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回 問武僧無果陷困境 賊謝三…
字數:3607 加入書籤
柳永見狀,緊忙扶起他道:
“哦,想不到你與道顯小師父乃是同胞兄弟。既然如此,可要協助本官盡快破案。
本官素來是個愛才之人,適才你言說道清師父寫得一手好詩,那他可有何好的作品,你可吟得出來?”
“我也是在幫他從下天竺搬來此地時,與無意間打從他的日誌中偶爾看到的。
當時覺得氣勢衝天,便背了下來。
踏破賀蘭石,
掃除西海塵。
布衣能效死,
可惜作窮鱗。
邵雍細細品味著這首詞的意境,大有報國無門,懷才不遇之感。倒不像是出自一位僧人之手。遂吩咐道悟喚來了下天竺寺的道清、道思兩位和尚。
柳永見二人皆身體硬朗,走起路來步履生風,一看便功夫不俗。尤其是道清那張棱角分明的麵孔上,分明寫滿了自負與傲慢。遂言道:
“佛寶失竊,二位師父負責值守觀音殿,想來也是難辭其咎。適才道悟師父言說你二人來自下天竺寺,不妨說說那裏的情況。”
果然道清看著比較機靈,率先言道:
“回大人,不知大人欲知道些什麽?這叫我等如何作答?”
“嗯,不妨說說你們的師父弘基大師。”
一提到弘基大師,道清麵上頓現仰慕之色:
“大師承慈雲大師之法,與辯才大師一樣修習天台止觀法門。
佛法造詣高深,為人寬厚豁達,可惜也隻能困於小小的下天竺寺,不能施展平生抱負。”
“哦,你倒是與你師父打起抱不平來,足見師徒情深。莫非你也是童子身出家,打小便服侍在大師身邊麽?”
道清搖搖頭道:
“小僧乃半路出家,隻因家鄉遭遇洪水,衝垮了房屋,砸死了爹娘,若非姚大哥將我救下,小僧早已去西天拜見佛祖了。”
“那你可曾讀過書,考取過功名?”
一旁的邵雍冷不防問道。
“哦,雖說小僧素來醉心武學,如今已小有所成。然絲毫不耽誤小僧對佛法之感悟。道悟二字,即是弘基大師對小僧悟道之讚許。”
“似你這等身負上乘武功之人理應報效朝廷,‘踏破賀蘭石,掃除西海塵。’從軍殺敵。”
言罷,便不再言語,留心觀察起道清的麵色來。
不想那道清依舊麵色從容道:
“師爺如何吟誦得出這首詩?莫非你與作詩之人相熟麽?”
邵雍微微一笑道:
“我也僅是聞旁人讀過。覺得吟詩之人滿腔正氣,甚覺欽佩罷了。還真不知此詩為何人所做?莫非出自小師父之手不成?”
道清聞言,連連罷手,一口否認道:
“小僧哪裏會有這般文采與氣度,與師爺一般,也是打從旁處聽來的。”
言罷,便閉口不言了。
又問了道思幾句,也沒問出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來。柳永覺得再問下去,無異於浪費時間。
遂又陸續傳喚了其他幾位僧人,竟意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線索。即是道清自打來到上天竺寺後,與一位吳姓大香主往來甚密。
更令人值得懷疑的是,此人是在去歲那起‘舍利木觀音’遭遇盜竊未得逞後,方才出現的。
二人得到這個消息簡直興奮異常,遂按事先約定好的,避開眾人視線,悄悄前往寺內的藏經閣匯合。
此時魏勝被道顯小和尚引著也返了回來,並帶來了胡則大人及他的兒子,杭州通判胡楷的親筆回信。除此之外,身後還跟著一位中年武將。
柳永閱罷,心裏頓覺踏實許多,吩咐那人道:
“勞煩孫將軍了,明日法會開此時,你便帶領你的屬下,混跡在人群中。一旦發現行跡可疑之人,即刻動手。
同時待西夏使團一踏進寺門,便將通往山下的所有通道堵死,隨時侯我命令行事。”
孫將軍聞言,一抱拳,朗聲言道:
“在下奉知州大人之命,時刻聽憑柳大人調遣,但有吩咐,隻管開口。”
“好,然有一點,切莫讓你的士兵漏出任何馬腳來。”
這時,洛懷川忽然道:
“有勞孫將軍了,稍後,你便以官府身份,名正言順地至各殿細細排查隱患,絕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微細之處。”
孫將軍得令去了。
此時柳永整個心思皆放在案子上,見謝三尚未回來,兀自急得沒法,背剪雙手,煩躁的走來走去。略顯不滿道:
“咱不是約好了這個時辰碰麵麽?謝三這小子跑哪去了?大師又去了何處?”
“七哥,許是大師寺內尚有要事欲辦。你瞧,說曹操,曹操到,謝三不是來了麽?”
洛懷川答道。
眾人抬頭一看,隻見眼前走過來一位氣度不凡的老者。頭戴一頂員外巾,身著錦緞華服,手裏還搖著一柄紫檀木的鏤空雕花折扇。
若非他比了一個手勢,任是誰也認不出他來。隻見他來到柳永麵前嘿嘿一笑道:
“大人,小的不虛此行。經過半日打探,還真發現一可疑之人,此人姓吳。”
“哦,你且說說看。”
“大人,此人自去歲便一直寄宿在寺廟裏,並且捐資重修了觀音殿。從此人走路的姿勢及呼吸吐納來看,我斷定其必是高手。
因此,便設計小試了一把。不過此人似乎十分警覺,並未露出任何破綻。
適才我見他形跡可疑,遂悄悄跟在後麵,發現他去了觀音殿。我怕被其發現,露了馬腳,便來此地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