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回 識真身道思現原形 追往事…

字數:3497   加入書籤

A+A-




    “這都是道清師兄出的主意,他言說隻有讓辯才大師慢性中毒,他才主持不了觀音聖誕法會。
    如此,即可悄無聲息的將其偷運出寺,還可趁機將弘基大師推上住持之位。”
    道思如實地回答道。
    道清聞言,頓時急了,瞪著道思質問道:
    “道思,你少在這裏血口噴人。我想讓師父住持上天竺寺不假,幾時說要將辯才大師偷運出寺了?”
    言罷,緊盯著他看了又看,忽然指著他胸前那撮胸毛驚呼道:
    “不對呀,你不是道思,道思胸前沒這東西。”
    道清的一句話,令在場所有的人大吃一驚。弘基大師更是迷惑不解,追問道清道:
    “你說他不是道思,那真道思去了哪裏?難道還能憑空消失了不成?”
    一旁的謝三見狀,幾步來到道思麵前,圍著他轉了又轉,猛然一把薅住他的脖頸,向上一扯,脫去了一張人皮麵具。
    拿在手中一麵掂量,一麵感慨萬幹:
    “這手大換臉絕技早在宋地失傳,想不到卻在西夏還有傳承,今日當真開了眼了。”
    這一幕簡直令在場的所有人大吃一驚,道思更是看向謝三道:
    “原來你是宋四公那個老東西的弟子,他居然將一生絕學傳與了你。”
    “那你又是誰?怎能識破我的身份?哦,我明白了,莫非你是南宮師姑的弟子?
    她不是早死了麽?如何還活在世上?”
    謝三聞他提道自己的出身,遂繼續追問。
    道思點點頭:
    “不錯,我不僅是她的弟子,還是她的兒子。也是宋四公的兒子。”
    洛懷川是知道宋四公的,聞到此處,不免問道:
    “既然你是宋人,為何又會是黨項人?又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事到如今,我也不再隱瞞了。我娘喚做南宮漓,本也是一名江湖頂頂有號的女飛賊。一次因搶奪同一件寶物,而與我爹宋四公一見鍾情,進而以身相許。
    當時正逢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西夏李德明母親去世前,要求李德明上書真宗皇帝,以為五台山修供十座佛寺為條件,欲換取吳道子那副《釋迦降生圖》做陪葬。
    殊料真宗皇帝隻應允他修建佛寺,並格外開恩,許西夏派致祭使者護送所供物品至五台山,卻對吳道子真跡閉口不談。
    李德明不敢忤逆母親,隻好借致祭使者入宋之際,不惜重金收買江湖高手,入宮盜寶。而那位被收買的,正是小僧的娘親南宮漓。
    宋四公知道後,堅決反對。二人也因此大打出手,分道揚鑣。
    誰知就在娘親入宮盜得國寶之際,不想卻被宋四公一路攔截追殺,娘逼不得已,便帶著那副《釋迦降生圖》跳下懸崖。
    陰差陽錯,被李德明暗中派來的高手正月金所救。便帶著我娘遠赴西夏,到了那裏,我娘才發現已懷了宋四公的骨肉。
    不得已,這才嫁與了正月金。這些年義父對我恩重如山,不是親生,勝是親生。
    前年,我二人奉吾祖(李元昊)的建議,便潛來上天竺寺尋找道清。”
    道思說到這裏,卻被柳永打斷了。
    “想那李元昊遠在萬裏之遙,他又是如何曉得上天竺寺有這麽一位道清和尚的?”
    “起因便是吾祖欲修建一座寺廟,為登基做準備。苦於無有鎮寺之寶及高僧住持,便與謀士張元商議。
    因張元與姚嗣宗素來要好,自然知道被他救下的那個孩子也即道清師父,便在上天竺寺出家。
    因此,便修書一封,讓我父子二人拿著姚嗣宗曾經送他的那塊玉佩來了此地。
    為防止道清中途變卦,我便暗中物色了一個與我身形一般無二的道思,並殺了他。”
    聞到此處,眾人方才明白,從始至終,這都是張元布下的一個驚天陰謀。
    弘基大師此時也才醒悟過來,自己這是完全被人利用了。頓時怒火中燒,問道:
    “如此說來,去歲那起盜寶案也是爾等預先設計好的,目的就是為了慫恿貧僧,說服辯才師兄重修觀音殿,你說是也不是?”
    道思毫無掩飾地點了點頭。
    柳永一直靜靜地聞他們將話說完,又問道:
    “據本官所知,觀音殿與頭幾月便已修葺一新,你等為何那時不動手,偏偏要拖延至今時今日?便不怕期間露出馬腳麽?”
    “張元大人早有安排,言說正好借著宋夏關係緊張之際,吾祖若上書請求朝覲五台山,宋皇帝自然應允。
    屆時再轉道來這裏,他也不會反對。如此,大可堂而皇之地接我等一同回去。
    未料想大人居然在此時進駐寺廟,打了我等一個措手不及,逼得我等隻好演了一出金蟬脫殼。”
    “‘金蟬脫殼’?你指的可是那六具被燒焦的屍體麽?他們又是什麽人?”
    邵雍冷不防問道。
    此時的道思心理防線已然全麵崩潰,在他的認知裏,大宋官員大多貪圖享樂,拿著高額的俸祿不作為。
    未料想一位小小的七品縣令居然如此勤勉睿智,身邊還有三個得力助手。
    想到此處,不由長歎一聲道:
    “自打辯才大師篤定‘舍利木觀音’會重新出現在觀音殿時,我等便知道事情怕是已經敗露了。
    而你們之所以遲遲未對使團動手,完全有賴於宋皇帝那張手詔。因此,當即采取行動,打從附近挖出六具剛剛下葬的屍首。
    又在辯才大師的茶水裏下了迷藥,後麵的事,想必不用多說了吧。“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