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張三影吟詩展才情 洛孟瑾執…

字數:4746   加入書籤

A+A-




    “二侄子,既然你如此神斷,何不為你表弟懷澤也瞧上一瞧
    這懷月都有婆家了,你表弟的娘子還沒個影呢。”
    洛孟堂見懷川為呂公弼連斷三卦,不由得心思也活泛起來,便央告著也要他補上一卦。
    “二、二叔,卦不過三,過三天譴,這是卦行裏的規矩。改日吧,改、改日。”
    “那也好,你要記得答應了二叔的。既然如此,還是先說說孟瑾的婚事吧。”
    洛孟堂吃了一個軟釘子,又不好當著大哥的麵發作,隻好自己找了一個台階下。
    洛孟津這時也反應過來,對著呂公弼言道:
    “多謝賢侄一番美意,適才在你與我兒交談之際,我也細尋思了一番。
    小妹孟瑾正值方齡,而那個張先已年過四旬,足可以做其爹爹了。
    故而我看此事不必再征求她的意見,就請回了你的那位朋友吧。”
    “大哥,年齡又算什麽呢老夫少妻不見得婚姻不美滿。
    再說了,年歲大些,不是更會疼人麽”
    洛孟堂因蘇覓柔事先得了張先托呂公弼帶去的一對金釧,遂極力撮合道。
    無奈他大哥還是一個勁搖搖頭,硬是不肯應下這門婚事。
    呂公弼見狀,也不好再多做停留,遂告辭離去。
    張先一早在呂府門外迎他,聞聽他言講求婚被拒,頓時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來。
    “三公子,張某對孟瑾小姐一片癡情,此生非她莫娶。煩勞你再費心為我周旋周旋。”
    呂公弼也沒想到洛家大老爺竟然絲毫不給情麵,斷然回絕了這門親事。
    若不是張先曾送他一方絳州澄泥硯,他也懶得再管。
    要說這澄泥硯,唐時已為貢品,色澤細膩如玉。
    儲墨不涸、不腐,且曆冬不冰,經夏不竭。不傷筆,不損毫。
    尤其是二龜坐浪的形製更是巧奪天工,雖比不上端硯與歙硯,亦屬四大名硯之列。
    那日他得了此硯,正巧被三弟呂公著瞧見,連著央告他幾日,他都未吐口。
    想到此處,便對著張先道:
    “好吧,以呂某之見,此事也並非無有一絲轉機。
    過幾日便是中秋佳節,你好生捯飭一番,我設法在極醉樓設宴招待表姑母一家。
    屆時連著孟瑾小姐與他大哥一家一並請來便是。
    席間你趁勢展現出你的滿腹才情,隻要能打動姑娘芳心,這事便成了。”
    張先聞言,大喜過望,連連作揖答謝。
    二人邊說,便進到院子裏,細細研究那日的諸番事宜。
    這段咱先按下不提,且說洛孟津本打算與柯孟德去往麟州販馬,又不放心孟瑾的婚事。
    恰逢呂公弼誠意相邀,言說是為了答謝懷川的神卦巧斷,遂又將行程推延到了中秋之後。
    中秋那日,極醉樓著實好生裝飾了一番。又恰逢欲推出懷川新釀的“碧落丹”酒,
    酒樓前重又別出心裁地以各類果樹搭建了幾個高高的棚架。
    凡是進入酒店者,皆可隨意摘取食啖。
    高懸的畫竿上更是飄揚著兩麵巨幅的錦緞酒旗,掐金走線繡著八仙鬥酒圖及瓊林宴飲圖。
    店裏各處皆遍掛各式彩燈,營造出如仙境一般的景致。
    呂公弼帶著張先事先在皇極閣落座,待洛家人一到,這裏馬上熱鬧起來。
    彼此寒暄,打過招呼後,一道道美食接連二三的擺上了宴幾。
    什麽炒鶉子、香酥爬叉、烙潤鳩子、蝤蛑(youou)簽、肚兒辣羹等,隻有達官顯貴才吃得起的美味佳肴。
    還有用奶油製成螺旋狀造型的滴酥鮑螺,及用各樣藥料與蜜煉製過,滾在楊梅上,外包薄荷、橘葉的衣梅蜜餞。
    洛府的幾位女眷皆盛裝出席,四個兄弟也難得的融洽了一回。
    推杯換盞,場麵一度充滿了熱烈與溫馨。
    誰也未料到的是,自此之後卻落得骨肉相殘,家破人亡的結局。
    呂公弼見大家酒意微醺,遂率先提議以詩歌唱和來調節氣氛。
    並率先詠了一首《琴台》,吟罷,又不忘為張先出場做鋪墊。
    “此位乃是呂某之故交好友,姓張名先,號子野,以詩句精工而稱著於世。”
    孟瑾聞言,麵上不禁劃過一絲驚異之色,脫口而出道:
    “難道先生竟是那位以‘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幕卷花影’、‘墮絮飛無影’三句絕唱而名揚四海的張三影麽
    “正是鄙人,願區區雅號未汙了小姐之貴耳。”
    張先見孟瑾似乎對自己頗為上心的樣子,連連揖禮作答。
    孟瑾得了肯定,不禁麵頰飛起一絲紅暈道:
    “先生乃曠世奇才,您的詩作格調清新深婉,雅韻濃鬱。
    訴盡了世間男歡女愛、相思離別。總與人以意象朦朧之感,卻是小女子閨中消愁之慰呢。”
    幾句話直說得張先頓時豪情萬丈:
    “承蒙小姐賞識,鄙人願在諸位麵前現醜,即興為小姐吟詩一首。”
    言罷,當即移步至廊壁,未加思索,潑墨揮毫,提筆寫了一首《千秋歲??數聲鶗鴂》
    數聲鶗鴂(tijué),
    又報芳菲歇。
    惜春更把殘紅折。
    雨輕風色暴,
    梅子青時節。
    永豐柳,
    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
    怨極弦能說。
    天不老,
    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
    中有千千結。
    夜過也,
    東方未白凝殘月。
    洛孟津雖說不同意將孟瑾嫁與張先,卻也不免為其才華所折服,不由撫掌讚道:
    “先生才思敏捷,提筆成章,實屬大才之人,佩服!”
    孟瑾更是輕移蓮步,一麵輕聲吟誦著,一麵手握長蕭,嗚嗚咽咽地吹奏起來。
    頓時,一縷濃濃的哀思瞬間彌漫了整個皇極閣。
    張先見孟瑾不但清麗脫俗,更是精通音律,將詞裏麵惻隱纏綿的情思揣摩的分毫不差。
    越發難以自持,隨口又吟出一首《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鏡,
    傷流景,
    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
    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
    風不定,
    人初靜,
    明日落紅應滿徑。
    就這樣,二人一個吟詩,一個譜曲,耶然一對神仙眷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