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回 遼使節發難大朝會 比廚藝…

字數:3027   加入書籤

A+A-




    懷婉瞥了一眼邵雍,眼神中滿是不舍道:
    “先生,也隻好委屈你暫觀這半幅《輞川別業》了。”
    言罷,便隨著張茂則匆匆趕往皇宮。
    要說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還需從正旦大朝會上說起。
    單說正旦這日,三茅鍾鳴後,仁宗頭戴通天冠、身著絳紗袍,先詣福寧殿龍墀及聖堂進香。次至天章閣祖宗神禦殿與祖先上供獻禮。
    複回福寧殿接受皇後、太子、皇子、公主、至郡夫人、內官、大內以下諸人上賀。
    賀畢之時,鑾駕始過大慶殿。此刻天已微明,早有百官依次等在宮門外。四名身著鎧甲的鎮殿將軍佇立於殿角,一個個威風凜凜,身板拔得筆直。
    參加元旦朝會之人有三師、三公、宰執、三省、宣徽院、翰林院、六部、禦史台、秘書省、外正副任等官員。還有諸路舉人,以及各國、各藩的朝歲使。
    文武百官皆冠冕朝服,諸路舉人、解首亦著青邊白袍之士服。諸州進奏吏帶來地方獻禮,各國、各地賀歲使人員眾多,如大遼、西夏、交州、回紇、於闐、南蠻五蕃等。
    少頃,仁宗禦輦來到,一片清蹕之聲,樂隊奏乾安樂,仁宗轉過玉屏於禦座穩坐。殿中香煙繚繞,一片莊嚴肅穆之景象。
    接下來便是朝臣賀壽,皇帝宣製答辭。奏樂聲中,仁宗下禦座,百官、賀使退下。朝賀儀式結束,仁宗開始賜宴。
    諸國使人,如遼使、夏使、韓國與南番交州使、回紇、於闐、及南蠻五姓番諸使臣皆跪拜上賀詞。
    另有真臘、大理、大食等國使者也萬裏跋涉來宋朝賀。
    待各位使臣見禮完畢,隻見大遼使頭頂金冠,身著袖窄紫袍,腰係金蹀躞(diéxiè),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右肩拜罷,言道:
    “聽聞天朝人才濟濟,善廚藝者不計其數。我主素來仰慕中原文化,猶喜食啖宋菜。
    為此特意培養了幾位禦廚,此番隨本使前來,欲與天朝禦廚一較高下,不知宋皇意下如何”
    仁宗聞言,看看其他使節麵上現出的異樣神情,不由得眉頭微皺,心裏暗自嘀咕道:
    “自從景德元年(004年),宋遼兩國達成“澶淵之盟”後,已約為“兄弟之國”,地位平等。
    這耶律宗真忽然弄這一出,也不知心裏又打的什麽鬼主意”
    不過麵上依然麵沉似水道:
    “但不知貴使欲如何較量法”
    “以三局兩勝為限,皆做宋菜,且俱不能用時令食材。第一局菜品由宋出;第二局由遼出;第三局兩國自選。
    便由夏使節主持,各國使節品鑒。如此,方能不偏不倚。”
    仁宗聞言,不免微微頷首道:
    “如此也算公允,但不知賭注又是什麽”
    遼使欲要張口,又頓了頓,遲疑半天方才言道:
    “國主言說做了許多年的小弟,也想嚐嚐當兄長的滋味如何。
    若是天朝輸了,宋遼兩國依舊是兄弟,隻不過需尊稱我國主一聲哥哥才行。”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各國使節更是麵麵相覷,紛紛側目注視著禦座上神色威嚴的仁宗,大氣不敢出。
    呂夷簡見仁宗久黙不語,遂近前一步對著遼使言道:
    “你邦即為小弟,如何敢大不違冒犯兄長,究竟是何道理”
    遼使聞言,嘴角露出輕蔑的一撇:
    “宰相大人此言謬矣,即便是兄弟情,也要越走越近不是。況且比試的又是宋菜,莫非天朝是不敢應戰嘍”
    一句話懟得呂夷簡麵色鐵青,欲待反駁,耳聽仁宗言道:
    “無妨,應下便是。往昔遼使、韓國使皆就館賜宴,如今倒難得在一處歡愉,借此正可一道享用禦宴。”
    就這樣,由宋廚先出了一道菜品,喚做黃金雞。隻見夏使節頭戴金冠、身著緋色窄袍、腰係金蹀躞來自大殿中央,朗聲言道:
    “列位,雙方第一道菜品已然做好,有請宋、遼兩位禦廚來至宴堂,並由宋廚介紹菜品。”
    宋廚聞言,邁著大步走了進來,對著眾人一抱拳道:
    “諸位,我出的這道菜品喚做‘黃金雞’,取自詩仙李太白詩賦‘堂上十分綠醑(xu)酒。盤中一味黃金雞。’
    具體做法是,尋雞淨洗,用麻油、鹽,水煮,入蔥、椒。待熟時,剖開斬成塊狀,原湯另外上。如今白酒將熱,黃雞正肥,請諸位品鑒。”
    夏使將其介紹完畢,又言道:
    “為公平起見,每人盤中同時上此道菜品,並不標明屬國。
    列位使節覺得左邊美味的,便將諸位頂上簪花投入左邊竹籃中。倘若更喜右邊滋味的,便將簪花投入右邊竹籃中。
    最後,以簪花數量定輸贏,現在開始品嚐。”
    話音未落,早有宮娥彩女端著銀盤魚貫而入,後邊兩位提著竹籃的內監。
    仁宗宴幾前也放了一盤,他閃目一望,見兩隻雞均一般大小,俱色澤金黃,起碼從外表上看,分不出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