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回 赦張昭一波起三折 責仁宗…

字數:3449   加入書籤

A+A-




    洛懷川聞言,不免失望至極,又擔心海生的下落,遂插言問道:
    “李矮子,我來問你,海生的下落你可曉得?”
    李矮子搖搖頭,表示不知。
    仁宗見跑了主謀,已經沒有再審下去的必要了,遂對著狄青道:
    “狄青,除了張昭,將其餘一幹人等押往開封府,交由府尹李若穀審問。”
    狄青應偌,剛要轉身離去,不想卻被邵雍喚住道:
    “狄將軍,且慢。”
    隨即站起身,將一摞紙遞與仁宗道:
    “官家,適才您問案之時,我已將過程記錄下來。請您過目後,令諸人簽字畫押。
    如此,李大人再過堂時,便會事半功倍,以期早將六公子兄妹緝拿歸案。”
    仁宗接過來,頓覺如一縷春風拂麵。但見邵雍的一筆正楷字寫得端莊渾厚,淳雅婉美,字裏行間充滿著妍麗溫樸之氣息。
    不由大呼道:
    “好字呀,好字,頗有蔡君謨之神韻。朕素喜其字,然由於他頗為自惜,從不妄為人書。
    幾次索要,方得了一副小字。今日見了先生之作,幾可以假亂真,改日可要多寫一些與朕觀摩。”
    又大致翻看一遍,見其所記言簡意賅,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遂交與張茂則,令司馬康、楊掌櫃及夏青、李氏兄弟等簽字畫押。
    由狄青帶著胡四海兄弟,將一幹人犯押往開封府受審。
    張昭見仁宗果然對自己網開一麵,又再次跪倒磕頭道:
    “謝官家洪恩,我張某人對天發誓,下輩子結草銜環,必報重恩。”
    言罷,站起身欲離開。
    不想卻被洛懷川一把扯住道:
    “張先生,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我曾在密室帶回一個盲聾啞之人,你可知他的真實身份?”
    張昭聞言,先是一愣神,隨即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抬頭看了一眼仁宗同樣探尋的目光,支吾半天道:
    “我隻聞說是一位鄉野郎中,其餘的,恕我無可奉告。”
    言罷,邁著大步,欲轉身離開。
    洛懷川有意阻攔,但礙於仁宗答應對其不予追究,隻好眼睜睜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現出萬般無奈的神情。
    握緊拳頭,使勁跺了一下腳,發泄著心中難以言狀的憤懣。
    不想這一幕皆被懷婉看在眼裏,一個閃身來到張昭麵前,怒道:
    “今日這裏不止你張昭背負血海深仇,我兄妹不也是與你一樣飽嚐喪父之痛麽?
    要說你刺王殺駕已是死罪,官家洪恩不予追究,你也該知恩圖報,供出幕後主使才對。”
    張昭萬未想到半路殺出了這位典膳大人,據他所知,官家可是對這位婉姑娘十分在意。他今日要全身而退,怕是不可能了。
    不過轉念又一想,仁宗已然赦了她,斷無反悔之理,想到此處,反而泰然道:
    “若張某執意不講,姑娘又能奈我何?”
    不想懷婉竟撲通跪倒了仁宗麵前道:
    “敢問官家,張昭祖父之命是命,難道我父之命便如草芥麽?自古道殺人償命,怎可憑您一句話便輕易赦了的?”
    此言一出,全場雖嘩然,不過也不得不紛紛在心裏為她豎起大拇指。
    仁宗見懷婉動了真氣,又聞他質問的在理,一時竟不知如何作答。
    好在程琳反應快,緊忙近前一步道:
    “陛下,官家饒張昭一命,足見陛下宅心仁厚,襟懷坦蕩,敢於替太祖承擔過錯。
    不過據臣觀察,此張昭恐非彼張昭,怕是要辜負聖恩,陷您於眾矢之地了。”
    仁宗聞言,心裏暗道:
    “好你個程琳,真不愧是做過開封府尹之人,這腦筋就是靈光。”
    心裏這樣想著,嘴上卻厲聲道:
    “來呀,此人冒充張瓊之後,速速將其拿下,押往開封府。”
    張昭萬未想到事情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轉,狠狠瞪了一眼程琳,便被押了下去。
    仁宗見懷婉依舊跪著,頓時心疼的不行:
    “洛大人,地上寒涼,快快請起。”
    懷婉見拿了張昭,也算遂了心願,不免深施一禮,對仁宗道:
    “請恕臣一時無狀之罪。”
    仁宗擺擺手道:
    “是朕一時不察,險些令賊人鑽了空子。如今一幹人犯均已落網,自會還你兄妹一個公道。”
    言罷,見諸事料理完畢,也覺得身子有些乏了,遂對洛懷川道:
    “小師父,朕為你當了這大半日的開封府尹,直累得腰酸背疼,不過也算了卻一樁舊案。
    我這便下旨查封清風樓,並將另一半撲買權歸還白礬樓。時候不早了,朕便起駕回宮了。”
    言罷,背剪雙手,帶著朝臣離開了。
    待來到外麵一看,嗬,簡直是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原來仁宗親自審案的消息,早被好事者傳了出來。
    有的言說他有三隻眼睛,還能變化神通,就連暗器都近不得身。更有傳的離譜的,說禦座上根本無有人,而是盤著一條大青龍。
    仁宗聞聽這些謠言,嘴角含著笑意,朝三呼萬歲的百姓揮揮手,坐上龍攆,直奔宮門而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