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不一樣的東廠
字數:4603 加入書籤
不說酒樓飯莊的掌櫃,夥計們一頭霧水。
就連周圍經過行人,京城的老少爺們也算長見識了,看著滿臉堆笑,一團和氣的東廠悍卒,一個個看的眼睛都直了。
千古奇聞呐!
看著那一個個態度和氣的東廠掌班,檔頭,番子,沿著長街兩側走進了一家家酒樓,然後……
那一張張生著橫肉的臉上,擠出了那麽一分或者幾分笑容,客客氣氣的向著酒樓掌櫃抱拳行禮。
再然後,竟然老老實實的掏銀子買下了大批家禽。
一片嘩然中。
這場麵大夥誰也沒見過呀,各家酒樓飯莊的掌櫃強忍著膽戰心驚,趕忙打躬作揖賠笑。
東廠竟然講理了。
東廠的軍爺買東西竟然給錢了!
這畫麵讓長街之上過往行人都目瞪口呆,湊在一起指指點點著,交頭接耳的議論著……
在這京城建成之後二百多年曆史上,這或許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詭異之事,真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行人們紛紛摸著腦袋,一臉懵逼的見證這奇怪的大事件,嘈雜議論之聲不絕於耳。
“這,這……出大事了呀!”
麵對著京城百姓的圍觀,沈烈卻麵不改色,隻是在漫天飛舞的雞毛中拿出一塊絹布捂著嘴,又抬起腿繞過了一坨雞糞。
放眼望去。
官民一家親,恭維聲不絕於耳。
沈烈這才滿意道:“看看,咳……這多好,這不是一團和氣麽,能用銀錢解決的事情,為何要鬧的天怒人怨”
眾東廠將官好似小雞啄米一般猛點頭,附和著。
“沈爺說的是。”
你是欽差,你說的都對。
將眾人尚有些不服,沈烈臉色又是一沉,冷冷道:“人要臉,樹要皮,諸位都是習武之人,欺負百姓算什麽能耐,真有本事去九邊投軍,和瓦剌人硬碰硬的幹上幾仗,沈某便敬諸位是條漢子!”
東廠將官們一呆,有些尷尬的抹著鼻子低下了頭。
人要臉,樹要皮。
沈爺這話說的倒是沒毛病。
見眾人神情尷尬,沈烈也不由得撇了撇嘴,他想到了李自成率領大軍進京的時候,幾十萬大明京營不堪一擊倒也罷了。
就連天子爪牙,號稱十幾萬人馬的廠衛也一哄而散,真正站出來抵抗的隻有小貓三兩隻。
甚至還不如一群太監忠誠。
為何如此
上梁不正下梁歪,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廠衛從根子上便爛透了,隊伍裏麵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卑鄙小人,潑皮無賴。
是該好好整治一番了!
於是沈烈一邊數落著,一邊率領東廠將官們繼續前行。
錦衣衛他管不了,不過如今他手握聖旨,又身為東廠理刑百戶,自然要趁機將這東廠的隊伍淨化一番。
東廠好歹也是有編製的正規軍,除了上麵那幾位管事太監,從軍官到士卒都是從錦衣衛,京營甚至邊軍抽調而來的。
能不能有點紀律部隊的樣子了
這麽幹行不行呐
沈烈不知道,不過他深深的懂得一個道理,這東廠的人心若是散了,這隊伍便不好帶了。
事在人為吧。
時間很快到了晌午。
城門外。
進出京城的官道上冷冷清清。
淒淒慘慘。
蝗災正在蔓延。
人心惶惶之下,昔日熙熙攘攘的行商少了許多。
就連城門處的京營守軍也有氣無力,一個個抱著刀槍弓弩,有氣無力的在城門樓上打著瞌睡。
並且就在距離城門不遠處,竟然有一些穿著白衣的鬼祟之人,明目張膽的攔住了行人宣講著什麽。
這一看便是妖言惑眾的教民。
可守軍也沒心思去管。
看守城門可是個肥差,能在這裏當兵的將官也好,士卒也罷,大多是京畿一帶的子弟。
如今多數人家中都遭了蝗災,誰還有心思當差呀!
一片寂寥中。
異變突生!
隨著一陣家禽鳴叫,隻見大批穿著褐色衣衫的番子騎著馬,從城門洞裏轟隆隆的跑了出來。
“東廠奉旨辦查。”
“閑人閃避!”
這一陣喧鬧,馬蹄聲轟隆隆的。
過往行人客商紛紛閃避,看著那標誌性的褐色衣衫,那醜陋的尖帽,還有馬背上一臉凶悍的東廠鷹犬。
過往行人畏懼的地下了頭,卻紛紛在心中咒罵了起來。
“啐!”
“鷹犬!”
什麽玩意兒!
可是在一片咒罵聲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先是大批東廠番子衝了出來,然後便伴隨著一陣家禽的鳴叫聲。
躲在道路兩旁的行人客商們,目瞪口呆的看著大批家禽鳴叫著,排著隊,在彪悍騎士的驅趕下衝了出來。
一時間喧囂聲震天。
在大批東廠騎士的驅趕下,成群結隊的雞鴨鵝鳴叫著撲騰著翅膀,在漫天的羽毛飛舞之中。
雞鴨鵝組成的一隻大軍呱呱叫著,撒了歡似的向著不遠處的一片瓜田衝了過去。
一見到了瓜田裏的蝗蟲,瘋狂的家禽便好似見到了什麽美味佳肴,瘋狂的啄食著,爭搶著……
有一些已經在大快朵頤,還有一些呼扇著翅膀撲棱棱飛了起來,這場麵可真是太壯觀了。
並且城門洞裏湧出來的家禽越來越多,還真像一支威風八麵的大軍,衝在前麵已經在農田裏撒了歡。
後麵的還在從一家家酒樓,飯莊,客棧裏往外麵衝。
雞飛狗跳中。
行人,客商,百姓,農人都看傻了。
而沈烈則騎著馬,帶著一幹東廠將官威風凜凜的出了城,看著這一幕壯觀的景象,英氣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沈烈笑出了聲,看起來他的妙計奏效了。
又片刻後。
熙熙攘攘中。
堵在城門外的行人也琢磨過來了,看著田畝中正在撒歡的遍地家禽,湊在一起竊竊私語著。
“這……奇招呀!”
“這法子是哪位高人想出來的”
從剛開始的茫然,吃驚到後來的眉飛色舞,道路兩旁圍觀的行人很快明白了這些東廠中人的意圖。
這是想用大量家禽治理蝗災麽
“這……”
行人們錯愕之餘,又開始議論了起來。
大夥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除了那些失去土地的可憐佃戶,家家戶戶都養著幾隻雞鴨。
當然這個時代養家禽是用來下蛋的,隻有逢年過節才舍得宰殺一隻或者幾隻,給全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