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回 寇萊公因酒遭橫禍 歐陽修…

字數:3119   加入書籤

A+A-




    邵雍聞言,朝歐陽修一努嘴:
    “先生我未嚐入朝為官,不曉得官員俸祿如何。想必哥哥較我更知端底。”
    歐陽修放下銀箸道:
    “說起寇相嬌奢非由貪使然,其位居宰相,有月俸三百千,月祿粟一百石。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又兼七十人傔(qian仆)人衣糧,薪蒿炭鹽等它物。
    不獨如此,其第二任娘子宋娥乃太祖皇後之胞妹。寇相與太祖之關係,相當於哥哥我與王拱辰。
    除此之外,因其本就出身士族,門第高聳,家世淵源,生活奢靡也屬正常。不過坊間傳言其有一人見其奢靡不知節省,曾以詩告誡:
    “一曲清歌一束綾,
    美人猶自意嫌輕。
    不知織女螢窗下,
    幾度拋梭織得成。
    風勁衣單手屢嗬,
    幽窗軋軋度寒梭。
    臘天日短不盈尺,
    何似妖姬一曲歌。”
    而寇相卻回道:
    “將相功名終若何,
    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間萬事何須問,
    且向樽前聽豔歌。”
    因此在洛陽時,錢大人以寇相之經曆告誡我等道:‘諸君知萊公所以取禍否由晚節奢縱、宴飲過度耳。’”
    歐世英一直在一旁專注地聆聽,但並未聽到他欲要的答案,遂忍不住插言道:
    “這說起寇相飲酒,竟引出這許多隱秘之聞,倒令我耳目一新。不過其泄密之事究竟指何,堯夫賢弟還未予解答呢。”
    邵雍被他一問,不由愧疚地一笑道:
    “時真宗纏綿病榻,不能臨朝理政,丁謂等趁機依附劉娥助其獨攬大權。寇準不願見到武周之事重現,遂私下向皇帝密奏由太子趙禎監國。
    真宗應允,遂命翰林學士楊億取代丁謂起草奏章。誰知寇準酒後失言,竟將消息泄露出去,劉娥趁機聯合丁謂在真宗病榻前百般詆毀。
    許是真宗病得糊塗,許是有意,如今已不得而知,總之是年四月六日,寇準終被罷相。
    不想素與其交好的周懷政,即那位太子宮的內侍頭目,為與寇相出口惡麽,也為扶太子上位,居然密謀逼真宗傳位趙禎,起用寇準為正宰相。
    雖說此事寇準並不知情,也未曾參與,然事敗後,依舊受到牽連,再次被降為從四品太常卿、知相州。
    之後,丁謂又攛掇錢大人聯合羅織罪名,繼續構陷寇相,終致其客死雷州了事。”
    “想不到官場竟如此狡詐多險,一步踏錯,便跌入萬丈深淵。怨不得堯夫賢弟不願入朝為官,如今看來,倒不失為明智之舉。”
    歐世英不免感慨萬千道。
    歐陽修也是唏噓不已,與幾人推杯換盞又飲了許多酒,方才覺得盡興。
    席間洛懷川因這此遊曆時間太久,遂與邵雍商議各還家中。未想卻遭到歐陽修嚴詞拒絕,趁著酒興言道:
    “我任西京推官時,慕襄城鍾靈毓秀,民風淳樸,遂與汝水東岸邊,為家母及舍妹購得田宅一所。
    其後僅與景祜元年(1034年)回那裏探過一次親。如今已四年未歸,心中難免牽掛。二位賢弟既是遊曆,何妨多走這一處,不如與我歸家一趟如何?”
    邵雍尤其鍾愛山水,不免問道:
    “適才聞哥哥言說那裏風光秀美,但不知美在何處?是否值得我二人前往一觀?”
    一提到襄城,歐陽修思鄉之情陡然升起道:
    “我當時曾成詩一首,以記述彼行。如今為二位賢弟吟來,雖不應此季節,也足以見故園之情趣了。”
    “路盡見家山,欣然望吾廬。
    植仗望遠林,行歌登故墟。
    陋巷叩柴扉,迎候遙驚呼。
    ……………………………
    朝日飛雉雛,東臬新雨餘。
    行矣方於役,豈能遂歸歟!
    不獨如此,鄰家有一房嫂慣會侍弄花草,其所養牡丹風姿綽約,馥鬱芳香,不看實在可惜。”
    “哥哥又來誑我,據小弟所知,牡丹於每歲四、五月綻放,要說這秋日裏菊花倒還可信,哪裏會有牡丹可賞呢?”
    “這可是賢弟孤陋寡聞了,哥哥我便曾親眼所見。你若不信,正可借此機會一校真假。”
    洛懷川因前世曾在山東菏澤見過金秋十月怒放的牡丹,故而對此深信不疑。遂言道:
    “我珍珠嫂嫂慣會侍弄花草,故而我也對花性了解一二。據她言說,隻要條件得宜,牡丹於秋日綻放實不足為奇。”
    邵雍被他一說,也來了興致,當即應了下來。翌日,歐陽修將衙門裏的諸多事務安排妥當後,遂與邵雍、洛懷川趕往襄城。.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