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回 北宰相捺缽受訊問 洛懷…

字數:3476   加入書籤

A+A-




    謝玄接過拂塵,內裏不由一陣悸動。想著還是師父疼我,竟白得了一件寶物,口裏還不忘言道:
    “謝恩師,謝大汗!”
    其實洛懷川說與興宗的,僅是揀了好聽的,據他所掌握的真實曆史是:
    耶律洪基雖在位四十六年,卻昏庸至極,忠奸莫辨。先後信用權奸皇叔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等。
    那個耶律乙辛為了篡權,竟誣告其皇後蕭觀音與伶人趙惟一私通。
    糊塗的耶律洪基不加查實,便逼令皇後自殺,史稱十香詞冤案。
    就連太子耶律浚也是被耶律乙辛以陰謀篡位之借口害死了。
    不過這位皇帝倒是因興宗之緣故,十分喜好漢文化。
    興宗聞聽洛懷川為其占卜的結果大喜,又與諸人暢談一番,一眼瞥見了顧氏坐在角落裏默默無語。
    遂猛然想起蕭孝先去接蕭孝忠之事來,便問皇太弟耶律重元道:
    “派人去丞相府看看,怎麽回事莫不是出了什麽變故”
    耶律重元聞言,大踏步便往外走。誰知剛到大帳外,猛然聽到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
    駐足一看,正是樞密使蕭孝接北府丞相蕭孝忠回來了。
    蕭孝忠下了馬車,禁不住寒風刺骨,遂下意識裹緊身上的皮氅,一麵咳著,一麵進到大帳與興宗見禮。
    興宗見他麵色疲憊,甚於心不忍,遂吩咐人為其搬來氈座,關切地問道:
    “聞聽小舅舅近日染了風寒,本欲過府探望,不想宋使忽然到來。
    因有一件往事牽扯到您,逼不得已,這才將您請到此地。”
    “咳、咳,不妨事,即便大汗不傳召,我也會來的,我可不想一生清譽毀於一旦。
    咳、咳,宋使但有疑問,隻管問來。”
    洛懷川見此人麵色暗沉憔悴,甚是疲憊的樣子,便知其久病未愈,沉吟片刻問道:
    “蕭、蕭大人,在下洛懷川,乃此次‘赴遼迎親使’,敢問你可認得身邊這位女、女子”
    言罷,用手一指顧氏言道。
    蕭孝忠一見顧氏,未加思索邊道:
    “自然認得,不是三皇子耶律宗齊子母麽但不知大人為何有此一問”
    “你可、可曾記得第一次在何時、何地見過她你們之間又發生過什麽”
    “洛大人之言頗令蕭某不解,我們之間能有什麽真是笑話。咳、咳”
    蕭孝忠聞言,頗為不滿地望向洛懷川道。
    顧氏見狀,霍地站起身,來到其身旁:
    “好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自己當年做下的醜事竟然毫不知情麽
    那好,我今日便舍卻臉麵,撕下你這張偽善的麵皮,讓你這個衣冠禽獸在眾人麵前見見光。
    十七年前,你曾經侮辱過一位宋朝女子,那晚元妃還曾去過你的府中,怎便不記得了”
    顧氏之言,令蕭孝忠頓時沉默下來。
    一會搖頭望天,一會低頭沉思,許久,又上下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顧氏幾眼,猛地恍然大悟道:
    “哦,我想起來了,你不即是管家夏武的未婚娘子麽我說每次見你,緣何總有似曾相識之感呢。咳、咳。”
    蕭孝忠之言令洛懷川覺得這裏麵果然是有誤會,遂站起身,倒了一盞熱茶遞到其手中問道:
    “可、可否請蕭大人將事情的經過詳細講來。”
    “記得那晚我聞說夏武回來了,便去找他。當然,那時他隻不過是我的貼身小廝。
    不料進到屋內,卻發現其帳子垂著,遂甚覺奇怪。
    不料待掀開帳子一看,卻將其蒙著被子呼呼大睡。
    我頓時來了氣,一把將被子掀開,剛欲用手搬過他的肩膀。殊料就著燭光一看,眼前竟是位渾身的女子。
    我頓時嚇得手腳冰涼,便急急退了出來。正要去找夏虎問個明白,不料姐姐突然來了府裏。
    待送走姐姐,果然見夏虎與其他二人鬼鬼祟祟的在滿府尋找什麽。我一問才知,原是他的未婚妻不告而別了。
    當時我還以為定是那女子誤解了我,故而才離去的。便也未敢多問,之後便將此事拋諸腦後了。”
    顧氏聞言,滿臉的不可置信道:
    “這故事編得倒是十分精彩,莫不是事先得了消息怨不得蕭大人去丞相府接人,去了這許久。”
    “你,咳、咳,蕭某目前仍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又何來事先串通當真豈有此理。”
    洛懷川見狀,擺擺手:
    “二、二位,休要爭吵,且聽我一言。不如去將夏虎請來,當麵對質一番,定能水、水落石出。”
    蕭孝忠聞言,望向二哥蕭孝先道:
    “如此,還要勞煩哥哥辛苦一趟。咳、咳”
    誰知話剛出口,又擺擺手道:
    “哦,不行,這家夥鬼的很。別再驚了他,借機溜走了,還是派普通的宮人去吧。
    咳咳咳,便對其言說我出門時行的匆忙,原本答應獻與大汗的那隻老山參忘記帶了,囑咐他親自帶過來,以免有失。”
    興宗聞聽顧氏的案子似乎與自己這位小舅舅關係不大,頓時輕鬆不少。
    便抬手吩咐貼身的內侍去趟丞相府,大帳內又陷入了一片沉靜。
    歡鬧了一日,眾人也覺得乏了,菜也吃不下,酒也喝不動了。一些老臣甚至開始打起了呼嚕來。
    耶律重元為了調節氣氛,遂與興宗道:
    “大汗,不如咱打打雙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