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回 齊眾智援助赴忻州 睹慘狀…
字數:3563 加入書籤
洛懷川端起茶盞品了一口道:
“怨不得人說趙兄長著一顆七竅玲瓏心,我看呐,怕是還生就一雙慧眼吧。
既然你問了,兄弟我也不藏著掖著了。今日前來,乃是為令郎送富貴來的。隻是不知趙兄你肯不肯舍財了?”
趙福泉聞言,登時來了興致,湊到近前到道:“且說說看,究竟是何等富貴?”
“聽說過本朝的推恩蔭補製麽?”
“我乃一介商人,從未與官場打過交道,故未知。”
“此乃為科舉之外的一種入仕途徑,凡中高等文武官員子弟、眷屬、及其門客等,皆可享此特權。
其中有一項喚做大禮蔭補,每三年逢郊祀時一次。過些時日,便是冬至了,正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洛懷川一番話,令趙福泉如墜雲裏霧裏,思慮半晌,方才言道:
“莫不是洛掌櫃的欲為犬子爭取一次恩蔭的機會麽?但不知具體會有何好處呢?”
“自然是入國子監讀書入仕嘍。不過嘛,一切還取決於趙兄你的意思。”
聞聽進國子監讀書,這個誘惑對他來說可太大了。要知道,那個時候,唯有七品以上官員子弟方可入學。
趙福全頓時來了精神,問道:
“兄弟,你快別打啞謎了,幹脆直接說,需要哥哥我做什麽吧?”
洛懷川見他迫不及待的樣子,微微笑道:
“最近東京城流傳一首童謠,聽說過吧?”
“嗯,何止聽說過,我那外孫昨日還唱與我聽呢。不過,此事與我有何關係?”
“據我根據童謠推測,冬至後的那一日,河東忻、齊、並三州將有大地動發生。朝廷對此不予采信,故不預作防範。
因此我想,聯合七十二家正店出資,購買糧食、草藥、冬衣等一眾物資,以朝廷之名義運往那裏,一應不時之需。”
趙福泉聞言,遲疑半天,方才言道:
“這個風險可有點大,你如何便敢憑借一首童謠預測出天災呢?
賑災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倘若你所占不準,豈不令哥哥我傾家蕩產了。不行,不行。”
洛懷川見他不同意,便言道:
“你有此顧慮,兄弟我能體諒。倘若我所言不實,我願將白礬樓所占的分子讓與你,你看如何?”
一番話說得趙掌櫃的動了心,大慶樓雖然日進鬥金,可相較於白礬樓來說,那還差得很遠。
權衡片刻,遂問道:
“你若敢與我簽字畫押,我便敢依你。屆時若你所言非虛,此契約便等於一張廢紙。”
洛懷川聞言道:
“這有何不敢,不過小弟尚有一事需趙兄從中斡旋。”
趙福泉見他辦事爽快,心裏也落了地。聞言其尚有所求,不免差異地問道:
“那要看兄弟讓我做什麽了?”
“此次賑災數額巨大,但僅憑你我之力,怕是難以應付。我意由趙兄出麵,再聯合幾家財力雄厚的一道行事,不知你以為如何?”
“注意倒是好,不過就怕他們不信,畢竟你也隻是憑空預測。這樣,我先試著遊說一番,畢竟這也算行善積德的好事嘛。”
就這樣,二人先立了一份契約。之後洛懷川回去老宅子找珍珠,趙掌櫃則的去幾家要好的商戶那裏籌銀子。
珍珠聞說他是要為河東三州百姓做事,當下應允。並告訴他,至今往後,白礬樓所有的資金皆歸他掌管,無需請示。
洛懷川見銀子有了著落,便將所有人聚到一處,分配布置各自的任務。
經過協商決定,由他總覽全責,並負責帶領一眾自願請纓的郎中為百姓施藥診治。
司馬光負責與當地官府協調溝通;趙掌櫃負責調運物資,保障後勤通暢;懷月負責籌備食物菜蔬;韓絳、齊希廉負責儲備冬衣。
待一切商定,便各自開始行動。帶著采購的各項物資,與十二月十八日淩晨到達忻州。
為救治被壓倒在屋下之人,胡四海也帶著兄弟們一同跟了來。
待一進入忻州境內,所有人皆為眼前的場景驚得目瞪口呆。頭上的天空灰蒙蒙的,低沉的烏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腳下的大地裂開幾條寬窄不等的縫隙,正汩汩地往外冒著水柱。房倒多數屋塌,幸存的家畜四散奔逃,到處傳來撕心裂肺的呼喊聲。
這一幕,令洛懷川想起了現代的唐山大地震。那時的他也就七八歲的年紀,與爺爺奶奶住在鄉下的一處土屋中。
爺爺是負責看守村裏水庫的管理員,一天夜裏,他忽然發現水庫中傳來一片嘩然的響聲。
遂披衣起來,打著手電筒一看,著實嚇了一跳。眼見各種魚成群地跳躍出水麵,有的竟跳離三尺多高。
更有奇者,有的甚至魚尾朝上,頭朝下,倒立於水麵如螺旋一般飛快地打轉。
爺爺見狀,預感不好,急忙飛奔至家中。果然見房梁下的那對老燕子嘁嘁喳喳,發了瘋一般地四處飛躥。
再一看,平日裏看不到蹤影的老鼠,也帶著相互咬著尾巴連成一串的小老鼠倉惶逃奔。
爺爺連說要有大地震發生,可左鄰右皆數落他杞人憂天,危言聳聽。
沒辦法,爺爺隻好在院子裏用樹枝和稻草搭了一個窩棚,帶著他住了進去。夜裏,便與奶奶輪流值守。
果然,一天夜裏,一道詭異的藍光閃過之後,大地開始劇烈搖晃起來。僅僅數秒鍾,周圍的屋宇便成了一片廢墟。
那些來不及跑出來的鄉親,死的死,傷的傷。而離此不遠的唐山市裏,此時早已如煉獄一般的存在了。
當他第二日陪著爺爺去市裏尋爸爸媽媽時,映入眼簾的,比今日在忻州看到的,不知道慘烈多少倍。.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