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那八成是人家的
字數:5408 加入書籤
這說的是人話嗎?
一個24小時的客服崗,兩個員工加加班不就行了,你寧願招三個人倒班,
多一個人要支出多少用工成本啊!
社保福利津貼那些加起來,都夠兩個員工一天工作四十八小時了。
你們財務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麽?
他頭一回聽說有公司加班還需要打申請的。
簡直離大譜。
“那bug可能改不完了,三天時間太緊張。”
劉誌奇有些生氣地說道,將手中的中性筆一把丟在筆記本上。
“沒事,新產品有點bug很正常,慢慢改就行。”
“...”
行吧,你是老板你說了算。
討論了十分鍾的技術問題,運營部負責人問道,
“林總,咱們跟主播的分成怎麽算的?”
“二八分就行了。”
林奇端起劉秘書泡的龍井,美滋滋喝了一口。
“呃...給主播二成會不會少了點?”
運營部的大佬有些無語,現在業內都是五五分,
你直接要八成,有個鬼會來咱們家當主播啊。
“我的意思是,給主播八成。”
“那不行,這跟做慈善有什麽區別啊。”
運營部門當場就急了。
部門營收以後可能要跟獎金掛鉤的,
兩成的收益,刨除帶寬費服務器費和運營成本。
能不虧就不錯了。
“放心,不影響你們的獎金。就這麽決定了,散會吧。”
整個會議不到半小時,各部門負責人一臉懵逼地走出會議室。
“奇哥,你這麽搞能賺錢麽?”
丁樂一邊搗鼓著電腦,一邊問道。
剛才他全程一句話都沒說,
等人走了這才疑惑地問道。
“放心吧,這幫人還不懂,互聯網就是要先燒錢跑馬圈地,你說要是我們開八二的分成,yq的主播會怎麽樣?”
“嘿嘿,奇哥,還是你比較奸詐。”
“滾!”
果不其然,公告一發出去,像是投入了一顆重磅炸彈。
a站這麽大體量,要做直播大家都有心理準備。
yq直播平台內部也是如臨大敵。
時刻在關注a站的動向。
而且早就請好了水軍,到時候第一時間入場帶節奏。
將這個新平台按死在搖籃裏。
可公告一出,不說yq管理層了。
連網友都目瞪口呆。
好家夥,八二分成,你們網站是來做慈善的吧?
評論中不乏有質疑聲。
“這兩成真的能覆蓋成本嗎?”
“別傻了,林大少爺玩票而已,指不定收割一波就跑路了。”
“你別逗,林奇的身份早就曝光了。江海市林氏集團繼承人,這樣的身份你說他會攜款跑路,帶節奏也要動點腦子好吧。”
一時間說什麽的都有。
炸得最厲害的還是yq的主播。
那些不夠簽約條件的小主播各個蠢蠢欲動,
在各自的群裏呼朋喚友,
“石頭哥,你真準備換平台啊?”
一名帶著墨鏡,手裏夾著香煙胡子拉碴的年輕人坐在電腦前麵。
思索良久後開始打字回複。
“想去碰碰運氣,再差也不會比現在差吧?”
“好,兄弟也豁出去了,跟你一塊走!”
這樣的對話在不同群組中隨處可見。
那些簽了合同的大主播倒是酸得不行,
見到石頭哥的發言,忍不住打字嘲諷道。
“石頭你可省省吧,就你那破鑼嗓子去哪裏賣唱都是一個死。
況且那平台什麽樣還不知道呢,一點基礎都沒有,
可別等到時候吃不起飯了來群裏哭窮。”
一番話看得石頭血壓飆升,“放心,再窮也不會找你借錢。”
“哈哈,有骨氣是好事,不過沒關係,真吃不起飯了一句話的事。”
“沒錯,哈哈,這年頭不是什麽人都能吃這口飯的。要不然石頭你找個廠上班去吧?”
石頭麵色沉了一下,點開群設置。
直接退出了群聊。
“等著吧,我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群內發生。
那些才華得不到施展的小主播,各個翹首以盼等待a站的直播板塊上線。
在此期間,丁樂又加了一把火。
將之前在ktv錄下來的歌曲剪輯好,發布了上去。
由於之前幾個視頻的積累,
再加上丁樂網站股東的身份,
粉絲數量已經超過五十萬了。
視頻已經發布,便迎來了無數網友圍觀。
“我倒要看看樂哥又整了什麽活?”
“先讚後看。”
“不會是林少和美女不得不說的視頻吧?”
“哈哈,你小子想什麽好事呢。”
視頻剛開頭,就有無數彈幕冒了出來。
這就是現在a站最具競爭力的實時彈幕係統。
網友們隔著幾千公裏,便能一起吐槽同一個視頻。
無形中像是很多朋友坐在一起觀賞一般。
張潮是一名大學畢業剛兩年的年輕人,
在農村長大,寒窗十年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畢業後也找了一份在老家人看來相當令人羨慕的工作。
按照後世的說法,標準的鳳凰男。
結束了一天疲憊的工作,剛登上a站就發現up主樂天派發布了新視頻。
他算是丁樂很早的粉絲了。
入坑的視頻就是那部古宅探險。
有錢人帶著保鏢美女一起露營,這種生活可真讓人羨慕。
不知道這次樂天派又拍了什麽好玩的。
張潮一邊點開視頻,一邊打開剛從樓下買的快餐。
這是一碗三塊錢的炒粉,裏麵加了根澱粉腸,還打了一個雞蛋。
工作了一天饑腸轆轆的張潮抄起筷子就炫了一口。
“嗯嗯,真香!”
隨後視線轉移到屏幕上。
是一個檔次不低的ktv,光線很暗。
“這個是林奇女朋友吧?”張潮喃喃自語一聲,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攝像機似乎調整好了,轉到抱著吉他的林奇身上。
一陣從未聽過的旋律響起。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
邁出車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猶豫...”
張潮突然愣住了。
六年前,他提著裝著被褥的編織袋,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
繁華的街道,車水馬龍的街角,
讓他這個在農村生活了十八年的農民的兒子無所適從。
他站在路口觀察了足足半個小時,
才終於確定了課本中的紅綠燈是怎麽運行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