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火車(二)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將門梟虎吳年柳香 !
    精致奢華的鑾輿,在眾人的簇擁下,往城北方向而去。
    鑾輿內。
    吳年與吳烈一起,麵對麵盤腿而坐。
    二人麵前放著一張小案幾,上邊有幹果、禦膳房製作的精致糕點。
    吳烈是半大小子,俗話說得好。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剛剛他又練了武藝,消耗很大。他先抬頭看了看爺爺皇帝,見對方沒有反對,便一臉喜色的抓起了一塊桂花糕,狼吞虎咽了起來。
    吳年笑著拿起旁邊的水壺,倒了一杯熱水給他。
    “慢點吃,別噎著。”
    “嗯嗯嗯。”
    吳烈吃了許多糕點、幹果,又拿起水杯咕嚕咕嚕的喝水,小臉蛋上露出滿足之色。
    “烈兒。你知道火車是什麽東西嗎?”吳年笑著伸出手來,捏了捏吳烈略肥的小臉蛋。
    “知道。那是爺爺想出來的鐵馬,燒煤炭的。之前,父親帶我去看過幾次。”吳烈伸手摸了摸圓滾滾的小肚子,嗬嗬笑道。
    吳年笑著點了點頭。
    大漢朝強大的不僅是國力。
    如果隻是單純的開國之君,那不過又是一個輪回罷了。
    開國的時候,國力強盛。
    要是中途有明君,就是中興。
    要是沒有明君,就是皇朝後期。然後就是民不聊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
    大漢朝厲害的是,吳年改變了風氣。
    對於大地是圓的,世人還是將信將疑的多。
    但也有少部分人堅信不疑。
    高爐煉鋼、玻璃、水泥的出現。讓讀書人不再認為這是【奇技淫巧】,國朝很重視創造發明。
    皇太子不必說。
    皇家對於皇族子弟的教育,不僅有儒學、武藝,還有科學課程。
    吳年把這個國家,引上了科技道路。
    吳年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了,問道:“爺爺考考你。你覺得火車的出現,會帶來什麽樣的改變?”
    “無敵。”
    吳烈先是楞了一下,然後便脫口而出道。
    “怎麽個無敵?”吳年笑了起來,滿臉鼓勵的看著孫子。
    “有這樣的鐵馬,如果邊關發生戰事。國家隻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把軍隊、糧食運送到邊關。這就是無敵。”
    吳烈昂首挺胸,眉飛色舞道。
    “說的對,但又不全對。”吳年笑著說道。
    他心想。這孫子果然尚武,首先關注的是軍事。
    吳烈又是一愣,對又不全對?這是什麽意思?他深呼吸了一口氣,低頭說道:“請爺爺指教。”
    吳年點了點頭,指點孫子。
    火車的出現,遠比水泥路作用大。
    燒煤炭的火車。
    與牲畜拉動的馬車,無法相提並論。
    軍事上的作用隻是其中之一。
    還有救災、運送大宗貨物等等。
    尤其是救災。
    無論是旱災、水災、還是地震,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一旦發生大災。
    鬧個不好,就會產生流民。
    就會有人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或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造成國家動亂。
    有了火車,無論天南地北。無論天涯海角,有任何災情發生,朝廷都可以迅速反應。
    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火車都堪稱是“國之重器。”
    就在祖孫二人說著火車的同時,隊伍出了城門,來到了一座小鎮。
    這座小鎮,是朝廷設置的。小鎮內常駐數百人,有護衛、工匠、工程師等等。
    專門為火車投入使用而服務。
    如今終於修成正果了。
    火車牽動朝廷。這一次來的。不僅是吳年,還有朝廷重臣,太子以及諸王。
    鑾輿停下。
    吳年牽著吳烈的小手,一起下了鑾輿。
    “陛下。”等候多時的眾人,立刻對吳年躬身行禮。
    吳年擺了擺手,讓他們不要多禮。然後在官員的引領下,眾人一起來到了一座木頭搭建而成的高台上坐下。
    沒過多久,吳年就聽到了嗚嗚嗚的聲音。
    刺耳難聽。
    但是聽到這個聲音的吳年,臉上卻掛滿了笑容。他的目光緊盯著右前方的屋子。
    兩扇大門敞開,一條鐵軌向外延伸。
    過了一會兒,在濃烈的黑煙之中。一頭猙獰的“鐵獸”,在哢嚓哢嚓的聲音中,駛出了屋子,以在吳年看來很慢的速度,沿著鐵軌前進。
    火車的車廂,有十節。
    車廂內,裝滿了米袋。
    不過這一次是試運行,火車會繞一個大圈,回到這間屋子裏。
    既然請了皇帝與朝廷重臣、諸王觀看,那這一次試運行,肯定沒問題。
    吳年抬起頭來,看著前方分兩旁跪坐的眾人,笑著說道:“火車頭早就造出來了。但卻花了很多時間,才投入使用。真是不容易啊。”
    眾人都是笑容滿麵,尤其是劉知行,向來穩重的他,笑的仿佛是一個孩子。
    開心。
    真開心。
    這吃煤炭的鐵馬,是真正的【木牛流馬】啊。
    笑了一會兒後,吳年的臉色嚴肅了起來,對劉知行說道:“馬上鋪設鐵軌。”
    “以都城為中心。先連接三個地方。”
    “一。都城到遼東江縣。”
    “二。都城到天津。”
    “三。都城到田寧。”
    “是。”劉知行立刻拱手應了一聲。
    鐵路網,以都城為樞紐。
    目前鐵路最關鍵的,還是軍事方麵。
    運兵、運糧。
    遼東是前線大本營。
    田寧是太行山下的一座小城。目前朝廷沒有在太行山鋪設鐵軌的能力。就先鋪設到田寧。
    針對的是河套的斯拉夫人。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朝廷都能快速運兵。
    天津是大港口。
    先把這些地方連接起來,好處巨大。
    除了鋪設鐵軌之外,吳年還與眾人說了關於火車的很多事情。
    比如批量製造車頭。
    比如培養駕駛員。
    比如沿途設置站點。
    比如建立專門維護鐵路的後勤部門。
    比如對鐵路沿線的百姓,宣傳鐵路。讓他們不要在鐵軌上行走。
    等等。
    從今個兒開始。整個大漢朝治下的百姓,都得習慣有火車這個東西。
    大漢朝,正式進入了“木牛流馬”時代。
    吳年嗬嗬笑道:“火車的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讓工匠們繼續改進火車。”
    “另外也要加緊蒸汽船的建造。”
    “不要忘了。扶桑孤懸海外。漢地連接高句麗,海路也是重要路線。”
    “雖然寡人對這兩個地方,用了很多手段,保證它們不能輕易脫離朝廷的控製。”
    “但要永遠控製這兩個地方,還是得加強交流。”
    “移風易俗,推廣官話,漢字。”
    “增加人口流動,加強商業交流。”
    “是。”眾人拱手應是。
    吳年笑著點了點頭。
    今個兒高興,吳年離開小鎮回到了都城後。在皇宮內設宴,與群臣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