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食利者

字數:4455   加入書籤

A+A-


    張居正沉吟著,琢磨著皇上此舉到底是何等用意,他為何要在靜兒出資開設的便宜坊裏參上一股
    他此時竟有些驚疑不定,摸不透皇上的心思。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張居正根本沒考慮到,這事兒完全是因為沈烈
    隻是看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寶貝女兒,張居正沉吟了片刻,心中突然一驚,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難不成皇上看上了靜兒
    不應該呀。
    雖說自己的寶貝女兒美貌與智慧並重,性子又溫婉可人,是天上無雙,地下難尋的可人兒……
    可是皇上要是對靜兒有什麽非分之想,他這個當老師的應該早就看出來一些端倪了。
    以前也沒發現有這個苗頭呀,不過這似乎也不是壞事。
    張居正甚至有些欣喜。
    雖說大明祖製,從未有過閣臣之女嫁入宮中,不過隻要靜兒自己願意,什麽祖製禮法在他眼中都是個屁。
    張居正心中這樣胡亂想著,心中的煩悶倒是漸漸消散了一些,呼吸也平複了下來。
    隻是麵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他仍有些抹不開麵子,也不好意思直接問。
    於是堂堂首輔大人便含糊了起來,輕聲道:“皇上既賞識你,你……倒也不必推拒。”
    張靜修鬆了口氣,趕忙乖巧道:“謝爹爹。”
    張居正點了點頭,揮手道:“下去吧。”
    這件事他還要認真的想一想,權衡一下利害。
    可張靜修隻是應了一身,卻沒有從書房中離開,似乎遇到了什麽難以解開的謎題,明豔俏臉上似有些迷茫。
    “爹爹。”
    張靜修明眸中閃爍著迷茫,沉吟道:“女兒有一事不明,想要請爹爹指教一二。”
    她爹爹可是大明首輔,權傾朝野的百官之首,想必比那個壞家夥見得多,見識也廣。
    張居正便輕聲道:“講。”
    於是張靜修便帶著迷茫娓娓道來,和爹爹說起了合作社的事,看著爹爹威嚴的臉。
    張靜修便沉吟著道:“爹爹你看呀,這麽一來那些富戶的田畝一起耕種,一起收割,不但省力也省時,還省了工錢,就算是遇到了天災,社裏還可以出資救助,不至於顆粒無收……”
    對於女兒的話,張居正剛開始還沒放在心上,可是越聽越覺得不對勁,這什麽社好像有些不簡單!
    等到女兒說完了,張居正竟然愣住了,不由得細細品味著這番話,便好似覺察到了什麽大玄機。
    “嗯”
    張居正沉吟了半晌,才道:“什麽社,靜兒你再說一次。”
    張靜修忙道:“合作社!”
    等到女兒又將這合作社的架構,契約細細道來,張居正略有些疲憊的眼睛便不由自主的睜大了。
    他覺得腦海中有一道閃光劃過。
    這個辦法……
    “好呀!”
    輕輕一掌拍在了麵前的桌子上,張居正擊節讚歎,可是又很快覺察到一些不妥,然後那眉頭便皺了起來,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張靜修在一旁呆呆站著,這個時候也不敢打擾自己的爹爹。
    書房中再次變得靜謐如水。
    直到一刻鍾後。
    張居正才從深沉的思索中驚醒,奇道:“這合作社的章程,靜兒你是從哪裏聽來的”
    張靜修幾乎脫口而出,想了想,卻還是輕聲道:“是靜兒從一位友人口中聽來的。”
    張居正點點頭,又輕聲道:“你這位友人見識倒非同一般,是個大大的人才……下去吧,爹爹乏了。”
    張靜修便趕忙斂衽一禮,應了一聲:“是,爹爹。”
    從書房中輕手輕腳的走了出來,這下子她更加困惑了,這合作社的奧秘就連爹爹也一時想不透麽
    心中帶著幾分疑惑,她蓮步輕移走向了自己的小院。
    書房中。
    張居正斜靠在太師椅上,微閉著雙目,則又陷入了深沉的思索,良久才幽幽的歎了口氣。
    他的見識自然比女兒強多了。
    他覺得這個合作社確實好。
    這時張居正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推行的一條鞭法,又想到了北宋王安石曾經推行過的青苗法。
    心中突然靈光一閃。
    這合作社的辦法,似乎是脫胎於北宋王安石的青苗法,不過將青苗法改良完善了。
    什麽是青苗法
    當年王安石為什麽變法。
    因為當初北宋朝廷麵對民間高利貸和奸商橫行,大量農戶民不聊生的困境,除了變法別無選擇。
    不變法便隻有死路一條!
    所以王安石冒天下之大不韙。
    他為了針對那些放高利貸,哄抬或者打壓糧價的奸商,下令將朝廷常平倉中的糧食種子折算成本錢,然後貸給農戶耕種。
    如此一來由官府插手,為貧苦農戶提供耕種物資,從中收取一定的利息,非但打擊了奸商,也為朝廷增加田畝中的稅收。
    這便是王安石變法的核心。
    當王安石變法失敗之後,北宋便大勢已去,成了一塊奸商橫行,文人集團與食利者互相勾結,肆意妄為的大肥肉!
    乍一看,靜兒說這個合作社的契約形式,大概和北宋青苗法差不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是細琢磨卻又截然不同
    區別在哪裏呢
    北宋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是官辦,而這個合作社是民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形式。
    張居正是什麽人呐,他稍微一琢磨立刻便覺察到了民辦合作社的好處。
    王安石的青苗法為什麽會失敗呢,青苗法的本意是好的,可是問題處在了不該官辦。
    官辦便會產生貪腐,會導致各地官員上下其手,所以最終反而加重了百姓負擔……
    可是這個合作社的辦法,讓張居正一下子茅塞頓開了。
    民辦至少不會貪腐呀!
    並且在這個合作社裏,這些聯合起來種地的農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合作關係。
    如此一來,張居正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不由得深深的吸了口氣,啪的又一掌拍在了桌子上。
    “如此一來農戶們連成一氣,抱成了一團,至少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便不會被奸商肆意宰割了。”
    這個辦法好呀!
    張居正越想越覺得妙。
    這比青苗法高明何止百倍,既保護了農戶,又保障了朝廷的歲入,想出這個辦法的人真是個天才!
    農戶有錢了,朝廷從田畝上獲取的賦稅徭役不就增加了麽。
    不過……
    這個辦法對農戶好,對朝廷好,對天下人好,可也不是對所有人都好,必定會得罪許多人。
    那些人叫做奸商,食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