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回 談方豆閑話說禮器 籌銀兩…

字數:3032   加入書籤

A+A-




    地鬼李手握交子看看他爹,見他爹微微頷首道:
    “既然閣下如此爽快,老朽便信你一回。隻要你言而有信,好東西少不了幾位的。”
    就這樣,地鬼李將幾人恭敬地送了出來。望著三人上了馬車,方才回轉身,湊到老者跟前道:
    “爹,我看這幾個人靠譜,你為啥不把那些好玩意都拿出來,非要一點點抻他們呢?”
    老者瞪了他一眼:
    “你懂什麽?小心駛得萬年船,咱老李家盜了幾輩子墓,也沒遇到這麽個大家夥。單從陪葬品的數量來看,便知此墓主的身份非同一般。
    隻可惜我這眼睛瞧不見,無法判斷東西的好壞,你們幾個又沒那本事瞧出個子午卯酉來。”
    “爹,要不咱隻出手一部分如何?留一些瞧著貴麽的,再慢慢尋摸買主。”
    老者拿拐杖點了點,歎口麽道:
    “這事要是被賊禿子得了消息,咱爺幾個還不早沒命了。再說眼見我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你又是個不中用的。
    幹完這票,咱也收手不幹了。換個地界,置辦個大宅子,與他們幾個小輩皆娶上一房媳婦,老李家香火還是要延續的。”
    地鬼李聞言,眼前浮現出此刻正在墓下守著寶物的兒子、侄子及兩個徒弟。這邊的事咱先按下不提。
    單說洛懷川駕著馬車駛離了地鬼李家,路上,歐陽修掀開簾子問道:
    “賢弟,你把交子皆與了地鬼禮,隻拿了這兩件不起眼的玩意,豈不是虧大了。”
    “是啊,懷川,那可是一千兩啊,你可真大方。萬一他們一夜之間跑的無影無蹤,我看你哭都沒地哭去。”
    邵雍雙手十指交叉,拄著下巴,不無擔憂地言道。
    洛懷川頭也未回,不無得意地笑道:
    “哥哥與先生怕是忘記我乃商人出身了,豈能做那折本的買賣?你二人可知這兩件東西是為何物?
    一個喚作獸銜蟒紋座屏,一個喚作鳳鳥紋方蓋豆。皆乃國寶級藏品,合起來的價值遠逾一千兩。”
    “哦,豆乃先秦時之食器、禮器,亦為當時不可或缺之祭祀用具。據說源於遠古同名陶器,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
    其最早用以盛放黍、稷(ji)等穀物,後演變為專門盛放醃菜、肉醬等器物。至春秋戰國時,才與鼎、壺等組合,成為隨葬專用器類。
    既然值這許多銀子,莫非你這豆乃商代之物麽?”
    邵雍將豆拿在手中,一麵把玩,一麵問道。
    “先生不愧是先生,的確如此。豆作為祭祀用品,一般以偶數出現。且按長幼、尊卑,以及數量多少之分。故而我才會問他有多少個。”
    “《周禮》曰: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豆十有四。而《禮記》亦有‘鼎俎(zu祭祀盛肉之物)奇而籩豆偶’之說。
    如此看來,僅憑此墓陪葬之籩豆數量即可判斷墓主身份了。不過這銀子你打算如何籌劃?”
    歐陽修忍不住問道。
    洛懷川一麵揮舞著馬鞭趕路,一麵回道:
    “不瞞哥哥,這正是小弟為難之處了。我原以為自襄城直接返回京城,身上有個千八百兩銀子足夠了。未想到會在此地遇到古墓。”
    “這倒難辦了,哥哥我雖薄有積蓄,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況且地鬼李手中尚有大量物品,也不是萬八千兩銀子能夠拿下的。再者說,你收這些東西……”
    歐陽修話到嘴邊,卻有欲言又止。
    邵雍望著他為難的表情猜測道:
    “小弟明白哥哥欲表達什麽,你是否覺得懷川收這些東西,無異等同於盜墓賊,是麽?”
    歐陽修瞥了他一眼,心裏暗道:
    “如果答是,勢必也要將洛懷川繩之以法。如果答非,又違背自身意願。”
    遂幹脆選擇緘口不言,料定以洛懷川的聰慧,不會不明白其中之意。
    洛懷川聞言,扭頭狡黠地一笑道:
    “小弟心中自有主張,隻不過現在尚不能對哥哥明言,還請哥哥大放寬心便是。”
    歐陽修尷尬地一笑:
    “那便好,但不知賢弟打算如何籌措這筆銀兩?”
    “走,咱先回乾德縣去接白孩,有他,便有銀子。”
    言罷,也不顧二人錯愕的目光,揚起馬鞭,高喊了一聲“駕”,那馬瞬間撂起蹶子,飛快地跑起來。
    大約過了四炷香的時間左右,又回到了白孩的住處。魏勝一見三人,急忙迎出來:
    “二公子如何去而複返?可是途中發生了何變故?還是……”
    “嗯,出現點小事情,白孩呢?謝三又去了哪裏?”
    “哦,柳伯帶著白孩與他閨女上山采藥去了,謝三不放心,也跟了去,隻留我一人看守門望戶。”.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