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張家當鋪

字數:4965   加入書籤

A+A-


    老太太這麽一說,我立馬聯想起,謝老爺子說過的花魁戲畫舫。
    花魁戲的傳說中,知桃就是死在著火的畫舫上。
    知桃一死,金葉河才陸續發生詭異的事情。
    花魁戲很可能,就是金葉河風水出問題的原因。
    這樣想著,我立馬出聲問老太太:
    “您說的那艘畫舫,是不是表演花魁戲的畫舫?!”
    老太太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
    “河神的傳說在花魁戲沒出名前,就已經存在了。
    兩個傳說,最少也間隔了一兩百年。”
    看來老太太,也知道花魁戲的事。
    這麽一看,景南老一輩的人,似乎都知道花魁戲這個傳說。
    那個找我買戲服的老太太知道,眼前這個說自己是守廟人的老太太也知道。
    那當初謝老爺子,怎麽會查得那麽費勁,連縣誌都翻出來才查到。
    不對,花魁戲這事兒,我小時候也沒聽說過。
    而謝老爺子的年紀,和我奶奶差不多大。
    要是景南老一輩的人,都知道花魁戲,那我奶奶和謝老爺子肯定也會知道。
    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知道花魁戲的人,似乎分成了兩撥。
    不合理的是這兩撥人,都是同一個年齡段,同一個地方的人。
    我正想的出神,老太太就出聲打斷了我的思路:
    “想什麽呢?”
    我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的老太太又想到:
    既然這個老太太知道金葉河的所有事,那我不如都問一遍。
    線索多一些,我也好查問題。
    隨後,我把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
    “為什麽景南花魁戲的傳說,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
    老太太告訴我,這個問題和景南的金葉河,有分不開的關係。
    她說完後,又繼續講起了金葉河的傳說。
    那時候,金葉河上的畫舫,就是一個移動的青樓。
    因為是小本生意,所以一艘畫舫上隻有一個姑娘。
    盡管姑娘少,但由於價錢比青樓便宜的原因,畫舫的生意絲毫不比青樓差。
    但畫舫上的姑娘,並不會因為生意好,得到什麽好的出路。
    傳說畫舫燒起來之後,畫
    舫上接客的姑娘並沒有借機逃走。
    而是呆坐在船頭,哼著一首不知名的小曲,死在了河裏。
    從那年開始,每年往河裏祭祀一個活人。
    求河神讓河進入枯水期的方法,就不管用了。
    祭祀河神的日子一過,河水就變得越來越渾濁,甚至散發出一股惡心的腥臭味。
    作為當時整個景南,唯一的水源,金葉河出現這樣的情況,無疑是斷了人們生活的基本條件。
    更糟糕的是,河道附近用淤泥灌溉的農田,也散發出同樣的腥臭味。
    沒過多久,田裏種植的瓜果蔬菜也紛紛死亡。
    幾乎一個晚上的時間,景南就變回了從前的南荒。
    老太太說到這裏的時候,臉上再次浮現出一種落寞的神情,她說:
    “大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金葉河的河神,就已經死了。”
    我不知道老太太說這話的意思,就直接出聲問:
    “您為什麽這麽說?”
    老太太看著佛像,回答道:
    “自古以來神都是慈悲大度的,哪有因為祭禮不夠,就出來害人的神?”
    我聽得一愣,立刻想起了前幾天,在我家當鋪裏掀香爐的神。
    在我的認知裏,神是和邪祟,完全對立的存在。
    如果說邪祟,是所有負麵能量的結合體。筆趣庫
    那神明,肯定就是所有正麵能量的化身。
    換句話說,作為一個神明,對世間萬物有悲憫心,是最基礎的條件。
    既然這樣,神怎麽會計較供奉的多少?
    難道我在金葉河畔封的河神,真的是老太太口中,偷神位的邪祟?!
    這個問題我剛才,已經問過老太太了。
    要想知道答案,我就隻能老老實實地把故事聽完。
    想到這兒,我慌忙催促老太太繼續講故事:
    “那後來是用什麽方法,讓金葉河恢複了原狀?”
    “用人命。”
    老太太說完這句話,就繼續講起了故事。
    人們一覺醒來,就聞見一股衝鼻子的腥臭味。
    到自家田裏一看,又發現原本長勢喜人的莊稼,全都枯死了。
    不知所措的眾人,聚集到金葉河邊的河神廟裏,想祈求神明庇
    佑。
    結果卻發現,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水,已經變得汙濁不堪、臭氣熏天。
    人群中很快就有人,明白過來,這是河神不滿意祭品,發怒了!
    但祭祀河神的祭品,一直都是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規矩獻祭,從沒少過一根毛。
    偏偏問題又是在祭祀後出的,眾人就隻能在祭祀的過程中找問題。
    一番折騰後,眾人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去年河裏死過兩個人,一個是祭祀的祭禮,還有一個畫舫姑娘。
    那姑娘是在祭祀後幾天死的,很可能被河神當做了祭禮。
    這麽算下來,祭河神就要五條人命,多出來的那條人命,就是畫舫的姑娘。
    眾人一番盤算後,又送一個人下河。
    沒過多久,河水中的腥臭味就消失了,河水也漸漸恢複了原來的樣子。
    經曆過這件事後,人們明白了一個道理:
    “祭河神的前後兩天河裏不能死人,否則,祭祀的人數就會增加。”
    人們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特意在祭祀河神的前後兩天,找人在河岸邊巡邏。
    但第二年祭祀河神時,還是多死了一個小孩兒。
    從那年開始,獻祭的人數就在不斷地增加。
    直到有一天,景南城來了一個商人。
    商人在臨近和河邊的位置,搭了一間簡易的小木屋,隻有晚上開門做生意。
    說來也奇怪,景南的本地人都不知道,那商人是做什麽買賣的。
    隻知道,小木屋的生意特別好。
    商人火爆的生意,很快就引來了眼紅的人。
    那人用了點手段將商人趕走後,就接手了小木屋,想繼續做生意。
    誰知道,那人當晚就跳河死了,而時間剛好又是在祭祀河神的那段時間。
    就在眾人認命的找第十三個祭禮時,商人站了出來。
    他說:
    “我有辦法,讓金葉河的河神再也不收祭禮。
    作為報酬,你們要送一間鋪子給我。”
    眾人看了看穿著華貴,氣質不凡的商人,又看了看十二個傷心絕望的大活人。
    最後還是決定,相信商人。
    後來景南的主城裏,就多了一間叫張家當鋪的鋪子。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