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串聯

字數:5135   加入書籤

A+A-


    看著那山西會館門前停滿的轎子,賈冕心中略帶著幾分忐忑,便正了正衣冠,邁著四方步。
    向那燈火通明,門楣高大的氣派會館走去。
    在門前稍一停止。
    他抬起頭,看著燙金牌匾上那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這般的奢華,這般的威嚴……
    讓賈冕心中稍安。
    沒人比他更清楚這個年月,山西會館這四個大字的涵義,這四個字便代表著蒲州各家豪門顯赫的地位。
    進了會館。
    賈冕便立刻瞧見了那一把把交椅上坐著的親朋好友們,有大人,有翰林,也有在京謀生的七大姑,八大姨。
    總計二十餘人都是糧商,也都是蒲州同鄉。
    瞧著同鄉糧商們那一張張鐵青的臉,賈冕心中咯噔一下,便隻好小心謹慎的邁動著腳步,在外圍的一張椅子上坐下了。
    往左右看了看。
    竊竊私語聲起。
    同鄉們都在議論著什麽,賈冕有些坐立不安,便隻好向著旁邊一把椅子上,坐著的一位蒲州籍官員小聲嘀咕了起來。
    “你家的店鋪也被查了麽”
    那同鄉點點頭,苦澀道:“說是要防火,讓挖水井,蓋什麽封火牆,若不然……便要去詔獄裏走一圈。”
    聞言。
    賈冕心中便又是一沉,又問道:“除了咱們山西會館的糧鋪,江浙,魯,徽各地的糧商也被查了麽”
    那官員苦著臉道:“未曾聽聞。”
    別省的糧店似乎並沒有被查的消息,還在好端端的賣糧,隻是被廠衛警告了一番,不許賣高價糧。
    一聽這話。
    賈冕立刻便心中了然,心知這一回,廠衛的人便是衝著這山西會館中的糧商們來的。
    臉色微變。
    賈冕心中浮想聯翩,想必一個小小的東廠千戶沒這麽大的膽子,這背後是誰的意思
    是誰叫他這麽幹的
    “難不成是那位爺……”
    賈冕心中又是一沉,便向著那同鄉官員陰測測道:“陛下終究是年紀輕,耳根子軟,這宮中……又鬧奸佞了呀!”
    那同鄉點點頭,輕聲道:“最怕又出了一個劉瑾。”
    二人對看了一眼。
    那些年王振,劉瑾,嚴嵩的回憶浮上了心頭。
    賈冕神色一整,安撫道:“也不必杞人憂天!”
    天塌不下來!
    隨著賈冕抬起頭,看向了上首那最大,也是最氣派的一把太師椅,心中立刻便踏實了。
    那太師椅雖然空著,可畢竟是百官之首,內閣首輔,等到張居正一死,咱們蒲州張閣老頭上去掉了那個代字。
    這山西會館必將如日中天!
    冷笑連連。
    從賈冕白淨無須的嘴角溢出了幾個字。
    “不知死活!”
    這天下是誰的天下,是他一人說了算的麽,賈冕目光變得幽幽,將有些塌陷的腰杆挺了起來。
    “那位爺呀。”
    終究是年紀太輕,又不知厲害,自以為重用了幾個粗鄙武夫,有浙軍,遼軍,京營護衛在側便可以橫著走了。
    是這麽回事兒麽
    想做馬上天子,想學永樂帝文成武德,做千古一帝
    賈冕咧了咧嘴,拿起了桌子上的茶碗喝了口水。
    在心中盤算著。
    沒有咱山西會館的糧商,馬商提供物資戰馬,沒有咱山西票號借錢給朝廷,他還想出兵打仗
    那麽多丘八吃什麽,騎什麽,拿什麽發軍餉呐
    想當年。
    他那個窩囊廢的爹隆慶爺,還不是被咱們與韃靼十萬鐵騎裏應外合,演了一場好戲便給活生生嚇死了麽
    要再往前數。
    那就得數到當年的土木堡了……
    竊竊私語聲中。
    片刻後。
    隨著一個手持折扇的中年文士,急匆匆從後院走了出來,賈冕便趕忙站起身,與眾位同僚一起迎了上去。
    那文士停下腳步,向著心急火燎的眾人點點頭,吩咐道:“各家不必驚慌,回去寫個條陳,將損失報上來,交給相爺,相爺自會處置。”
    賈冕便鬆了口氣,心中好似一顆大石落地。
    心中踏實了下來。
    一眾蒲州糧商紛紛散去。
    各自回家。
    夜已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萬曆十年夏天,注定風起雲湧的王朝興衰轉折點,看不見的暗流湧動著。
    入夜。
    慈寧宮。
    “嗬嗬……哈哈哈!”
    靜謐中。
    突然響起了一個年輕男子暢快的大笑聲,這笑聲如此暢快淋漓,讓太後宮中的宮女,太監們都有些吃驚。
    時不時的偷偷抬起頭,看著萬歲爺在太後麵前轉著圈。
    掐著腰。
    繪聲繪聲的訴說著什麽。
    “母後有所不知呀……要說能臣幹史,能替朕排憂解難的……還得是沈烈!”
    終究是個少年人,毛躁了一些,趕上大災之年被百官聯手欺負了,便免不了憋了一肚子氣。
    十九歲的朱翊鈞此刻覺得很解氣。
    舒坦了!
    ‘將計就計,借常平倉大火查糧鋪……”
    朱翊鈞臉上帶著一絲邪魅的笑容,不停的讚道:“這麽損的主意,他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呐!”
    一旁。
    李太後默默的聽著,那容顏絕世的俏臉上,神色卻十分古怪,其實隱忍了這麽多年。
    她這個當太後的也覺得挺解氣,可是礙於母儀天下的身份,她不能表現出來。
    “不過……”
    李太後越想越覺得怪異。
    這沈烈的作為,確實是太損了點,以防火的名義封了人家的米鋪,狠狠的罰了一筆銀錢,還要人家在院子裏挖井修牆。
    這不是胡鬧麽
    可偏偏聽上去還挺有道理。
    更離譜的是。
    他竟然還賣水缸賺了一筆,又罰了一筆,還想給人家挖井修牆再賺一大筆,這斂財的本事真讓人瞠目結舌!
    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李太後有些吃不準了,瞧著興衝衝的兒子,她欲言又止,她覺得兒子在昏君的路上一去不回頭了。
    而那個沈烈……
    也在廠衛權臣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想及此。
    李太後便勸說了幾句:“如今這朝局,皇兒當需戒急用忍……”
    可是看著皇兒那興衝衝挽起了袖子,準備大幹一場的架勢,李太後也知道勸不住。
    她便隻好眼睜睜看著兒子和群臣,才消停了幾天便又要掐起來了,這種事她見的也不少了。
    多事之秋呀。
    不過有一件事是毫無疑問的,那沈烈辦事確實得力,單單是憑這一點,她這個當太後便理所應當的支持。
    “嗯。”
    李太後點點頭,看著皇兒快步走了,便叫人將王皇後找來,她覺得作為太後應該幫一幫皇兒。
    讓兒媳婦出麵。
    將那沈烈的發妻請進宮來聯絡一下感情。
    午夜時分。
    張四維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