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驚喜
字數:3252 加入書籤
在安然看來,那些成績差的孩子,除了極少數人是真的對學習過敏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的。
很多孩子成績不好,一是不夠努力,二是沒有掌握對的學習方法。
蔣家的幾個孩子,腦瓜子都很活躍。
他們的成績差,主要是不怎麽努力。
畢竟鄉下孩子大多是散養的,孩子父母都不在乎孩子的成績,孩子自然是更加不在乎自己的成績,不過幸好他們年齡不算大。
隻要他們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願意從現在開始努力的話還是很容易把成績提上去的。
接下來的日子,安然要求他們每天五點起床早讀,十一點上床睡覺,在這期間,除了吃飯睡覺全部都是在學習。
雖然這樣很辛苦,但幾個孩子都知道這是為了他們好,所以他們一直配合著安然的安排咬牙堅持,而他們的成績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升。
蔣衛國這邊,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給兩個哥哥嫂嫂安排好了出攤點,雖然隻是一個小攤位,但是生意卻出乎意料的好。
為了給予他們支持,蔣媽媽主動攬過照顧蔣爸爸的事情,同時也主動的負責起一日三餐。
在家人的支持下,蔣四哥蔣四嫂,蔣五哥蔣五嫂四人的攤位營業額不斷上漲,短短半個多月就賺到了一萬多塊,這在以前,那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好的消息是蔣衛國和安然帶著幾個孩子去公立學校考試,所有的孩子都成功的通過了公立學校的入學考試。
得知這個消息後,蔣家人高興壞了,尤其是蔣四哥蔣四嫂,蔣五哥蔣五嫂,那真的興奮得恨不得給安然跪下。
他們雖然讓安然幫忙補課,但真的沒有想到效果會這麽好,在他們的想法裏,隻要有一個孩子能考上公立學校他們都滿足了。
誰知道安然這麽厲害居然隻用了這麽短的時間就將他們全部打包進了公立學校。
為了慶賀,也為了感謝,蔣四嫂和蔣五嫂兩人去菜場買了很多菜回來做了一大桌的飯菜。
在飯桌上,蔣四嫂和蔣五嫂一人拿出一個紅包遞給安然:“這段時間真的是辛苦你了,這是我們的一點兒心意希望你們不要嫌棄。”
安然客套幾句,然後在家裏人的勸說中收下了兩個紅包。
蔣四嫂蔣五嫂緊接著又拿出兩千塊遞給安然道:“爸這一次手術,咱們是說好了你們出錢我們出力,結果因為各種原因,我們也沒有怎麽出力,現在我們有錢了,就想著也一起負擔一部分的醫藥費,然後我們這麽一大家子這段時間都吃你的住你的讓你花了不少錢,又讓你們幫了不少的忙,我們也不一一的跟你算,就隨便的給點兒生活費,希望你不要嫌少……”
安然再次例行的客套幾句後收下。
蔣四嫂蔣五嫂最後拿出一千塊孝順蔣父蔣母。
蔣父蔣母同樣例行的客套幾句後收下。
不得不說,這人一有錢啊,人情世故立馬就足了。
這要換作以前,你別說讓她們出手就是上千,你就是讓她們拿一百出來她們都心疼得不行。
安然看著意氣風發的幾人道:“現在孩子們的學校已經搞定,趁著開學前,你們最好是回一趟老家把老家的事情安排好,等回來後,你們就努力的賺錢買房吧,既然要留在這裏發展,肯定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的,而且最好把戶口轉過來,京市的戶口,肯定是要比老家戶口值錢的,尤其是孩子們,將他們的戶口轉過來後,以後讀書會方便很多……”
蔣四哥蔣四嫂蔣五哥蔣五嫂現在對安然信服得不得了,聽到安然的話立馬表示同意並詢問把戶口轉過來需要什麽條件
安然:“隻要有房子就行。”
現在想轉京市戶口並不難,等以後政策變了再想轉京市戶口可就難了。
蔣四哥蔣四嫂蔣五哥蔣五嫂聞言立馬明白安然之前為什麽要他們買房了,原來不止是想讓他們在京市有個家,還想讓他們把戶口給轉過來。
沒想到安然看起來挺冷淡的,實質上非常為他們著想,真的是太讓他們感動了。
就在這時,蔣媽媽開口表示要和蔣四哥他們一起回去。
此話一出,立馬吸引大家的注意。
蔣衛國看著媽媽道:“四哥五哥他們都要留在京市,你們回去做什麽”
蔣媽媽:“我和你爸年紀大了,我們還是更習慣鄉下的生活,當初分家的時候說好了,在我和你爸能動的時候,我們自己照顧自己,這一次是因為你爸生病了我們才來京市的,現在他已經做完了手術,我們也該回去了。”
蔣四哥:“我爸雖然做完了手術,但他還得好生休養著,你們留在京市,有什麽事情,我們去醫院也方便,要是回了老家,有事去醫院麻煩不說,我們人都不在,到時候你們想要人搭把手都找不到怎麽辦”
蔣媽媽:“瞧你這話說的,你們不在,那左鄰右舍不還在嗎我們要真有需要,隻要張下嘴,左鄰右舍就來了,至於你爸,前幾天去複查的時候醫生不是說了嗎他恢複得很好,以後隻要別幹重活就行,你放心,以後我不會讓他幹重活兒的”
蔣家兄弟連著相勸,奈何蔣父蔣母態度堅定,蔣四嫂蔣五嫂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安然示意她開口。
兩人都沒有發現,他們潛意識裏已經以安然為首了。
安然看著蔣家三兄弟道:“爸媽在老家生活了一輩子,對老家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咱們孝順父母,就得以他們的意願為主,如果他們覺得在老家生活更好,那咱們也沒有必要強行的將他們留在京市,反正他們現在的身子骨還不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我們大不了再多給一點兒生活費給他們就好。”
“等到他們以後身子骨差了需要人照顧了,他們要是願意,我們可以把他們接過來,他們要是不願意,我們可以在老家找一個信得過的人來照顧他們,反正我覺得子女孝順,應該以父母的意願為主,爸媽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