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逼宮

字數:4791   加入書籤

A+A-


    隨著這些大人們聲嘶力竭的齊聲嘶吼,巨大的聲浪在西苑中回蕩著,久久不曾平息。
    聲浪撲麵而來。
    讓沈烈偷偷挖起了耳朵,眉頭不由得微皺起來,覺得自己腦袋瓜子嗡嗡的,耳邊好像有幾百隻蒼蠅在飛。
    “請陛下回宮!”
    隨著大人們跟隨張居正和幾位內閣重臣匍匐在地,齊刷刷的開始磕頭,那此起彼伏的身影帶來的巨大壓力,讓人憋悶的喘不過氣。
    好嘛!
    這群讀書人一個比一個中氣足,這聲浪簡直是排山倒海,這精神勁兒簡直比錦衣衛那些粗魯的武人還牛!
    這山呼海嘯中。
    沈烈算看出來了,這些大人們分明是有備而來。
    今天皇上若是不搬回宮裏住,還要頂著群臣的勸諫一意孤行的話,這事兒絕對沒完!
    “來了!”
    沈烈在心中默念著,傳說中的逼宮來了,他曾經在小說中看到了無數次這樣的場麵。
    可是真的身臨其境了,才知道逼宮的可怕。
    這招狠!
    皇上隻要是不答應,群臣就在大太陽底下跪著不起來了,皇上不上朝,群臣便跑來西苑找他。
    如今內閣,六部衙門全都停擺了,相當於政府關門了,整個帝國的權力中樞徹底陷入了停滯狀態。
    沈烈覺得這場麵看著有點眼熟呀。
    反正群臣和皇帝杠上了,看看誰能耗的過誰!
    倘若皇上死也不肯低頭,群臣也不是沒辦法,等到消息傳揚出去,立刻便會有一頂昏君的帽子扣上去。
    然後天下士林群便會起而攻之。
    昏君!
    倘若你是天子你怕不怕
    瞧著人群中有幾位頭發花白,瘦骨嶙峋的老年官員,又抬頭看了看天上漸漸開始毒辣的太陽。
    沈烈不由得更加擔心起來,這幾位老先生怎麽也有六七十歲了吧,看上去身子骨不怎麽硬朗。
    這要是在大太陽底下暴曬的時間久了,一下子撅過去了,或者是跪死那麽一兩個,那後果不堪設想。
    眾口鑠金呐!
    沈烈好似看到了街頭巷尾,青樓酒肆之中謠言滿天飛,穿著儒服,手持折扇的士子唾沫橫飛痛罵昏君的壯觀景象。
    這便是大明官場的特色。
    賣直求榮,沽名釣譽。
    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訕君賣直。
    什麽意思呢
    就是身為一名很有骨氣的大明讀書人,絕對不會為三鬥米折腰,更不會畏懼皇權的威嚴。
    所以不少以清流自居的讀書人或者是官員,便會故意嘲諷君上,甚至破口大罵,以此來表達自己身為讀書人的風骨。
    這便是所謂的士林清議。
    沈烈記得自己讀過一本書,書中有這樣一個人,萬曆年間有一個叫做鄒元標的讀書人中了進士。
    這個人是誰呐
    這人是江南東林黨領袖,和顧憲成,星並稱東林三君。
    原本他中了進士就算是熬出頭了,一輩子榮華富貴也到手了,萬曆皇帝也有重用他的念頭。
    偏偏這貨不走尋常路,就喜歡幹點出格的事情。
    當時正好趕上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按照大明禮法,身為首輔的張居正應該辭職回家,給去世的父親守孝三年。
    這叫丁憂,是周禮。
    可當時張居正內閣主導的變法正趕上最關鍵的時刻,這時候怎麽可以辭職回家呢。
    於是十幾歲的萬曆皇帝下旨奪情。
    奪情便是說張居正為了國家利益,可以不必回家守孝,皇帝特許他穿著素服辦公,不喝酒,不參加各種慶祝活動便是了。
    這不是很合乎情理的事情麽
    朝廷不能離開張居正,但凡是正常人都可以理解,可鄒元標這貨不這麽認為,他看到了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
    於是立刻便寫了一封奏折大罵皇帝!
    少年萬曆大怒,當場便下旨將鄒元標的進士功名革去,又在午門外賞了他八十記廷杖,然後將這貨流放到了貴州。
    一轉眼五年時間過去了。
    萬曆皇帝突然想起了這貨,氣消了一些,就把這貨從貴州調回了京城,安排他做了官。
    可是狗改不了吃屎,這位東林領袖到了京城沒幾天,便又給萬曆皇帝寫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奏折。
    這一次他批評萬曆皇帝日子過的太舒服了,不能做到清心寡欲。
    萬曆皇帝氣的直發抖,可是念在讀書人的斯文,朝廷的體麵,便用禦筆在奏折上批複了三個字。
    “知道了。”
    按理說作為皇帝,已經很給一個讀書人麵子了,這貨應該知道好歹了吧,可萬萬沒想到鄒元標竟然真的不識抬舉!
    這個鄒元標當場又給萬曆寫了一份奏折,這回直接開罵了,大罵萬曆皇帝瞎扯蛋,不老實,知錯不改!
    還在奏折裏用了八個字的典故。
    “欲人勿聞,莫若勿為。”
    是可忍孰不可忍!
    萬曆當場暴怒,又將鄒元標推到午門外揍了一頓,然後發配到南京養老去了,永不錄用,可是這貨回到江南之後竟然還沾沾自喜。
    還因此收獲了巨大的名望,享受著天下讀書人的景仰。
    這不是有病麽。
    像這種貨色絕不止鄒元標一人,而是一大批讀書人都是這麽幹的,就像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這些人眼中沒有國家利益,更沒有民族大義,眼中隻有一己私利,把罵皇帝當成了自己揚名立萬的資本。
    此刻沈烈看著涼亭中,臉色鐵青的萬曆皇帝,打心眼裏同情他,開始理解他為什麽二十八年不上朝了。
    隨著沈烈的胡思亂想。
    烈日照耀下,時間便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君臣對峙中的西苑陷入了無盡的尷尬。
    這時候已經五月天氣。
    已經過了端午節。
    到了晌午時分,天上大太陽越發毒辣了,曬的人暈頭轉向,可君臣還在倔強的對峙著。
    大臣們不肯起身,萬曆皇帝也一言不發。
    不要說那些穿著甲胄的禦前侍衛,一個個汗流浹背,鄭淑儀一群妃嬪宮女都曬的香汗淋漓。
    就連沈烈也一陣頭暈眼花,覺得有點遭不住了,忍不住擦了把汗,偷偷活動了一下酸痛的小腿。
    這滋味可真是太酸爽了。
    沈烈偷偷看向了涼亭中,臉色早已鐵青的朱翊鈞,又看了看涼亭外跪著的張居正,在心中幽幽的歎了口氣。
    耗著吧。
    又一個時辰過去了。
    沈烈正口渴難忍之時,耳邊又傳來了張居正有些沙啞的聲音:“陛下既不肯悔過,老臣唯有……乞骸骨!”
    似乎是不打算僵持下去了,這位大明首輔兼帝師又除了狠招!
    一聽到乞骸骨這三個字。
    四周圍頓時一片嘩然。
    乞骸骨就是告老還鄉,隻不過這話從大明太師,首輔張居正口中說出來,可當真是驚世駭俗!
    嘩然中。
    隻見群臣按著一臉悲憤的張居正,一個個痛哭流涕,開始嚎啕大哭起來:“不能啊!”
    “元輔大人三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