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下次一定
字數:4846 加入書籤
次日。
胡亥等人拿著乾坤袋來到了龍頭近前。
將其喚醒後,兌換龍珠。
此次收集1809枚變異龍珠,21枚妖怪龍珠。
後兌換,變異龍珠一枚換10,李玄安換了150。
21枚妖怪龍珠,隻有黑臉怪換得50龍珠,其餘皆是普通龍珠。
最後總計此次收獲:18310枚。
一萬八千多,算是一次不小的收入了。
胡亥驚喜,連忙看向秦始皇:“父皇,將近兩萬唉!”
“很多嗎?”
胡亥一低頭:“不..不多。”
秦始皇一笑:“多休息幾日吧,等下個新皇來後,再議出城之事。”
“多謝父皇!”
秦始皇轉身朝自己宮殿走去,抬頭看了看天。
說道:“又是一年炎夏。仲謀啊,把空調打開。”
“諾。”
...
夜晚。
一部分人端著小板凳,圍坐一起看著電影。
為何不是所有人,因為時間一長,新鮮勁一過,總會有人沒那麽大興趣了。
比如:劉啟聽說蕭道成是個下棋高手,立馬把他從“電影院”裏拉了出來,去到屋裏下棋。蕭道成不敢不從,隻能去了。
再比如:劉子業、劉彧、劉昱三人,此刻還下不來床呢。想看沒得看。
再再比如:王莽,劉秀在河邊夜釣、胡亥,曹丕在遛狗、曹劉孫三人圍坐一起,煮酒閑談。
圍城氛圍很是祥和,眾人在這裏過上了與前世完全不同的生活。
你不用擔心自己兒子或手足謀權篡位,不用日日提防權臣或外敵,更不用擔心會死。
正是因為不會死,正是因為無權可篡。反而一身輕鬆。該樂的樂,該笑的笑。
不用出城的日子總是安逸且快樂的。
你別說,快樂的日子還持續了挺久。
一連十日,新皇依舊沒來。
胡亥很是開心啊,時而習槍,時而追劇,時而遛狗,時而呼呼大睡。
王莽也沒閑著,教圍城裏的人開車,隻要想學的,他都教。
雖然一直到現在,也派不上什麽用場。
一是因為城門開啟的道路大多不能駕駛車輛。
二是出城人員多了,就坐不下。
三也是最大的問題,出城若不是現代場景,就太引人注目。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耽誤時間。
次日。
時隔十一天,一聲龍吟終於響徹在了眾人耳中。
抬頭看去,就見上寫:
(南朝)蕭齊第二任皇帝皇帝:齊武帝蕭賾(公元440年——公元493年)
賾:ze
蕭道成、孫權等人快步而去,與之解釋。
蕭道成對自己這個兒子,是有些忌憚的,或者說是又愛又恨。
古人生娃生得早,但蕭道成太早了。蕭賾隻比蕭道成小十三歲。
蕭賾是跟著蕭道成一起打的天下,蕭道成登基時,蕭賾同樣也是大權在握,手下兵多將廣,甚至已經威脅到了蕭道成的皇位。
蕭賾身為太子,處理事務,大多時候壓根不向蕭道成匯報。
蕭道成有了廢儲想法,但奈何大臣們一個個都當啞巴,蕭道成有力使不出。
甚至還有人勸蕭道成主動去給蕭賾道歉,你說這叫什麽事。
一番解釋後,眾人將蕭賾帶到了秦始皇和劉邦近前。
“後世蕭賾拜見始皇帝,拜見漢高皇帝。”
“起來吧。”秦始皇。
“謝始皇。”
“說說看,如今南齊被你治理的如何了。”
蕭賾稍微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南齊的意思。
“回始皇,我即位後,施行仁政,又以富國為先,提倡農業,不喜遊宴、奢靡之事。一切節儉。對外與北魏通好,邊境也較為安定。”
“期間還下詔兩縣,對野外的屍體要根據情況進行安葬,對無親人的死者給予埋葬。”
“後世不才,在位的這十一年,齊..額,南齊治理得很好,可謂是國泰民安。”
一旁王莽吐槽:自己誇自己,是一點都不害臊啊。
下次還是讓旁白哥說吧。
聽罷,秦始皇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反正他是沒看出蕭賾說謊,那八成都是實話了。
“幹得很好,但願你們蕭氏能保持下去。”
...
隨後,蕭賾被孫權領走,蕭道成也跟著去敘舊了。暫且不談。
胡亥搖頭:“唉~快樂的日子如此短暫,明天新皇若沒來,我們就得出城了。”
“朕看你是現在就想出城。”
秦始皇突然走來,嚇了胡亥一跳。
胡亥連忙賠笑:“父皇,那這次您去嗎。”
秦始皇想了下說道:“emm,下次一定。”
說罷,秦始皇朝自己宮殿走去。
王莽搖頭苦笑,拍了拍胡亥的肩膀:“我猜你現在最後悔的事一定和我一樣。”
“咱倆就不該慫恿我父皇買投影儀。”
“沒錯...”
轉眼次日。
一聲龍吟再次響徹了天際。
又是僅隔一日,眾人習慣了。
但當他們抬頭看天,卻都是一愣。
南邊的皇帝已經接連來了四位,按理說該輪到北邊來人了。
但來的卻不是,就見上寫:
(南朝)蕭齊第三任皇帝皇帝:鬱林王蕭昭業(公元473年——公元494年)
不光眾人疑惑,蕭道成、蕭賾二人也是一愣。
這才一年,老蕭家就來人了?
蕭昭業是蕭賾的孫子,因為其父蕭長懋在蕭賾前麵就死了,所以皇位順給了他。
一番解釋,蕭賾將孫子蕭昭業帶到了秦始皇和劉邦近前。
這個年僅二十一歲的蕭昭業是個演技派,先是聲淚俱下的說謊,可惜被秦始皇和劉邦識破。
一頓好打,才終於說了實話。
旁白哥:
最佳男演員名不虛傳,他老爹死的時候,人前哭得感天動地,許多大臣都以為此子孝順,未來可期。
殊不知,他回宮後,就開始了歌舞升平的享樂。
蕭賾死後,‘孝順’的蕭昭業順利登基,然後不演了,攤牌了。
在位時大肆享樂,揮霍無度,賞賜動輒百數十萬,南齊國庫逐漸耗空。
朝堂政務皆取決於鎮軍大將軍蕭鸞。後懷疑蕭鸞有異心,企圖將蕭鸞外放至西州。蕭鸞一不做二不休,引兵入宮殺了蕭昭業。
...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