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回 枕北南睡眠原有道 希夷洞…

字數:3377   加入書籤

A+A-




    “若按道長所言,我等睡眠之時,與方位上是否也有陰陽之說呢?”
    邵雍問道。
    “這個自然,一般來講,人體以首為陽,足為陰;自然以南為陽,北為陰。故頭抵北方,腳抵南方,正可陰陽平衡。
    反之,則會因陰陽極亢太過而導致夜不安枕。此外,頭北腳南還可應地磁方向,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人體之幹擾。
    不過《內經》則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原則而發,提出春夏頭宜向東臥,以應生發之氣。秋冬則頭宜向西,可助養人之陰氣。
    總之,睡覺時選何方向為宜,大抵還須按自身需來定。不僅要‘睡身’,更要‘睡心’,使呼吸與神氣相依之狀態下出入無息。
    然欲達此境界絕非一日之功,需如龜般潛然靜伏,冥心絕慮,方能六脈俱無,進入無思無我之境界。”
    “如此說來,老祖之睡,自與凡人不同嘍?”
    邵雍進一步追問道。
    “先師之睡,乃一種修煉腎水、心火而至水火既濟之內丹術。於睡眠中留藏金息,飲納玉液。蒼龍守乎青宮,素虎伏於西室,真氣運轉於丹池,神水循環五內。
    然後神出軀體,出沒昆侖紫府,置身逍遙境界,清靜坦蕩,了無牽掛。
    凡人隻當睡覺為暫歇手段,即便在睡鄉夢境,猶自迷失宦海情場之中而不自知,故常被惡夢纏縛。醒來之後,又被名利聲色蕩其神識,沉湎其間不能自拔。
    你二人若能在此多停留些時日,貧道倒可將蟄龍法與鎖鼻術傳授。至於能否有所成就,便在於汝等心性了。”
    洛華川聞言,連連致謝道:
    “我與先生還要去華州拜訪故友,隻好暫且辜負師兄一番美意了。
    不過我與先生專為祭拜老祖而來,可否煩請你先帶我等去往張超穀,一睹先師遺容。”
    賈道長甚為其心感動,不由微微頷首道:
    “既然如此,貧道也不勉強,這便帶你二人前往。”
    言罷,解下腰間葫蘆,倒出丹丸四粒,與了幾人各一顆。
    “張超穀荊棘密布,陡峭無路,加之其間常有大蛇出沒傷人,故鮮有人攀入。
    幾位若吃下這下這粒丹丸,不但身輕體健,即便被毒蟲所傷,也無大礙。咱這便出發吧。”
    就這樣,幾人顧不上欣賞華山之旖旎風光,直奔華山峪五裏關南的張超穀而去。
    路上,邵雍問向賈得升道:
    “道長,這山穀之名咋聞起來像極了一個人的名字。但不知所為何來?老祖又緣何選擇此地坐化呢?”
    “哦,東漢時有位隱士喚做張楷字公超的,此人學問極好,不但道法高深,猶精通《春秋》、《尚書》。
    漢順帝劉保永和年間,其拒而不就長陵縣令,毅然入華山峪築廬隱居。
    因其能與晴日令方圓五裏內雲霧迷漫,故世人以‘岩頭漠漠衛卿雲,穀口紛紛張楷霧’之句讚譽之。導致前來‘學霧’者絡繹不絕。
    世人索性稱此地遂被稱為‘張超穀’了,不過自先師在此仙逝之後,已改為‘希夷峽’了。”
    “聞道長所言,在下倒是漲了見識。家父因慕蘇門先生(魏晉隱士孫登)之名而攜家眷隱居蘇門山。
    想必老祖也是傾慕公超之名而選擇與此地坐化吧。抑或是二者之間會有何關聯也未可知。
    邵雍忍不住感慨萬幹。
    一旁的洛懷川聞言,饒有風趣道:
    “說起他,先生可能會覺得陌生,若說起他的兒子張天師,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此人通達五經,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以張道陵之名與鶴鳴山中創立五鬥米道。被後世奉為道教創始人。”
    幾人便這樣一路閑談,大抵是由於那粒丹藥之功效,竟與不覺間來到了張超穀內。
    果如賈得升所言,穀內巨木參天,綠草蒼茫,雲譎霧漫,變化莫測。
    謝三與魏勝見此情景,遂一人折下一根樹幹握在手中,撥開草叢,在前麵為幾人開路。
    洛懷川一麵提醒邵雍當心腳下的路,一麵按照賈得升的指引,仰頭觀看。
    隻見峽的旁側果有一長方形石鑿深陷岩壁之中,然崖高危峙,確是無路攀登。
    正疑惑間,忽聞一陣琴音飄入耳畔。辨其方向,竟是從石洞中傳來。
    賈得升初聞,甚以為異,隨即麵上不由展開一抹笑容,一甩手中的拂塵,道了聲:
    “無量天尊,原來是鴻蒙子師兄到了。”
    言罷,出其不意地一把薅住邵雍與洛懷川的衣領,飛身而起。
    未及他二人反應過來,已被帶至洞穴中。果見有一年逾古稀之老者撫琴而歌。
    洛懷川閃目一望,見一高台之上有老祖坐身一具。通體呈青玉色,泛著一層油光。齒發皆備,容顏如生。
    細看之下,可不正是那位度化自己的老神仙,不由當下淚如泉湧,雙膝跪地,連連磕頭。
    心裏暗道:
    “老神仙,我可算找到你了。如今我按你的指引,已將邵雍尋到。如今這柄龍鱗寶扇也該物歸原主了。”
    言罷,站起身,將寶扇還至陳摶手間。
    殊料剛一鬆手,便覺一股力道又將扇子送還。如此反複三次,那位彈琴這方才止住琴音道:
    “小師弟,師父即將此物贈你,自有它的用處。還請妥善保存為妙。”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