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回 洛懷婉因功封七品 相國寺…

字數:3435   加入書籤

A+A-




    這邊歌舞升平,那邊可急壞了白礬樓的一眾親友。自打懷婉走後,無不為之捏了一把汗。
    洛懷亭怕珍珠等得久了累著,特意命人移來一張坐榻,扶著她斜倚在上麵休息。
    邵雍更是擔心的不得了,看著眼前半幅《輞川別業圖》卻無有一絲胃口。
    洛懷川自是明白懷婉此去必勝無疑,遂安慰大家道:
    “今、今日乃是正旦佳節,大家難得一聚。待飲了杯中酒,吃了盤中菜,宮裏自會有消息傳來。
    諸位如此悶悶不樂,莫非對、對懷婉的廚藝有所質疑麽”
    聞他如此言說,眾人也覺得是這麽個理,遂漸漸展露出笑容。一麵談天說地,一麵等待消息。
    正當等得百無聊賴之際,張茂則的身影出現在眾人視野中。
    “洛掌櫃的,官家特令我來傳消息。婉姑娘大獲全勝,贏了第三局,為朝廷爭了光。
    官家恩旨其為尚宮局正七品典膳,留在宮中宴飲。另外,特賜宮宴一桌,以示嘉獎。”
    言罷,一揮手,打從後邊上來幾位內監,打開食盒,將禦宴擺了上來。
    眾人聞言,無不撫掌相賀,唯有邵雍的麵上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神情。
    他原是打心裏為懷婉高興,在此之前,他還有資格去喜歡她。可自此刻起,怕是二人之間已經有了些許距離。
    自己乃一落第舉子,而她已是在宮中行走的女官。回想起那日進宮麵聖時,仁宗特意命洛懷川折一些梅花與懷婉。
    現在看來,必是早對她有意。想到此處,不免輕歎了一口氣。
    這時,又聞張茂則道:
    “洛掌櫃的,官家還言說,令洛懷亭與太史炯後日辰時至南禦苑與遼人射弓比試。”
    洛懷亭、太史炯起身接旨,待送走了張茂則,太史炯端起一杯酒道:
    “想不到我苦練技藝數十載,終也有用武之地的一天,這杯酒,哥哥敬懷川老弟。”
    洛懷川擺擺手道:
    “太、太史哥哥客氣了,酒是必須要飲的,隻不過不在今日。據我所知,遼人臂力過人,箭術高超。
    倘若一對一應戰,我們未必討得到好。故而還是商討一、一下應對之策為好。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邵雍正耐心地聞聽二人對話,被他猛地一問,略一沉吟道:
    “我等不妨將後日對戰的各種情形一一羅列出來,再逐一想出應對之策,屆時必穩操勝券。”
    洛懷川聞言,點了點頭道:
    “先、先生言之有理。來,我們先消受了這桌禦宴,再商討不遲。”
    就這樣,大家又吃了一會,這才護著珍珠去後院休息。
    莫嫂與連三碗回了司水司,孫無擇見懷月吃多了酒,擔心他出事,故而也去陪她。
    這裏隻剩下懷亭、懷川、邵雍、太史炯與虎子五人,經過幾人多方探討,基本對遼人可能提出的一些刁難做到了心中有數。
    翌日清晨,虎子來找邵雍,非央告著著他要去大相國寺進香。
    邵雍用手刮著他的鼻子道:
    “進香是假,怕是偷看那遼人是真吧”
    虎子聞聽,頓時來了精神,幾步湊到近前:
    “先生,真有你的,一下子便被你給說中了。
    你說明日南禦苑比射也不能讓咱跟著,今日湊湊熱鬧,也算過過眼癮不是。”
    邵雍見他這副孩子氣,隻好遂了他,跟著洛懷川三人一起趕往城東南的大相國寺。
    邵雍佇立於山門前不遠的那座延安橋上,望著幽幽汴水,問向洛懷川道:
    “懷川,你久居京城,可知這大相國寺匾額之由來”
    洛懷川一門心想著稍後準備給邵雍置辦些什麽回鄉的物什呢,被他這冷不丁一問,懵懵答道:
    “不、不知,還請先生言明。”
    “那是唐朝長安元年(70年),一位喚做慧雲的僧人,欲將一尊彌勒佛像放在開封安業寺內。不料卻遭到寺內僧人的反對。
    慧雲不甘心,遂四處募捐善款,用以建造新的寺院。
    大概是其誠意動天吧,終於在買得一塊地動土時,卻挖掘出了一方建國寺的舊碑,遂以此命名。
    唐延和元年(72年),睿宗李旦為紀念自己由相王即位登上皇帝寶座,便將建國寺更名為‘相國寺’,並親書了‘大相國寺’之匾額。
    如今匾額依舊輝煌巍峨,卻已物是人非,時過境遷了。
    懷川,你說,這世上是否真的有平行空間任你我往來穿梭麽”
    邵雍此言一出,可將洛懷川驚出一身冷汗。心裏不由暗自嘀咕道:
    “莫非我穿越來此,被先生看出了端倪不成
    不可能啊,這段時日與之相處時,我已經盡量收斂鋒芒。言語間也頗為謹慎,並未露出任何破綻。”
    心裏這樣想著,口上卻言道:
    “廣、廣陌的宇宙浩瀚無窮,一切皆有可能。隻可惜我們修為尚淺,無有神通,怕是還做不到這一、一點吧。”
    邵雍聞言擺擺手道:
    “此言差矣,佛家有雲‘他方世界,動念即到’,又何須神通”
    “嗯,先、先生之言我尚不甚明白,然可以試著理解一二。
    所謂的平、平行時空,是否可以理解為由我們的心念所形成的一個個時間場。
    人的思維如天馬行空,不、不受限製。忽而過去,忽而現在、未來。豈不相當於在每個平行空間往來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