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回 睹茶園懷川薦辯才 失佛寶…

字數:3140   加入書籤

A+A-




    範仲淹聞到此處,一拍大腿道:
    “禍源不除,早晚是禍害。咱這位官家處處皆好,便是優柔寡斷,寬厚過了頭啊。”
    胡大人則深以為然道:
    “究其根源,官家還是被劉太後壓製太久的緣故。登基多少年,便受製多少載。
    如今劉太後雖已作古,然數年來那頂無形的帽子始終戴在官家頭上。”
    “據說天禧三年(1019年),太白晝見,占曰‘女主昌’。真宗皇帝怎可不設軫防呢?”
    邵雍一副預知真相的眼神望向胡則。
    胡大人長歎一聲道:
    “唉,你若不問,怕此事早已埋入塵埃。真宗皇帝再寵愛劉娥,也斷不允許第二個女主臨朝。遂與寇相私下秘密商議將其廢除,由年幼的官家以太子身份監國。
    孰知謀事在人,成事卻在天。寇相與楊億密謀此事時,不想隔牆有耳,被楊億之妻弟張演酒後泄了出去。
    劉娥得到消息,當即采取行動,著實打了寇相一個措手不及,被罷為太子太傅,封萊國公。
    後來又被丁謂誣陷其乃周懷政同黨,意圖發動政變,擁太子繼位。遂被再次罷相,逐出京城。”
    範仲淹聞到此處,耿直的性子又現了出來,不禁氣氛地言道:
    “若非丁謂這個狗賊瞞著真宗貶謫寇準,又竊取相位,對其窮追不舍,寇大人也不會病故於雷州任上,又因無銀錢葬歸故裏,隻好寄埋於洛陽鞏縣了。”
    然話一出口,即刻又覺不妥。因他深知對胡則而言,是“成也丁謂,敗也丁謂。”
    胡則自知他的心意,擺擺手道:
    “賢弟何須顧慮,老哥與丁謂雖私交甚好,然對其刻意打壓寇相,獨攬大權,擅易皇陵地,結交女道士等行為也是深為不恥。”
    柳永向來對政治不甚感興趣,遂端起一杯酒道:
    “四季更迭,星月輪轉,往事不可追憶。今日既是為希夷賢弟餞行,何妨互相唱和詩詞,喝他個一醉方休。”
    他的提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響應,於是,席間的氣氛再一次變得濃烈起來。
    誰知飲至酒酣耳熱時,胡則卻不知何故,放下杯盞,望著自己辛苦培養的茶樹發起呆來。
    這一突然的舉動,弄得大家不明所以。最後還是洛懷川看出了他的心思,遂言道:
    “老大人可是擔心您身後的這片茶園無人料理?”
    胡則聞言,微微頷首道:
    “是呀,這片茶園便是老夫全部的寄托,若不能將其托付一可信賴之人,所有的辛勞豈不前功盡棄?”
    “大人,您覺得上天竺寺的辯才和尚如何?”
    洛懷川一言,令胡則十分驚訝,再一次打量著他道:
    “想不到你遠在京城,居然知道辯才大師的英名,看來必是深諳佛理了。”
    “哪裏,我乃聽聞七哥提起過大師,據說其佛法造詣高深,猶重茶道。在下正想與七哥、先生擇日去上天竺寺拜望呢,老大人何不一道前行?”
    胡則擺擺手道:
    “老夫雖對大師仰慕至極,然卻對佛理一竅不通。不如就由你代為向大師轉達老夫之意如何?”
    話說到這份上,洛懷川焉有不允之理,遂欣然應了下來。用罷飯食,幾人又暢敘一番,始才依依惜別。
    待回到縣衙,柳永也覺得乏累,與孟瑾早早歇下。誰知剛進入夢鄉,便被差役喚醒了。
    說是上天竺寺的僧人前來報案,寺裏的鎮寺之寶‘舍利木觀音’不見了。
    柳永聞聽,披衣坐起來道:
    “你去告訴那位僧人,說本官曉得了,讓他先回去,我帶人隨後便到。”
    差役應了一聲,轉回了縣衙大堂。
    經過這一折騰,柳永再無睡意。洛懷川也被動靜驚醒了,遂也穿戴好,過來詢問緣由。
    “川子,上天竺寺失了鎮寺之寶,此事非同小可。若不能及時破案,必會驚動朝廷。故我需連夜上山了解情況。你若不累,一道跟著去吧。”
    洛懷川點點頭,二人遂並肩往出走。魏勝和謝三此時也醒了,非要跟著去。
    洛懷川望望二人道:
    “勝子,你這兩日累壞了,好好歇著吧,讓謝三跟著便好。”
    誰料魏勝一撇嘴:“試問你們三人哪個有我駕車技術好?”
    一句話,登時令眾人沒了脾氣。這邊的動靜,驚動了廂房裏的邵雍,便也跟了去。
    就這樣,幾人坐上馬車,直奔上天竺寺。由於兩地相隔不算遠,加之魏勝駕車技術一流,很快便到了。之前柳永曾與辯才大師見過麵,故而徑直到方丈室了解情況。
    見縣令大人親自到場查案,早有小沙彌端來茶水侍候在側。耳聞柳永問道:
    “敢問大師,可否說說這件鎮寺之寶‘舍利木觀音’於何時丟失的?當時情況如何?
    總之,越詳細越好。有時一個無關緊要的細節,恰好是偵破此案之關鍵。”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