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有理不在聲大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A+A-




    “馬老哥,你想想,這樣兩敗俱傷的結果真的好嗎?”秦海說道:“有理不在聲大,聲音大的人,反應過激的人反而容易落入下風,可能你的對手太了解這一點,也了解你的性子。”
    類似這樣的話,其實馬有良聽不少人說過,但大多是苦口婆心的規勸。
    秦海不一樣,他是在出主意,幫他對付想要對付的人,這樣一對比,他的投入感瞬間上去了,莫名覺得秦海的話尤其入耳。
    “那我就要吃這個啞巴虧?”馬有良反問道。
    秦海提醒道:“你別忘記請我來的目的——遷祖墳,凡事要事第一,其餘的都在這件事之下,等辦好了這件事,再說其它。”
    馬有良一下子冷靜了:“也是,我不能上了他們的套,我父母的墳必定是要遷出來的,但要動祖父、祖母的有點難度,祖父祖母有三子一女,我父親排行第二。”
    “他去世以後,還有大伯、二伯及三叔,以及一位姑姑,他們不會同意我將祖父、祖母的墳挪走,所以,我隻能挪自已父母的,但他們必定會攔著。”
    在這裏,動土動棺都有大講究,尤其這種大族,馬有堂的祖父還有三位兄弟,堂係叔伯都不少,每次要大動時,全族人聚在一起,那真是浩浩蕩蕩!
    兒子要遷走父母的墳,這事按理說是自家事,但在這種大家族裏絕不可能讓後輩做主。
    想要動土開棺,先,先問過族中長輩再說!
    但就以馬有良在族中的地位和口碑,可想到反對者眾多,秦海又想到了自已心頭的疑惑。
    馬有良是否另有居心,過來的路上也沒見到有武館的存在,所以秦海專門發了消息給爺爺,詢問武館在這邊的分布情況,從爺爺那得到的消息來看,馬有良倒沒有說謊。
    西北的經濟不發達,gdp長年倒數,是脫貧工作的重點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家庭無力供養孩子上學,習武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宮氏武館是國術世家,發現這情況後曾經發起過一個義務教習的項目,收容了不少孩子進武館習武,門是敞開著收,但能撐到最後的不多,畢竟學武是個體力活,還要持之以恒。
    但凡是堅持下來的,後來都外出找了不錯的工作,混到了營生,在外麵自然講武館的好話,時間一長,宮氏武館的名聲異常地好。
    宮氏在這邊開設的武館數量的確不多,但貴不在多,而在於精。
    據爺爺說,就馬有良所在的這片區域僅僅三家武館,且相隔甚遠,但每一家的規模都尤其龐大,堪稱是學校的級別。
    不僅如此,宮鎮還發來了三家武館的地址,順便把他到達西北的事通知了各家館長。
    現在秦海已經加上了三位館長的微信,一個個奔五的人,上來打招呼叫的全是少主,這個稱呼讓秦海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打消了心底的那絲懷疑。
    提前與三家武館聯絡上,一來是為了驗證馬有良的說法,二來是以防萬一。
    聽馬有良講了這麽多,明顯馬家的人不是好相與的,這次挪墳可能不太妙,尤其這邊的天氣又惡劣,一旦惡化根本不方便挪祖墳,這二次葬又是個有講究的。
    現在的情形又複雜,“馬老哥且聽我一言,既是要挪墳勢必回去老宅那邊,等我先看看現在的祖墳群,再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以供遷墳,且走一步,看一步。”
    馬有良遭受了一番驚嚇,曉得秦海晚上等同於救他一命,自是要聽他的話:“好。”
    “另外,我私人還有一個請求——我對當年指點馬家的光頭道長很感興趣,不知道族裏哪位與他打交道頗多,還能與你說上話?”
    其實要知道哪位與光頭道長打過交道不難,但能看在馬有良的麵子上和他有什麽說什麽的,恐怕全族都沒幾個,怕是五根手指頭數得過來?
    “你為什麽對那個人感興趣?”馬有良說道:“那人古古怪怪的,我總覺得他不像普通人,身上沒有一點人氣兒,和他正麵打過交道的有我姑父一個。”
    姑父是其中一個,那就是說,還有別人一起,馬有良直接掠過,隻提了這麽一位。
    姑父麽,秦海一品,本質上算是外人。
    姑姑是出嫁的,對族中的事發言權不大,這位姑父倒是個合適的切入口。
    “秦海兄弟,你怎麽對那人感興趣,那人年紀比我還長,不知道比你大多少歲,說不定早就見閻王去了。”提到那光頭,馬有良沒有好聲氣:“要是再見到他,老子撕了他。”
    馬有良和那光頭老道也是冤仇頗深,要不是對方一席話,豈能讓他淪落到寺裏八年。
    一時間,兩人很有些同仇敵愾的感覺。
    夜已深,剛才的事情也算過去,秦海著他在這裏好好休息,臨走前提到那破掉的窗子,馬有良大手一揮:“你別理,幹完大事我找人來修。”
    秦海這才安心,回到自已房間,背包往邊上一扔順勢躺下。
    馬有良這邊的事算是理清楚了,唯獨那光頭的道長有些古怪,諸如說,他是在馬有良十歲的時候來到這裏的,對馬家人一番指點把馬有良坑慘了。
    馬有良今年多少歲了,秦海一拍頭,剛才怎麽忘記問了,看他的年紀怎麽著也快四十。
    或者四十出頭。
    若是按四十來算,這事發生在三十年前,三十年前的三江才多大年紀?若那人真是年輕時的三江,他跑來這地方做什麽,二十多年後,左逍平也來了這裏。
    這兩件事情之間是否有聯係?三江既不是三姐的長兄,他又是何人呢?
    秦海的思緒有些紊亂,假如三江如今五十歲,三十年前才二十歲,這麽年輕,在這觀念陳舊的西北地區,真有人信服他?還有許多細節需要驗證。
    姑父,秦海想到馬有良所說的姑父,心中落下一塊大石,見到姑父就好了。
    晚上發生了事情打了岔,秦海又有心事,難得晚上沒有睡好,第二天清晨身子笨重得很,要不是聽到外麵有吵鬧聲,他還醒不過來。
    “去你娘的,是不是你把老子回來的事通知他們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