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 夏使臣蓄意挑事端 洛懷川…

字數:3241   加入書籤

A+A-




    興宗也是個明白人,又見洛懷川雖然有些磕巴,卻有膽有識,既把話點到位,又不讓自己難堪。
    而這次與宋比試廚藝與射箭,屬實非其本意,便也附和道:
    “好啊,此番較量,讓本汗見識到大宋真乃藏龍臥虎之地。日後宋遼兩國更要勤修舊好,互通有無。”
    正當興宗與洛懷川相談甚歡時,侍者來報:
    “大汗,夏國王遣使野利仁榮求見。”
    遼興宗拿眼睛瞥了一眼洛懷川,心裏暗道:
    “目前西夏與宋之間關係緊張,屢屢發生小規模戰事。
    這李元昊究竟安的什麽心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宋使在時來。”
    對於這位野利仁榮,洛懷川在現代學曆史時,還是有些耳聞的。
    此人為西夏開國重臣,學識淵博,精通曆史。
    曾於大慶元年,秉承李元昊旨意,創造蕃書十二卷。字形方整,筆畫繁複。
    被李元昊定為國字,強行在國內推廣使用。規定“國中藝文誥牒,盡易蕃書”。
    即在外交文書中,凡與宋朝的文書交往,皆采用漢蕃文並列。
    此人此番前來遼國,究竟意欲何為呢洛懷川見興宗猶豫,遂催促道:
    “大、大汗無需顧忌,世人皆知貴國興平公主嫁與李元昊為妻,何妨一、一見”
    興宗聞言,遂點點頭道:
    “有請夏使進賬。”
    野利仁榮聞聽宣見,邁著大步走了進來。與興宗見禮後,正眼皆未瞧洛懷川一眼,徑直言道:
    “本使此番前來,一是替興平公主看望大汗,並為您帶來我邦國酒‘逍遙醉’;二來夏國主尚有一事相求。”
    “哦,夏國主已派遣七萬士兵在邊境防禦,明擺著心存戒備,如今還有何事相求”
    野利仁榮施禮道:
    “國主不但在遼夏邊境設防,在興慶府、西平府、賀蘭山均有駐軍。
    為防宋,亦在鄜(fu)延路、麟州、府州,左廂宥(you)州有士兵五萬;
    同時,右廂甘州路駐有軍隊負責防禦吐蕃、回鶻。
    此乃國家正常駐軍,以維護邊境安寧,何必大驚小怪
    國主新近改革了兵製,老臣此來正是為了向大汗求借人才。”
    興宗聞言,一下子險些驚得站起來,問道:
    “西夏兵多將廣,何時缺了人才,倒要向我處求借”
    “不瞞大汗,這個建議還是興平公主向國主建議的。言說是為了配合兵製改革,增強軍隊戰鬥力。
    故欲借耶律宗齊殿下暫用,以代夏培養擅射之人。”
    “這個麽,據本汗所知,夏從來不乏擅射之人。
    再者興平公主乃一介女流,不懂軍事,緣何會突然提出此等建議元昊究竟在搞些什麽名堂”
    野利仁榮聞言,瞥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洛懷川道:
    “大汗多慮了,如今耶律殿下已與生父相認,大汗麾下驟然間有了兩員神射手,想來閑置著也是一種浪費。
    莫不如借與國主,如此,豈不更顯兩國交好之意,大汗何樂而不為之呢”
    洛懷川見野利仁榮當著自己的麵,竟大言不慚的與興宗議起了耶律宗齊的去留,根本未將宋放在眼裏,頓時怒火中燒。
    心裏暗道:“好你個野利仁榮,我敬你是個人才,不免容忍三分。
    對我視而不見也就罷了,竟公然與宋搶奪起人才來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真欺我年輕麽那我便揭揭你家主子的老底,看你老小子如何在這大帳中呆得下去”
    想到此處,躬身施禮道:
    “大、大汗,本使知曉野利大人此行的目的,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興宗正不知如何作答,忽聞洛懷川之言,遂問道:
    “可否請洛大人明言”
    “大、大汗,李元昊此行言說是受了興平公主建議,純屬子虛烏有。
    據我所知,李德明死後,大汗曾以‘婚好之誼’派遣使者至興州,封李元昊為西、西夏王。
    宋則派出正副旌節官告使,授封李元昊為特進檢校太師兼侍中定難軍節度使;夏、夏銀綏宥(you)靜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使,爵西平王。
    殊不知李元昊迎娶興平公主乃迫、迫於父命,別看其表麵上欣喜至極,
    實則對宋、遼之封爵皆未放在心上,甚至多有怨、怨言。
    其曾言說公主相貌平平,愚笨而不解風情。在遼國僅為宗室之女,並非嫡出的公主。無人可嫁,方、方才委身於他李元昊。
    而他自恃英武非凡,神勇無敵,又怎甘心置自己於遼國之、之駙馬地位呢”
    洛懷川一番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所有人的目光瞬間唰的,投射到野利仁榮身上,看著他如何做出反駁。
    野利仁榮瞧著洛懷川,眼神中不免透出一股子殺氣,足足盯了他有數秒鍾,方才強壓怒火道:
    “貴使講出這些,可有證據憑空誣陷國主清白,是否存在惡意挑撥兩國邦交之嫌疑”
    興宗聞言,又將目光轉移到洛懷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