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古中醫的輝煌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A+A-


    那些個老專家和老教授們,早已一臉惱怒。
    葉不凡卻冷冷道:“采取沸水、草藥、煙熏和高溫,可以解決傷患處、器具和空氣消毒問題。”
    “明代高文晉的《外科圖說》描繪了30多種古代中醫手術器械,解決的是工具問題。”
    “實施針灸、灼燒和采用加速凝血中草藥,可以解決出血問題。麻沸散等藥物的發明又解決了麻醉和患者疼痛的問題。”
    “像普通的骨科、腸胃、腹腔甚至是胸髒手術,遠在三國時期就早已具備手術條件。”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千多年前,我們中醫的外科手術在全世界處於領先水平。”
    葉不凡說起古中醫的手術發展曆程來,如數家珍。
    顯然,他對古中醫的醫術演變和發展,相當熟悉。
    而聽到這,眾人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撼。
    眼前這個年輕人看起來不像是個中醫,反而像是個對中醫曆史頗有研究的專家學者。
    即便眾人都覺得難以置信,但也不得不承認,葉不凡說的這些論據,無懈可擊。
    場上不少西醫老專家和老教授,都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滿是驚詫。
    難道說,中醫外科手術,真的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領先世界了
    “我想起來了!”
    就在這時,站在會議室門口的李永修突然驚叫道:“我昨天看到一篇報道,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件古代人類頭骨,這件頭骨腦後處中段,有一個大小約325的圓孔,而且斷麵呈光滑均勻的圓孤狀,像是經過人工切割出來的。”
    “這說明什麽說明這人的腦骨受損後,大概率進行過手術處理,手術後還長期存活了,因為隻有這樣才會出現類似骨組織修複的痕跡,有專家由此推斷,這說明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進行過成功的開顱手術了。”
    “還別說,我昨天也看到了這篇報道!”
    “對對對,是個很著名的科普欄目,我也剛好看了,當時還覺得不可思議,現在聽這位葉神醫這麽一說,我反倒覺得可信度極高了!”
    話音落下,在場眾人無不一臉震撼。
    如此說來,葉不凡所說的這些並不是空口無憑,都是有據可考的
    “在封建社會,醫生這個職業就備受歧視,醫者被稱為“賤業”,醫術被稱為“方技”,很難獲得上層的支持。”
    葉不凡環顧四周,正色道:“到了唐宋年間,在鬼神論和儒家學的高壓下,中醫外科技術多被打壓,醫療更多轉向了內服治療方式,很多手術技能因被視為大逆不道而失傳。所以,中醫並不是不如西醫,而是敗給了時間!”
    西醫能大行其道,自然是有不少值得中醫學習的地方。
    但西醫和中醫的醫術之分,不存在高低。
    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經驗醫學,一個是實驗醫學。
    中醫需要長年累月的行醫積累,才能通過望聞問切了解病人的身體情況。
    中醫的醫療方式,也可以歸納為經驗醫學。
    但近現代的西醫,借助那些醫療檢測設備,能更簡單直觀的將病人身體的情況通過各種數據和指標來衡量,更精準和方便的做出診斷。
    所以,西醫比中醫更早從經驗醫學,邁入實驗醫學的階段。
    而這一點,恰恰是中醫所欠缺的。
    為此,葉不凡曾經特意在一所醫科大學的圖書館泡了三個月,也曾經在某著名的三甲醫院帶過小半年。
    為的,就是取長補長,吸收西醫學中的精華。
    葉不凡的話音落下之後,偌大的會議室中,眾人久久無語。
    在場的這些從醫多年的西醫權威,早已一臉震驚。
    葉不凡的話,對他們這些從醫幾十年的西醫專家來說,仿佛打開了一扇古老的大門,讓他們有機會一窺古中醫曾經的輝煌。
    要不是今天遇到葉不凡,他們還天真的以為,西醫才是現代醫學的鼻祖,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醫學技術。
    卻沒成想,古中醫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早已創造了無數今人難以想象的成就。
    況且,西醫雖然好,但畢竟是舶來品。
    剛剛傳入大夏國的時候,西醫被譽為新醫,備受追捧,而中醫被稱之為舊醫,備受冷遇。
    在場的諸位,畢竟都是大夏國的子民。
    聽說古中醫當年創造了那麽多輝煌,內心也不免有些心血澎湃。
    沉吟片刻,那位京都醫學院的鮑副院長皺眉道:“小葉啊,我們不否認中醫曾經的輝煌,可你也不能上來就說我們診斷有誤,手術方案不合理吧”
    周圍不少人也都紛紛點頭。
    葉不凡上來就說他們診斷有誤,手術方案不合理,這不是打他們的臉是什麽
    葉不凡瞟了鮑副院長一眼,冷冷道:“你是誰”
    鮑副院長麵容微僵,不悅道:“我叫鮑富國,是京都醫學院的副院長,醫學博士生導師,是大夏國最頂尖的腦科疾病專家,也是這一次替嶽老會診的專家組組長,我在大夏國和世界權威醫學雜誌發表過很多篇”
    “好了,你身為專家組的組長,居然連嶽老的病情都診斷有誤,你還好意思給自己腦袋上套這麽多頭銜,你不害臊嗎”
    還不等他說完,葉不凡便擺了擺手,打斷道:““嶽老不隻是單純的腦梗,由於發病突然,處理不當,他現在還有腦出血的症狀。
    雖然腦出血和腦梗都是腦血管病,症狀相似,可兩者在影像學和治療上也有明顯的區別。
    腦出血在ct上呈現的是高密度影,而腦梗塞在ct上呈現的是低密度影,兩者核磁表現也不盡相同。”
    “你們的診斷結果有誤,手術方案製定的再好,也無濟於事。”
    聽到這,在場的眾多權威專家都神色微僵。
    包括鮑副院長在內,不少人都湊過去重新查看那些檢查報告和化驗結果。
    很快,他們都臉色劇變。
    因為隻要仔細看那些檢查報告和化驗結果就能發現,嶽老的確有腦出血的征兆。
    而那不同時間斷的那幾張ct影像單顯示,嶽老腦出血的情況正在逐漸惡化。
    即便在場的都是老專家老教授,可因為專家組人很多,抱著自己看不出來其他人也能看出來的心態,大家看報告和結果的時候都隻是習慣性的掃幾眼。
    卻沒想到,反而都忽略了嶽老已經開始腦出血了。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如果不是腦出血,嶽老的情況也不至於惡化成這樣。
    而他們因為疏忽,根本沒注意到這種突發情況。
    他們這麽多自詡為醫學權威的老專家老教授,居然犯了一個這麽低級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