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高爐煉鐵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A+A-




    “殿下,此刀甚是鋒利,屬下也想換一換手中兵刃!”
    李存孝與典韋整個下午都在測試鋼刀的鋒利,秦國目前所有的武器鎧甲都未能抵擋住鋼刀的劈銅製鎧甲還行,但兵刃武器沒有任何一個是完整的,全都被劈成了兩
    李存孝甚至拿出自己的畢燕撾與鋼刀對拚,最終結局便是畢燕撾上麵出現一道很深的刀
    鋼刀的表現讓李存孝和典韋呼吸急促,兩人盯著遠處的高爐很興看著那紅色的鐵水,他們恨不得自己衝上去打造自己的武
    鋼鐵的質地肯定比銅更好,而且這爐子裏麵的鐵水乃是扶蘇按照圖紙煉出來的,強度自然不用
    但它也並不是最完美的刀劍用料,這種材料還需要利用進一步加
    說到武器材質,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鋼鐵!
    一來,鐵這東西廉價便宜且常見;二來,這東西強度大韌性足,殺傷力十
    但自然界中存在的金屬單質,隻有金、銀、銅、鉑等寥寥幾種,
    本性比較活潑的鐵單質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當然,隕鐵是個例
    古人也發現這黑不溜秋的隕鐵製作出來的武器,比青銅更鋒利、更有韌比如1977年出土的“商鐵戊銅鉞”,其刃部就是由隕鐵打造當然大部分隕鐵都是硬度極高的鐵鎳合金,比純鐵的硬度、耐腐蝕性更
    可是,在冶煉技術落後的年代,煉化隕鐵絕對是個難題,因為鐵的熔點高達1535,而古代冶煉爐的溫度基本隻能達到1200,別看這區區335度,即便加上風箱增氧技術,也提不上
    當年這個問題可難壞了歐冶子、幹將、莫邪等冷兵器老藝術家們?
    麵對世紀難題,有人想出了“人殉”的方法,古人認為劍是殺器,乃不祥之物,所以要先飽飲人血,名劍才肯出在《吳越春秋》和《東周列國誌》中,為了練就雌雄劍,都有活人祭爐的說
    僅僅是從冶煉工藝角度來看,活人祭爐,確實有那麽一些可行性:一方麵,人體中的油脂、磷等物質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火爐溫度,另一方麵,人體中的鈣、硫等元素的滲入也可以進一步降低鐵的熔在這一增一減之下,隕鐵化水確實存在可能
    而古人所說的“惡金”就是指當時條件下冶煉出來的鐵,生鐵有個最大的缺點:不硬還脆!
    生鐵的莫氏硬度大概4.5左右,這個硬度比純銀和純銅高不少,可是跟青銅的莫氏硬度6相比,那就遜色不少
    至於脆,生鐵之中因為含有大量的碳,這就導致它天生“嘎嘣脆雖然拿牙是咬不動,但如果一旦碰到較大的衝擊力,生鐵就會折斷或者碎
    用生鐵做成的刀劍,不但不好開刃,而且稍一使勁就斷了;做成鎧甲,遇到較大衝擊就裂這便是古人稱其“惡金”的原
    扶蘇看著兩人的表情,隨即開口道:“這爐子裏麵的鐵還不夠好,還需要加工才”
    “殿下,這刀如此鋒利還有如何加工,豈不是神兵利器?”李存孝可不相信比這更好的武
    扶蘇笑笑也不解釋,他當即喊了一聲:“老白,你去找幾個大匠來,再取一些鐵料”
    不一會,考工令白越便帶著幾名年紀稍大的工匠走了過來,他們每人手裏還拿了一些鐵料,都是高爐煉出來的鐵
    “殿下,他們都是考工司最好的鑄造司!”白越在前扶蘇前麵給他介紹幾人的身
    扶蘇點了點頭,開口道:“幾位大匠,麻煩你們按照本宮說的去處理這些鐵料!”
    “諾!”
    幾人應了一聲,便來到鑄造台各司其職準備開
    在高爐煉鐵之前,有一種叫做“炒鋼”的方法獲得碳
    所謂炒鋼,具體工藝和炒菜還真有相似之處:就是在“主菜”生鐵中加入一些特殊的精礦粉作為“佐料”,然後上大火猛炒,在此過程中,還要不斷攪拌“翻炒”,使得生鐵中的雜質得以去
    經這麽一炒,手法熟練的老師傅通過控製火候,就能得到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甚至熟先說炒出來的小鋼蛋,它的硬度比生鐵要稍弱一些,可韌性卻足足強了好幾個檔
    東漢《太平經》就這麽記載的:“使工師擊冶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這工藝,和現代煉鋼已經差不多
    製作武器的材料不僅需要硬度高,還必須具有韌
    所謂韌性就是遭遇大力衝擊時,器件彎曲後恢複原狀的能一般來講,韌性越大的材料,抗衝擊性就越
    而鐵製武器最終淘汰青銅武器,也正是因為韌性優勢!<上下,如果做得再長,就很容易攔腰當然有些特殊處理的青銅寶劍也能夠做到90左但是,這個長度對於碳鋼來說,那是輕輕鬆鬆就能達
    秦國之所以厲害,除了強弩勁弓之外,秦國的劍也比六國長!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原本大概隻有三十公分長度,但隨著製作工藝的不斷進步,青銅劍也越變越春秋時期,秦劍的長度已經達到了5060左右;到了戰國晚期,一些劍的長度已經超過了70,最長長達7
    秦國的劍比六國長,這也是秦軍戰鬥力強悍的原因之
    在戰場上,刺的殺傷力遠大於砍削,那是絕對的一寸長一寸強,試想“我的鐵劍已經到了你的咽喉,而你的銅劍距我還有一尺”,傻子也知道怎麽
    繼炒鋼法之後,有人還開發出了“百煉鋼”技
    說起這個技術其實有點無奈,因為當時冶煉技術所限,同一批次的鋼鐵,也往往因為質地不均而差異較大,那怎麽辦呢?反複鍛打、千錘百
    工匠有意識地將碳鋼加熱、折疊、鍛打,一方麵可以敲出雜質,另一方麵可以使得鋼材中的碳分布均勻、組織緊密,這就更適合製作兵器
    這種折疊鍛打次數有時甚至多達百次,所以也叫百煉
    在鍛打的過程中,在鋼的表麵有時還會形成一些漂亮的花紋,這其實就是材質融合的痕
    這種百煉鋼製成的刀劍非常鋒銳也非常難得,據說曹操的隨身寶劍,就是百煉鋼煉製而
    這炒鋼和百煉鋼技術,可是當時妥妥的世界級黑科技,要知道,歐洲直到17世紀才發現炒鋼技
    但這些都不是扶蘇的選擇,他讓工匠們拿出煉好的高碳料,然後在其外麵包了一層生鐵開始鍛造,接著不斷折疊鍛
    這便是鑄造花紋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