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回 乞墨寶權封迎親使 見謝玄…

字數:3076   加入書籤

A+A-




    仁宗聞言,哈哈大笑道:
    “難得小師父身在鬧市,卻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朕很欣慰。
    適才呂相舉薦你做‘赴遼迎親專使’,我也同意了。你看,還需何人與你一道前往的,不妨講出來,朕無不照準。”
    洛懷川又對呂夷簡千恩萬謝一番道:
    “遼國主對佛、道頗有研究,故而我準備帶、帶上龍雀觀我那徒兒‘夢仙道人’一同前往。”
    “哦,朕想起來了,便是那位謝玄謝大師。當初他曾言朕若飲了‘龍雀井’之水,必會喜得麟兒。
    如今俞娘子已有五月身孕,確是被他言中了。
    好,朕便準其與你同行。除此之外,還有何求不妨一並講來。”
    “我、我欲要狄青表哥與我一同前往,以備不時之需。”
    仁宗聞言,微微頷首道:
    “也好,索性讓你大哥洛懷亭一道同往,如此朕也安心。”
    誰知洛懷川擺擺手道:
    “不、不瞞官家,我那珍珠嫂嫂再有二三個月便要臨盆了,這個時候怎好讓其陪我遠行。
    至於旁的麽,便是厚臉皮求官家一幅墨寶了,也、也好關鍵時刻借花獻佛。”
    仁宗聞言樂了,放下茶盞道:
    “這有何難,耶律宗真也算得上遼國久負盛名的花鳥山水大家,朕便繪一副《照夜白》圖贈之好了。”
    言罷,吩咐宮人鋪紙磨墨,運筆在手,唰唰點點一蹴而就。
    洛懷川伸頸一望,圖畫上那批汗血寶馬體格健碩,鬃毛飄擺,雙目犀利有神,不由讚道:
    “官、官家真乃神來之筆,可惜你贈與懷婉的《照夜白》真跡現如今不知流落何方,這幅完全可以假亂、亂真了。”
    仁宗被他說得心花怒放,大筆一揮,以飛白書賦詩一首。
    洛懷川再次謝過仁宗,欲要往出走時,不想卻喚住道:
    “小師父且留步,再過幾月,朕的皇兒便降生了。也不知你此去遼國停留多少時日
    是否能趕上飲那喜酒,不妨為皇兒占卜一卦如何”
    洛懷川聞言,當即愣在當下。他心裏知道這位皇長子生於景佑四年五月九日。
    仁宗喜得麟兒,龍心大悅。
    遂親臨崇政殿輯錄在押囚犯,將雜犯死罪者皆降為徒刑流刑,流刑以下者釋放,可謂是皇恩浩蕩。
    然不知此舉是違背天意,還是皇長子福德淺薄,竟不堪承受天恩,於出生當日便夭折了。
    倘若明言,必遭仁宗忌諱。若不據實相奏,又於心不忍。
    想到此處,思慮再三,方才言道:
    “官、官家,欲保皇長子平安無虞,切記恩寵過重。
    須知雜犯死罪者,皆乃違背天道之大逆之人,實不、不宜輕赦。”
    仁宗被他說得半天沉默不語,遂皺皺眉頭道:
    “以你之意,是不要大赦天下嘍嗯,朕自會謹記於心。你且去吧,朕也有些乏了。”
    就這樣,洛懷川離開皇宮,著手安排赴遼之事。
    首先,特意找人將狄青麵上的刺字遮去,裝扮成一位老者模樣,對外稱作“赴遼副使”賈大人。
    其次,又去了龍雀觀,找到謝玄:
    “儒、儒生啊,我看你最近氣色頗佳,身材也漸發福,還是蠻享受的嘛。”
    儒生見師父來了,連忙起身親自沏了一杯茶,殷勤地端到近前:
    “還不是托了師父之福,自打觀裏接受朝廷供養,每日裏來進香的達官顯貴絡繹不絕。
    這不,好些個外來遊方的道長索性在觀裏常住下來。
    我這見天除了參研道法,便是焚香靜坐,心寬自然體胖嘛。
    對了,師父,你可有日子未來了,今日如何便得了空閑莫非尋徒兒是有什麽事情麽”
    洛懷川撮了一口茶,將認識太史炯之前後經過與其細講了一遍,末了道:
    “你、你也知道師父這個人古道熱腸,故此事不得不出手。”
    “師父,那弟子能做些什麽我隻會占卜算卦,當然,最近道法倒是大有進益。”
    “儒生啊,那遼國國主恰好精通儒釋道三教。若與其討論佛法麽,為師自詡應付無礙。
    儒家經典更不在話下,至於道法麽,便看你的了。”
    謝玄自此方恍然大悟道:
    “哦,原來師父欲要弟子與你同父遼國
    如此甚好,我正愁無有更多機會與您親近呢那咱何時出發”
    洛懷川站起身道:
    “昨日便該走了,被我硬延了兩日。如今萬事俱備,明一早,我派人來接你。
    哦,記得將你那套禦賜的金絲紫鶴氅帶上,必要時穿上它充充門麵,唬唬那幫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