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回 龐淳之西行強軍備 石推官…
字數:3264 加入書籤
洛懷川聞言道:
“伯父既知張道長有異能傍身,斷不會信口雌黃與你言說那許多關於作戰之事。
再者,若非有師兄贈與我的那粒金丹,我又如何能令聶老夫人起死回生?焉知不是其事先有所感知?還請伯父且聽侄兒一言,您的一番報國之誌必不會白白辜負的。”
一旁的司馬池聞言,不免憂心忡忡:
“既然我因華州之事受了牽連,那君實豈不也要受到朝廷的責罰?”
洛懷川連連擺手道:
“據我對官家的了解,他既不會賞,也不會罰。畢竟,他欲先收下了那兩朵靈芝。即便要罰,也是要先罰自己才對。”
“怕就怕台諫那幫人捉住他擅自調動廂軍這一把柄,對其落井下石。畢竟林景亨做了多年知州,在朝中還是有些根基的。
且閻士良也是這條繩上的螞蚱,朝中又有多人與其交好。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司馬池無不擔憂地言道。
“伯父大人多慮了,君實能破獲如此大的一起駭人聽聞之案,不賞不罰,已屬不公。若官家非欲追責,屆時侄兒必會與其據理力爭。況且,即便台諫發難也不足慮。
三司使夏竦與張道長曾有師徒之誼,憑著這這層關係,自會從中斡旋的。”
龐籍聞到此處,忽然恍然大悟道:
“我說官家如何沒來由的封我做這個陝西體量觀察使,卻原來有夏大人從旁幫襯。既然君實不會受到牽連,我的心也算放下了。”
言罷,又對著司馬池道:
“和中賢弟,既然聶娘子身體已無大礙,明一早我也便可放心西去了,畢竟正經公事緊要。”
司馬池雖有心再留他多住幾日,但龐籍因惦記著宋夏之戰執意要走,遂也並未再多做挽留。幾人又聊了一會兒,見夜色深沉,方才各自安寢。
洛懷川又去聶老夫人處查看了一下情況,見她呼吸平穩,睡的也香甜,便對一直守在榻前的司馬光道:
“賢弟,華州不可一日無主。知州林景亨觸犯了律法,你這通判可是那裏第一長官。明日你還是速回那裏主持大局吧,我與先生也該往下一個地方繼續遊曆了。”
司馬光卻擺擺手:
“我臨行前已將州內諸多事物安排與了三位參軍打理,想必剛出了林景亨的事件,他三人必當盡心竭力。
我怕娘親的身體再出變故,故而欲多在其身邊停留幾日。
自打與二位兄長見麵,你我兄弟也未曾好好敘敘舊。不妨趁這日子偷個閑也是好的。
你還記得那個推官石揚休麽?他與我可是忘年之交。此人酷愛收藏金石篆刻,古董珍玩、名人字畫。你二人倒是有共同語言,我準備明日便帶你去他府上拜訪。
洛懷川聞言,自是心生歡喜,滿口應了下來。
翌日清晨,聶老夫人的身體已恢複如常,許是由於丹藥之緣故,麵色倒是比平日裏越發紅潤了。
司馬府上下別提多高興了。司馬光見著爹爹司馬池,特意替石揚休告了幾日假期。帶了洛懷川與邵雍去他府上拜訪。
這邊石揚休穿戴整齊,正欲去衙門當差,卻見司馬光領著邵雍、洛懷川登門拜訪。
遂詫異地問道:
“君實賢弟今日所來何事?”
司馬光拍拍他的肩膀道:
“我替爹爹與你告了幾日的假,算是你帶兵到華州替我解圍之酬勞。你不是有諸多藏品麽,我這位守拙哥哥也素喜收藏。快將你那些寶貝拿出來,與我等開開眼界。”
原來這個石揚休年逾四旬,比司馬光年長二十四歲,乃蘇軾之前輩老鄉。寶元元年(1038),與司馬光同為戊寅科呂溪榜進士。
因司馬光常來同州看望父母,故而與其成了忘年之交,關係甚是親密。”
石揚休聞言,遂麵露喜悅之色,將幾人讓到廳堂做好之後,隨即恭敬地對洛懷川施了一禮:
“石某拜見道長,多謝道長當初為我診治之恩。”
洛懷川被他的舉動驚得一愣,不由詫異的問道:
“請恕洛某愚鈍,不知石推官所言何意?”
“道長,你可還記得前些年在狀元樓下曾為一石姓之人診斷過疾病之事麽?是你通過我之一夢斷言我除心症之外,尚有肝部實火。
建議我除戒酒外,還以酸入味,多食偏酸偏寒之果。之後安心備考,必有所成。
石某按你之言調理,果然精神矍鑠,去歲與君實賢弟同榜進士及第,焉能不謝?”
懷懷川仔細一端詳,隨即以手加額道:
“認出來了,原來你既是那個以酒為漿,醉後入房的老儒生。”
“正是鄙人,那日我一到華州,即將道長認了出來。然由於公務在身,竟無暇答謝。
既然你今日來了我的府上,也算是有緣。還請隨我到雅室看看我的那些寶貝。但凡合眼緣的,道長任取其一,權做當日之承諾。”
洛懷川望著司馬光、邵雍驚詫的眼神,連連解釋道:
“彼時洛家正陷於困頓中,我無以維持生計,遂打著‘神棍小邵雍’之名號,走街串巷為人瞧病賣卦。
便是在狀元樓前遇到了柳氏兄弟及這位石老哥。未想我早將此事拋諸腦後,他卻依然記在心裏。”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