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回 氣不憤運籌歸宋計 識陰謀…
字數:3508 加入書籤
洛懷川聞聽興宗之言話裏有話,不知其是否在暗指太史父子,遂追問道:
“若用、用非常手段也釣不到這大魚,大汗又當如何呢”
“還能如何寧可宰了他,也不能便宜了旁人去。”
未及興宗回答,一旁的耶律重元隨手折下一段花枝,將上麵的花朵撕成碎片,咬著後槽牙道。
洛懷川偷瞥了興宗一眼,見他並未作出反駁,當下明白二人心意,遂轉換話題道:
“皇、皇太弟釣到的鯉魚最適宜以旺火沸水速蒸,如此方能鎖住營養,保持魚肉鮮嫩。
再佐以適當調料搭配,那滋味才、才鮮美。”
“那敢情好,本汗可是有機會品嚐到洛大人的手藝了,哈哈。”
就這樣,眾人下了山,在洛懷川的指導下,嚐到了鯉魚之紅燒、糖醋、清蒸、香辣、煎烤等諸多做法,直吃得諸位交口稱讚。
用罷飯食,洛懷川等人返回驛館休息。一進門,狄青便發著牢騷道:
“哼,這耶律重元也欺人太甚,竟然處心積慮地想算計我們。若不是礙著迎親副使的身份,早將其碎屍萬段了。”
謝玄也在一旁道:
“師父,如今這獵也狩了,魚也釣了,太史炯的親也認了。
咱是不也該歸宋了省得日日在這裏等著被人算計。”
洛懷川脫下靴子,舒舒服服往榻上一趟道:
“嗯,是、是該回去了。不過出來一次不容易,總該四處轉轉。
據說這裏的馬不錯,海、海東青更在貢品之列,尤其是兵器鑄造堪稱一絕。
今日爬山乏了,待明日咱不、不妨出去走走,置辦些好物件帶回去。”
話音剛落,已然鼾聲大起。狄青與謝玄見狀,相視一笑,也各自回去休息了。
且說太史炯隨著兒子回到王府,洗漱完畢,見過顧氏與蕭鶯哥及兩個孩子,便來到客房品茶聊天。
耳聞太史炯道:
“丹兒,你可留意大汗與皇太弟之間的對話了麽”
“孩兒一直隨侍大汗左右,聞得真真切切。但不知爹爹為何有此一問莫非是覺察出了什麽”
“我兒果然聰慧,確是如此。打從野狐嶺回來的路上,我無意間聽聞侍衛言講,那裏並無黑熊這類猛獸,當下便起了疑心。
你打小在遼國長大,想必知道得應該更清楚,竟無一絲感覺異樣麽”
耶律宗齊聞言,放下茶盞道:
“既然如此,孩兒也不再隱瞞爹爹,長到這麽大,我也曾獵殺過黑熊。
不過似那日體格如此龐大者,確實少見。除非有人刻意為之,目標便是你我父子二人。
不過由於欠缺有力的證據,也為不打草驚蛇,故而才隱忍未發。”
“唉,看來我兒還是年輕啊,即便有了證據又如何
那始作俑者看似皇太弟耶律重元,焉知大汗不是同謀
更何況你本是、宋人,在宋夏明爭暗鬥之際,遼的位置與態度對雙方來說皆是至關重要。
試想,你若是興宗,為增加自身之籌碼,會采取何策略呢”
“哦,孩兒明白了。以爹爹之意,你我二人便是宋遼爭奪的對象嘍
大汗見我不能為其所用,皇太弟見我不能助其謀篡汗位。故而欲除之而後快麽”
太史炯認同地點了點頭:
“今日在山頂垂釣時,你可知你洛叔叔緣何要再次鼓動大汗與皇太弟對賭麽”
“這個麽,兒臣不知,還請爹爹示下。”
“起先我也奇怪,後來經仔細觀察才發現,興宗身邊圍了一堆人,而耶律重元身邊隻有一個侍者。
即便旁人欲靠近他,也被其嗬斥走了,於是我越發納悶。
殊料猛然一抬頭,卻發現他所在處的冰層有諸多鑿過的痕跡。”
耶律宗齊聞言,瞬間大驚失色道:
“莫非他欲製造一起我們葬身冰湖的事件麽您這一說,我總算明白了。
為何此次垂釣不去山下湖泊,而非要爬二千多米去那裏呢原來竟是刻意為之。
如此看來,他們是要連洛叔叔一起結果了。”
“是呀,這也正是為父最擔心之處。兒呀,你不如隨爹娘一起回到宋地吧。
這兄弟二人居心叵測,耶律重元背後還有一個心思歹毒的母後,我們這一走,怎能放心得下你呢”
太史丹聞聽父親一番言論,皺皺眉頭道:
“爹爹,經過這兩次事件,我算看明白了。親兄弟尚且如此,可況我這義弟呢
可我這一走,鶯哥與孩子怎麽辦一起走,是絕對不可能的。”
太史炯見兒子動了歸宋的心思,當下心中暗喜道:
“你洛叔叔足智多謀,一定會有辦法帶你一家平安離開這裏,放心吧。”
“好,爹爹,既然如此,兒便早做準備,其餘的事情悉聽洛叔叔安排好了。”
大計定了下來,太史炯心裏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為防止走漏風聲,竟連顧氏也瞞著。
舒舒服服睡了一個好覺,準備第二日去找洛懷川商議對策。
誰知翌日起來,卻被顧氏安排去做旁的事,這一耽擱便是三日。
待再去驛館時,卻並未見到三人的蹤影。問了侍者,方曉得他們已有兩日未回驛館了。
這下太史炯可慌了,感覺三人定是遇到了什麽危險。
猛然間想到了把式張在這裏的老熟人耶律直,遂前去打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