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鬧事
字數:5125 加入書籤
陸景之有好轉的趨勢後,秦晴決定明日啟程上路。
齊扒皮一死,他的手下見大勢已去,四散奔逃,留下個爛攤子。
齊知府作惡多年,百姓們早已心懷不滿。
眼下池州大亂,百姓們聞風而動走出家門,砸了福滿樓。
與齊知府有過生意來往的富戶也受到波及,躲避在家中瑟瑟發抖。
“夫人,池州的富戶聯名請願,請求您的保護。”
富戶們很冤枉,他們做生意圖財。
以往齊扒皮當知府,眾人自然行賄,捧齊扒皮的臭腳。
這些年搭進去無數錢財,好處沒得到多少,現在又遭受百姓打壓,他們是受害者。
“百姓們以為他們與齊扒皮是一夥的,四處打砸,有幾個鋪子被搶奪一空。”
為此,富戶們損失慘重。
眾人湊在一處商議,不得已找上門來。
張舉被留在池州,接管池州衙門。
前幾日池州秩序良好,突然就大亂了,頗為蹊蹺。
“而且,這群鬧事的百姓似乎有個頭目,目的不單純。”
打砸齊知府的產業,張舉能理解。
聽說齊扒皮當了幾年知府,搜刮民脂不說,還草菅人命。
“富戶交給齊扒皮的錢,就相當於一個保護費。”
張舉查過,與富戶無關。
“下官懷疑,有人借著打砸齊知府的產業故意趁亂鬧事,動機不純。”
富戶們的損失,到底進了誰的腰包?
況且,煽動百姓鬧事,最後受傷的卻還是無辜的百姓。
“走,去街上看看。”
秦晴得到消息,與張舉一同出門。
街道上,百姓們聚集在一起,為首的人打著彩旗耀武揚威。
“齊扒皮死了,留下不少產業,咱們把產業歸為已有,以後有衣穿,有飯吃,做個富貴閑人!”
為首的漢子畫著大餅,得到眾人支持。
“對,那些銀子來路不正,咱們幫著花點銀子又怎麽了?”
還有那些銅臭味的富戶,都該被打劫。
有錢人之所以有錢,難道不是用百姓們的血供養的?
“前麵的胭脂水粉鋪子是齊扒皮的產業,咱們一起上!”
幾十號人口號洪亮,怒氣衝衝地來到鋪子門前。
“鋪子打烊了,人必定還在裏麵,咱們砸開!”
為首的漢子振臂高呼,其餘人紛紛響應。
眾人手中拎著斧頭,柴刀,一炷香的時辰拆卸下窗板門板。
“你們要幹什麽?”
鋪子裏,衝出來一個女夥計,憤怒質問道。
聽說有人搶奪財物,東家特地關了鋪子。
隻是沒想到,這夥人如此囂張。
“衝進來是想明搶?”
光天化日之下,女夥計看到眼前一幕,不敢置信。
“什麽明搶,咱們是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為首之人冷笑,齊扒皮欠他們太多了。
“我家東家與齊知府根本不認識,你們休得胡鬧!”
女夥計極力解釋,奈何衝進來的人根本不關心真相。
“你說不認識就不認識,我親眼看過你們東家上了齊知府的床榻,哈哈!”
漢子們猥瑣一笑,手下卻不停。
女夥計阻止,被幾個漢子按住,眾人上下其手。
“真是豈有此理!”
張舉見此,額角青筋都出來了。
那些窮苦百姓本是應該被保護的人,卻選擇出來作惡。
明麵上標榜正義,實則做得比齊知府還要惡心人。
“張大人,為首那人一看就是二流子。”
池州百姓大多善良,否則就不是隻有幾間鋪子受損那麽簡單了。
秦晴暗了眸色。
這種趁火打劫的渣滓,必須抓衙門大刑伺候。
“兄弟們,咱們能不能發財,就看這一票的了!”
秦晴和張舉還不等進入胭脂水粉鋪子,街道上又有幾十人的隊伍出沒。
看來,在池州鬧事的不僅僅是一群人。
“陸七,你帶著兩千將士維持秩序,凡搶奪者,一律關押到衙門!”
無需廢話,以武力鎮壓。
“另外,調查齊知府親眷的產業。”
池州的牛鬼蛇神多,必須用鐵血手腕。
秦晴琢磨下,給張舉留下兩千人手。
剛回到宅院,凝冬提著個獐頭鼠目賊眉鼠眼的小個子來見秦晴。
“夫人,此人是齊知府的小舅子毛綏,這廝貪婪,非要收拾幾馬車的財物,被咱們的人抓個正著。”
齊知府死了幾日,毛綏一直躲著。
是張舉在城門設卡,發覺車隊可疑。
“您是不曉得,這個毛綏心眼多,為蒙騙官差假裝成屍身躲在棺材中。”
車隊出城安葬,按理說必定順利過關。
官差在檢查車隊的時候,發覺幾輛馬車裝的皆為金銀珠寶等財物,這才決定開棺。
不然,可就被姓毛的逃了!
“陸夫人,您隻要放過小人,小人願意把家產悉數充公。”
毛綏跪地大哭,那些錢財是他多年積攢,都是他的命啊!
“不放過你,你的家產也要充公。”
秦晴不理會,對凝冬道,“把人丟給張舉就行了。”
以後池州瑣事,暫時交由張舉。
等池州新知府上任,張舉再被調往京城。
“求您饒小人一命,小人知道齊家一處私產。”
毛綏三言兩語,把姐姐出賣。
反正姐姐已經被關在衙門,要那些錢財也沒意義了。
根據毛綏引路,秦晴又有新收獲。
齊夫人是個養生達人,專門買了別院搜羅上等藥材。
“小小一個知府夫人,收藏裏竟然有千年人參!”
千年人參,放在國庫裏都是寶貝。
秦晴有錢,卻碰不上這等好貨色。
除了人參,上等紫芝,黃芪,天山雪蓮,應有盡有。
秦晴看到藥材,比收了一個密室的寶物更激動。
第二日天明時分,一行人啟程趕路。
有將士維持秩序,池州已經有明顯好轉。
那些趁機想搶奪財物的小人,衙門都快裝不下了。
秩序扭轉後,終於還百姓一個清淨。
天熱,周老夫人上火,吃不下飯。
“當初從京城流放,娘為以後的生計發愁,現在終於有機會回京,娘也是憂心。”
周老夫人感歎,她老了不中用。
“娘,您別擔心景之,他很快就會醒過來。”
秦晴給周老夫人特地燉了養生藥膳滋補。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兒媳年紀尚輕,總有做的不夠得體的地方,還等著您來指點。”
論閱曆,秦晴比不上周老夫人,她很依賴這個婆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