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他是朕此生認定之人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A+A-


    梁吟秋諷道:“微臣在這份奏章裏寫的不過隻是寥寥幾樁事罷了,區區而已就把你們急得狗急跳牆,難不成諸位也和曾鈺一樣還有不少不為人知的事嗎?”
    這一番話直接懟得朝堂上眾人敢怒不敢言,皆怯下場去。
    張閣老的臉色比鍋灰還黑,“既然如此,奏章當中所說的可有何證據?”
    “自然。”
    隨後,梁吟秋拍了拍手掌,莊重肅穆的大殿門外在此時抬上來幾箱木匣,眾朝臣一個接著一個讓路。
    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這是何物?”
    “這難道就是曾鈺結黨營私的證據嗎?”
    “箱子看來沉得很,不像是一些書信之類的,倒像是金銀珠寶。”
    曾參與過此事的官員的額頭上不免冒出虛汗,他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如今,孟卿這一出,直接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身居高位的她氣定神閑,平靜而淡然地看著朝堂之下每一個官員的表情變化。
    光是這幾眼就能判定清楚,他們誰參與,誰沒有參與。
    她語調平和,“打開吧,讓眾愛卿都瞧瞧看,曾鈺到底該不該下獄。”
    “是。”
    底下的太監們上前將鎖打開,在掀開木箱蓋子的那一刻,眾人眼中忙不迭露出驚愕之色。
    一箱接著一箱的黃金,還有一匣書信,寶貴的珍寶,粗略掃看下來,就該知道曾鈺犯的可就不值什麽貪汙和結黨營私這麽簡單了。
    梁吟秋走四方步從容上前拿出一疊書信,隨意翻了一翻,說道:“這些是曾鈺與各州縣官員的書信往來及受賄詳情。”
    “什麽……”
    “曾尚書竟也與各州縣的官員保持密切聯係?”
    他將這疊書信交給身邊太監,又彎腰拿出一疊書信,說道:“這些是曾鈺同朝中命官互通的書信,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與當朝帝師蕭硯的書信往來,裏麵字字句句都敘述了曾鈺與蕭硯是如何的官官勾結,以權謀私!”
    “蕭帝師?他怎麽也……”
    “真是令人唏噓啊……”
    誰都知道孟卿與蕭硯的關係,可如今蕭硯去往幽州途中,孟卿就搞這麽一出,分明就是要置他於死地。
    可知以前所有的事,都是逢場作戲。
    說到底還是伴君如伴虎,誰又敢去挑戰一個帝王的威嚴呢?
    梁吟秋接著說道:“其餘書信就不用微臣多說了,與京中各大商號,與皇宮內的各級宮女太監,如今看來一個也逃不掉。”
    張閣老連連後退,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向自詡清流之輩的曾鈺也是個貪名逐利的偽君子,那朝中清流之首寒門之領袖的蕭硯,更是一個與曾鈺同流合汙的小人。
    這一下,什麽清流什麽士儒,通通都淪為了笑柄。
    而唯獨朝中置身事外的老貴族們,巴不得幸災樂禍一下。
    以顧淮安為代表的臣子們一齊跪地高呼:“請皇上依照楚國律法,嚴懲曾鈺及其黨羽。”
    “請皇上嚴懲曾鈺及其一眾黨羽。”
    個別心中有鬼的官員們見周圍齊刷刷跪倒一片,遲鈍片刻後,隻能無奈又害怕地跟隨下跪。
    “請皇上嚴懲曾鈺及其一眾黨羽。”
    孟卿唇角半揚,見著底下請命的臣子,居高臨下的姿態讓人不由得心生臣服。
    她謀色驟沉:“曾鈺從官多年,私下徇私舞弊、排除異己又與各地官員來往甚密,導致朝中風氣腐敗毫無清廉之風。朕今日就要在此肅清朝堂,信中所言一律有幹人等,便都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共同詳查,不得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各級官員受命磕頭,齊聲道。
    “微臣定當不負皇上所托,將此案查清,肅清官場風氣,嚴懲貪汙受賄之徒。”
    看來今後這朝中,要換不少新人了。
    隻不過,肅清官場非一朝一夕之事,恐怕要接連碰壁了。
    不過,隻要能鏟除蕭硯在玉京中的勢力,她不怕代價更不怕有怎樣的後果。
    下朝後,顧淮安跟隨而來。
    孟卿未乘轎輦,緩步走在被衝刷得有些濕漉漉的甬道上,身後的宮人距離他們十步之遠。
    顧淮安雙手攏在袖中,麵色淡定從容,紅衣官袍加身,眉眼肅然正氣,愈發堅定。
    “曾鈺之事,皇上當真要將朝中那些官員一並查清下獄麽?”
    她微垂著腦袋,看著路上灑掃的宮人們,說道:“難道朕適才的決心還不夠清楚麽?”
    她這反問一語,便叫顧淮安停下了腳步。
    “若當真如此,您為何不說如何處置蕭硯?畢竟他才是曾鈺真正的幕後之主!”
    孟卿亦然止步,一雙含情柳葉眼緊盯著顧淮安,“表哥,你難道還不知朕心中所想嗎?蕭硯他不是別人,他是朕此生認定之人。”
    顧淮安緊蹙眉尖,擰成了一個“川”字。
    “可他並非是什麽好人。您身為皇帝應當知道一句話,‘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可知你這縱容包庇,做徇私之事,會讓多少官員對您失去最後的信心!”
    “朕不在乎。”
    顧淮安疑竇心生。
    “不在乎?您可是皇帝!您如何能不在乎?”
    少女那粉麵桃腮的麵容上隱約看見一絲從容不迫的苦笑。
    “我生於天地,也終將要將自己歸於天地。皇帝什麽的,不過是一場空夢,夢醒了也就沒了。”
    “夢?”
    顧淮安越來越看不透她的心了。
    顧氏家族好不容易等來了流著顧氏鮮血的皇帝,如今她卻告訴他,她釋懷了?!
    這讓他們這些盛極一時的顧氏如何再立足於朝堂?難道要看著孟卿倒台,顧氏一族沒落於楚國嗎?
    顧淮安不能接受。
    顧家在父親去世時已經度過了那段低穀期,如今又將回到曾經的模樣,他這些年的苦心經營也終將竹籃打水,化為一場無妄虛空!
    “那你想好了,如何功成身退?”
    孟卿心中對他一向沒設防備,說道:“另立一位太子,將皇位交由孟氏子孫。”
    “太子?皇上想立的人是孟知言?”
    她搖了搖頭,“知言哥哥他不並不適合做上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