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回 題孔廟二大人主婚 論墓主狄…
字數:2970 加入書籤
歐陽修擺擺手道:
“如今懷川賢弟認了你家馨兒小姐做義妹,呼你一聲叔父,你我之間便無需如此客套。對了,你的傷可好些了?”
“謝大人關懷,差役們照顧我年老體弱,故而行刑時棍下留情,加之賢侄的金創膏奇效無比,如今已無甚大礙了。”
呂善人一麵答,一麵望著歐陽修三人,遲疑半晌,還是鼓起勇氣言道:
“大人,白孩小侄能認祖歸宗,多虧大人運籌帷幄,將付猛之流繩之以法。如今其已與小女定了親事,故我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免為應允。”
“哦,呂善人且講來,隻要本官力所能及,必然不會推諉。”
“對謝大人,在下欲請您為他二人主婚。”
歐陽些聞言,嗬嗬一笑道:
“好啊,近些日子經曆的盡是斬人的凶事,倒是難得有樁喜事衝衝晦氣,但不知親事選在何日?屆時本官一定親臨。”
“哥哥,擇日不如撞日,我看今日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正是締結連理之佳期呀。”
一旁的邵雍言道。
呂善人聞言,頓時喜形於色,吩咐汴良速去準備,自己則親自去請穀城縣令狄栗。
狄大人見著他,不禁一拍大腿道:
“哎呀,呂善人,今日恰逢你捐資修建的孔廟落成,我正欲派人過府去請你呢,你倒先來了。”
“大人,在下此來乃是厚著臉皮請你與歐陽修大人一道主持小女的大婚之禮,不想正好趕上了。”
狄栗素來與呂善人交好,因付猛之事才與他生了嫌隙。如今眼前便有一個和解的機會,遂欣然應允道:
“令愛終身有靠,卻是喜事一樁。本官自會欣然前往,至於歐陽大人麽,便不好說了。不過我倒願意為你前往一請。”
“大人,歐陽大人此刻便在府上吃茶,候著您呢。”
呂善人不免一臉得意道。
狄栗聞言,不由一愣:
“哦,這倒是大出本出本官意料之外呀。我這夫子廟正缺一塊廟碑,如此幹載難逢的機會豈能錯過?
我看不如請他來一道為夫子廟揭匾,我二人再一並為令愛主婚,豈不是雙喜臨門?”
呂善人聞他如此言說,自然大喜過望,遂主動代他回來請歐陽修。歐陽修聞說為夫子廟寫碑,也是欣然前往。
就這樣,待提完廟碑,主持完白孩與馨兒的大婚,幾人才算穩當地坐在一處吃酒。狄栗舉杯在手道:
“難得諸事處置的如此圓滿,足見永叔賢弟才能卓越。來,哥哥敬你一杯。”
歐陽修也舉杯回道:
“仲莊兄過譽了,小弟哪裏有此等才幹,這一切皆有賴於堯夫與懷川兩位賢弟的鼎力相助。不如我們大家同飲此杯如何?”
他的建議得到幾人的一致支持,端起杯中酒,一飲而盡。耳聞狄栗又言道:
“在來的路上,呂善人與我言說那座楚墓非同一般,哥哥我倒是對此十幾分感興趣。稍後不如一道前去看看,此究竟為何人之墓?”
說到這墓,歐陽修放下銀箸道:
“關於墓主的身份,我與堯夫賢弟心中已各有方寸,待仲莊兄看了竹簡,也好為我二人做個裁斷。”
“哦,但不知那隻竹簡現在何處?”
邵雍聞言,打從懷中取出遞到狄栗手中。狄栗接過來一看,皺著眉頭沉吟半晌,方才言道:
“哥哥我雖然隻能辨出上麵的‘周客南公’及一個‘楚’字,便可斷定此乃周昭王之墓無疑了。但不知二位賢弟與我看法是否一致?”
“哦,但不知狄大人如何敢如此下斷言呢?憑的又是什麽?”
邵雍追問道。
“《史記正義》引《帝王世紀》曰:‘昭王德衰,南征濟於漢,船人惡之,以膠舟進。王禦船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沒於水中而崩。’”
說的是周昭王親率六師攻打楚國,行至漢水邊被擋住了去路。兩邊土人痛恨周人的騷擾,遂在征集的渡船上以膠粘代替鐵釘加固,又繪上圖案作為掩飾。
故而導致船駛至中流時,因膠液融化而解體。周昭王及其部眾皆溺漢水而死。說的不正是周昭王南巡客死於漢江這段曆史麽?”
未及邵雍發表言論,歐陽修率先提出了不同看法:
“我倒認為那墓乃周景王姬貴之庶長子姬朝之墓。”
狄栗聞言,索性酒也不飲了,饒有興趣地追問道:
“哦,永叔賢弟可否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呢?”
歐陽修身子向後一靠,揉著飽漲的肚皮道:
“周朝曆史上有個‘王子朝之亂’,守拙賢弟,你熟悉這段曆史,且與諸位說說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