就可以聚合而成先天一炁了,而哪怕是沒能夠聚合成先天一炁,你也可以活到人類的壽數極限。”
    齊無惑道:“壽命極限”
    “是,因各自的身體不同,約莫在一百二十歲到一百三十歲之間,而後可得一生無憂,無病無痛,夢中去世,去世之時仍黑發,牙齒完好,皮膚不皺,這也是為何稱之為【全】的原因。”
    “可得全壽也。”
    齊無惑沉吟思考,道:“那麽如果沒能夠抵達全精,全氣,全神的境界,就去聚合的話,可以嗎”
    老者笑道:“大道修持艱難久,自然會有想要鑽空子的人啊,他們大多都是將精氣神中的某一個修行到極為高的程度,而後以其他二者依附於其上,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跨越三才全這個境界,滋生出神通法術。”
    “快則快矣,卻不能夠持久。”
    “或許能短時間內嘯傲一方,自稱真人,但是越是修行到了後麵,這種取巧法門的弊端就會越發地凸顯出來,或許三十年,五十年都不能夠跨越過去。”
    “故而稱之為旁門,左道。”
    “各種神通手段雖然多,但是壽命卻未必比起三才全這個階段正經修行的修行者強出多少,甚至於可能更低,很多修者因為忍受不住寂寞和人前顯聖的誘惑而走了這一條道路,最終遺憾而終。”
    “無惑你要記住……”
    老者指了指旁邊的樹木:
    “我們的目的是修行,是境界,如同這一棵樹木,要越發地紮根於下,延伸向上;而諸多神通,法門,不過是在修行的時候,結出來的果子。”
    “一味地去追逐神通,就像是樹木將自己的養分全部用來長出果子,這樣的話,如何可以長成摩天巨樹”
    “汝輩修士,當記之,戒之,慎之!”
    老者撫須道:“好了,現在盤坐於此,吾傳你一門吐納養氣的口訣,先將後天之氣養足,未來方可以聚而成為先天之炁,而後才有可能抵達頂聚三花的境界。”
    齊無惑如老者所說的那樣盤坐,五心朝天。
    而後老者手指在其丹田之處虛指,齊無惑體內血肉流轉,自然誕生一絲絲氣息,而後伴隨著其身體氣血而存在於身軀之中,老者道:“存神觀想。”
    “記住,精氣神三字和常人眼中不同。”
    “於道門典籍之中的含義,純一不雜為精,通融血脈為氣,虛靈活動為神。”
    “是為元精,元氣,元神。”
    “元者,一元初始,意為先天所有。”
    “一切的核心,正是元神。”
    “以神馭氣,以神煉精,記住其流轉之法門。”
    老者傳功,並不立於文字。
    而是直接帶著齊無惑感悟一番何為大道流轉,而後,齊無惑的身軀自然會懂得如何存神,如何觀想,如何運轉調息。
    齊無惑的心神跟隨老者的指引而流動。
    老者道:“武者修行,吞咽肉食,強大軀體,氣血強橫之後,自然感悟氣息流動,流動到了極致,以強橫之身軀,反哺心靈龐大,催動心神。而吾這一脈修道,截然不同。”
    “心虛而神凝,神凝而氣聚,氣聚而精生。”
    “以一以生萬,攝萬而歸一,皆我之【神】也。”
    齊無惑冥冥之中陷入入定之中的狀態。
    而他此刻的心神強大,牽引流轉氣息入門,也是極為順暢,不知不覺,就已經是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天地之間一片昏沉,竟然已經入夜了。
    冬日雪融的時候,遠遠要比下雪的時候更冷。
    冬天的夜晚,哪怕是打更的更夫都要穿著厚厚的衣服,要用烈酒去驅寒,齊無惑隻是稍微厚實些的布衣,坐在外麵。
    外麵寒風淩冽,可是體內卻又有一股熱流。
    內外水火交錯,而神則淩駕於其上,俯瞰著這一切的發生,氣息悠長平和,漸漸地歸於平靜,和這山川,水流,樹木,自然合而為一。
    人本就是天地的一份子。
    日未升,天空中已有了鳥雀的聲音。
    一隻雀兒落在院子裏麵啄著草粒,一下跳在了少年的肩膀上,而後回過身來用嘴巴梳理羽毛,少年人的黑發微微垂落,沾染晨露,眸子自然而然睜開,看到一日自天邊升起,紫氣升騰。
    少年安坐於梅花樹下,沐浴陽光,氣質安靜。
    鳥雀在肩膀整理羽毛。
    天地萬物皆安靜。
    老者撫須笑問:“可得之乎”
    ps:道家修行部分來自於道家全真龍門法脈第十一代祖師閔一得筆錄。
    《黃帝陰符經》注者,宋代俞琰注解的《道德經》。
    道門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
    參照典籍《玉皇心印妙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