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回 泄怒氣仁宗責重臣 揭迷團…
字數:3302 加入書籤
唯有參知政事程琳躬身施禮道:
“臣曆來反對道士以妖術蠱惑人心,混淆視聽。如今臣終於明白,官家是想通過夢仙道長適才之舉警示我等。”
“嗯,朕正有此意。天無言,以象示人。若迷於象,則失道。失道則失心。若心誠意正,反觀內省,則人與天合,天與道合,天又豈會不佑善人?”
群臣受了訓誡,大氣不敢出。偌大的空場鴉默雀靜,甚至連地上掉根針也能聽得到。
又聞仁宗道:
“朕知道,先皇一朝瑞祥頻現,惹得有些朝臣刻意推濤作浪,造勢諛聖。有的則一味盲從,隨俗浮沉。僅有個別直臣敢於逆流直諫。
如今朕並非如父皇一般行事,汝等也並非諂臣、愚臣,佞臣。如何麵對瑞象,振振有詞。如何麵對凶象便緘口不言了呢?
平日裏那些英雄氣概,慷慨陳詞,皆跑到哪裏去了?河東地動過後,爾等指責中書不作為,朕換了中書。
如今帽妖案又起,爾等又指責朕用人無度,應變無方。妖道以假天象示警,爾等又信以為真。
如此,朕左右皆不如意,莫非撤換了朕,爾等方心安麽?”
一番話,令在場的朝臣無不汗顏,一些老臣竟然拿袖子偷拭著額頭上的冷汗。頓時烏泱泱跪倒在地,連連叩首致歉,麵上愧色盡顯。
仁宗見狀,也覺得今日火有些發大了,遂擺擺手,示意眾人平身。換了一種平和的語氣道:
“諸位卿家,帽妖案尚無定論,丟失的孩童也尚未尋回,如今六部又失了官印。這一樁樁,一件件搞得人心惶惶。
個別朝臣迷戀天象,也算情有可原。朕對此也不想做過多指責,隻是希冀諸位擦亮雙目既是。”
次相章得象是個愛較真的人,不免皺著眉頭問道:
“官家,臣也曉得天不可欺,民不可愚,後世不可以惑。然臣心中對兩次異象尚有疑慮未解,實則不獨臣,諸位也對此存有懸念。”
“哦,但不知卿有何疑慮,不妨當著滿朝文武之麵提出來,看朕是否能與卿一個滿意的交代。”
“敢問官家,若說幻象是假,然何以臣等皆分辨不出真偽?這其中果真無有一絲天機在麽?
若言幻象為真,憑著世人之道法妖術,又何能造得無一絲破綻?莫非這世上真有神仙不成?”
仁宗聞言,對著謝玄道:
“夢仙道長,此刻也該由你來戳破今日之迷局了吧?”
謝玄應諾,走至眾人麵前,環揖一圈道:
“諸位大人此次所見之景,隻不過乃貧道與藥發傀儡之高人李外寧、張臻妙、溫奴哥精心演示的一場煙花盛宴罷了。
意在告誡諸位,天垂象,示吉凶,雖可鑒,當不可全信,更不可妄信。”
經他這一解釋,眾人始才恍然大悟。右知諫韓琦感慨萬幹地與仁宗道:
“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看來,臣等真是枉讀了聖賢之書,愧對先聖教誨呀。
若非官家今日之舉,臣等怕是越陷越深,以至於被他人所利用,一步步引入印中而不自知。”
仁宗望著這位頭號諫官也有服軟的一日,心內頓時釋然了,少不得褒獎幾句,以示勉勵。
又對著謝玄道:
“夢仙道長一番良苦用心,令朕甚為感動。便賜封你為夢仙國師,以龍雀觀為道場,廣播真正的大道之學。”
謝玄聞言,連連三呼萬歲,隨即道:
“官家,若論功勞,十分貧道隻占一分。若無三位高人相助,貧道即便有心,也斷無力呀。”
仁宗瞥了李外寧、張臻妙、溫奴哥一眼,微微一笑道:
“這個自然,日後但凡皇宮內舉行各類焰火表演,便由三人共同負責設計施放好了。”
三人簡直被仁宗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差點驚掉了下巴,此時方才明白魏勝與幾人說的天大的富貴究竟為何了。
心裏不由對洛懷川是既感激又欽佩,遂緊忙上前叩謝皇恩。
仁宗見此方事情已了,遂揮揮手,遣散眾人,僅留下王德用、盛度、王博文三位宰輔大臣,一道商議如何對付李元昊之事。
誰知尚未議上幾句,卻見胥偃手裏拎著一個包裹,喜形於色地走進來道:
“官家,大好消息,大好消息呀,可惡的狼妖終於捉住了。”
“什麽,你說什麽?孩童找到了麽?宗實與虎子呢?可否安然無恙?”
仁宗聞言,瞬間激動地站起身,就連袖子打翻了禦案上的茶水也未注意到。
“官家,右羽林軍大將軍活著,齊雲虎也好端端的。那些孩童雖說僅剩下半條命,好歹還有口氣。”
“太好了,那丟失的官印現在何處?”
胥偃將包裹往禦案上一放:“官家,六部官印皆在此地。”
“速與朕說說,這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仁宗拿起一枚大印,興奮地問道。
胥偃抑製不住喜悅的心情,開始繪聲繪色的講述起來。
原來那日謝三遠遠跟蹤南宮道人一直到郊外的一處院落,眼見他進入院子,經夜未出,這才做下記號,返回去尋洛懷川。
洛懷川得知消息後,不敢怠慢,急忙趕往開封府,與胥偃製定了營救計劃。.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