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天家顏麵

字數:5241   加入書籤

A+A-


    一轉眼便是兩天後,隨著被聖旨申飭的張居正拖著病體,又上了一封請求辭去首輔職位的奏折。
    卻被皇上以更加嚴厲的口氣訓斥了一番。
    “不準……駁回!”
    可朝野已是一片嘩然,人心隨之躁動了起來。
    傍晚。
    沈府。
    看著手下人謄抄回來的明發聖旨,沈烈眉頭大皺,首輔辭呈,皇帝挽留這樣的大事,自然是要明發上諭昭告天下的。
    可是這聖旨裏的措辭,這語氣可真是太嚴厲了。
    這是報仇呐
    沈烈心中頗有些無奈。
    腦海中。
    不由自主浮現出朱翊鈞那張微胖的臉,沈烈可真是太了解他了,這是借著機會發泄他心中那點私憤呢。
    他要將早些年挨過的罵,一次性的都罵回去!
    對他來說可算是解氣了。
    並且咱這位皇上雖然連下兩道聖旨,不許張居正辭呈,可搶班奪權卻一點也不含糊,早已迫不及待的任命次輔張四維做代理首輔主持內閣。
    “帝王心術呀。”
    沈烈眉頭皺起。
    思慮著。
    他覺得張家暫時還沒有什麽危險,畢竟考慮到大明的體麵,考慮到師生名分,在張居正真正咽氣之前。
    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
    為了皇家臉麵。
    他絕不會動張家,甚至還會給張家一次次的施恩。
    想及此。
    沈烈心中無奈,抬頭看著天,口中喃喃自語著:“一年。”
    在已知的曆史上,張居正去世大概是在萬曆十年的秋天,他還有一年的時間,來挽救即將被徹底清算的張氏子孫。
    不過。
    沈烈很快變得迷茫了,以他對那位少年天子的了解,那可不是一個無情無義之人,可是……
    為何他要對老師家的子孫下此毒手。
    “不應該呀。”
    就算是天子要清算張氏家族,最多是在張居正死後,剝奪了張家幾個兒子的功名官職。
    將其貶為庶人,永不錄用也就罷了。
    至於把人都弄死麽
    這樣做對天子可沒什麽好處。
    徒增汙名。
    百思不得其解。
    沈烈便沉吟了起來:“除非……是受人教唆!”
    漸漸的。
    沈烈的思緒變得清晰起來,他覺得對張氏子孫下毒手的真未必是少年萬曆,或許是別有用心之人從旁挑唆。
    而天子心中帶著幾分怨恨,便選擇了縱容,因此才造成了一場誰都不想看到的慘劇發生。
    想通了。
    沈烈便暗中與馮保互通消息。
    果然不出數日,隨著萬曆十年的秋闈一天天臨近,進京趕考的舉子越來越多,別有用心之人紛紛跳了出來。
    沈府內宅。
    微服來訪的馮保,默不作聲的將幾本彈劾奏折擺在了桌子上,沈烈隻看了幾眼便眉頭大皺。
    但隻見。
    這幾本奏折上無一例外,都密密麻麻寫滿了舉子們的簽名,還有一個個鮮紅的手印。
    而內容則五花八門。
    有一封是彈劾張居正當初父親去世,本該丁憂,辭職為父親守孝三年,可他並沒有這樣做。
    這罪名還是輕的。
    隨著沈烈拿起了另一本彈章,這本就更加驚悚了,是彈劾張居正操弄科舉,為兒子們謀取功名。
    什麽公器私用,任人唯親……
    沈烈給總結了一下。
    一句話。
    你張居正的兒子真有那麽大本事,幾個兒子一參加科舉,不是狀元就是探花,個個都能進翰林院。
    憑什麽
    難不成。
    隻有你張太嶽家的兒子們學富五車,風流倜儻,全天下的舉子們都是學渣飯桶麽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
    暗箱操作!
    看著這按滿了鮮紅手印的彈章。
    群情激奮。
    馮保輕聲歎道:“如今呐,外麵已經傳的沸沸揚揚,說今科春閨不出意外,又是太嶽公家的子孫。”
    沈烈將這彈章一扔,冷道:“這叫什麽話,狀元也好,探花也罷,他們的科舉文章可都是要傳閱天下的,有沒有狀元之才不是一目了然麽”
    誰行不行。
    誰才高八鬥心中也沒個數麽
    馮保苦笑連連。
    可舉子們不這麽想呀。
    馮保幽幽歎道:“眾口鑠金呐!”
    沈烈釋然。
    又冷笑了幾聲。
    也對。
    說起來這大明的舉子們呐,大概從嘉靖朝就不當人了,一個個削尖了腦袋往上爬,想做官都想的失心瘋了。
    各種歪門邪道層出不窮。
    一老一少在內宅裏唉聲歎氣。
    看了看四下無人,馮保便又輕聲道:“根子上,還是因為太嶽公新政,禁天下書院的事。”
    沈烈輕聲:“哦,馮公此話怎講”
    隨著馮保這位三朝元老娓娓道來。
    沈烈才恍然大悟。
    嘉靖末年。
    朝綱大亂。
    天下間突然刮起了一陣讀書人私辦書院的歪風。
    這些私辦書院以輔導科舉為名,請狀元名師坐鎮,打著一對一輔導的旗號吸引了大量舉子參加。
    什麽名師講學,名家授課,甚至堂而皇之的將當朝大員都請到了書院裏,沽題,押題,買題……
    因此。
    這些書院背後的組織者,自然便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
    若單純是為了科舉倒也罷了,可這天下間的讀書人湊在一起能幹出什麽好事兒
    漸漸的。
    這些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的各地書院,自然而然的開始變味兒。
    這些書院!
    漸漸成了講學者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乃至黨同伐異的場所。
    隨之而來的。
    自然是朝中大臣結黨之風盛行。
    更有甚者。
    一些官員利用開辦書院講學來謀取私利,給行賄受賄、貪贓枉法披上風雅的外衣,對朝廷風氣的危害巨大。
    甚至這些人開始利用書院的影響力幹預朝政!
    到了萬曆朝新政。
    為了打擊這種愈演愈烈的歪風邪氣,首輔張居正對這種不正之風毫不留情。痛下殺手!
    張居正眼睛裏不揉沙子,先從自己身邊的人開始。
    凡是他的知交好友、門生、故舊,但凡有熱衷講學又不聽勸不知回頭的,一律被張居正毫不留情地清除出官場。
    在將這些人清除出官場的同時。
    張居正還對各地大肆興建的書院痛下殺手,各地藩王所建的書院更是重中之重。
    一時之間禁毀書院無數。
    以雷霆萬鈞的手段,將這股歪風壓了下去!
    隨著馮保拿起桌子上的茶碗,喝了一口,有些渾濁的眼睛眯了起來,幽幽道:“如今太嶽公病倒了……”
    沈烈點點頭。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