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太子大婚

字數:4968   加入書籤

A+A-


    馮衝的事情,周家上下都是知道的。

    他們聽到動靜後,都匯聚到了周庸的身邊,一家人的臉色非常統一,難看之極。

    “父親。我們該怎麽辦?”周庸的長子周平,臉色蒼白問道。

    周庸定了定神,抬頭對兒子說道:“馮衝這廝,現在得勢了。他請我過去,我不可不去。”

    “但去了,不死也脫層皮。”

    “兒子。你準備一番。如果我躺著回來。你就帶著我去午門擊鼓,驚動皇帝。拚上全家人的命,把馮衝拉下馬。”

    說罷,周庸定了定神,大踏步往大門走去,打開了門。雖說他下定決心了,但當他看到一隊兵馬,披堅執銳,一臉肅殺的堵在門口的時候,還是臉色一白,小腿肚都打顫了起來。

    “諸位軍爺。不知趙國公請我去做什麽?”周庸臉上堆著笑,點頭哈腰的問道。

    “嘿嘿。”為首的小旗官嘿嘿一笑,斜眼看向周庸,充滿了詭異陰險的氣息。

    周庸隻覺得天旋地轉,勇氣蕩然無存。轉過身來,撒開腳丫子就想逃跑。

    兵丁們眼疾手快,捉住了周庸架起來,往趙國公府而去。

    整個國公府被馮衝布置了一番,不見任何家奴、女婢,隻有一隊隊的強壯兵丁,披堅執銳,殺氣衝天。

    被馮衝請來的有七人。他們先被帶到了廂房。

    廂房是好房,是給兒子們住的。但是馮衝的廂房中,卻擺了許多玩意兒。

    兵丁們粗魯的把七人推進廂房之後,便把門給關上了。

    周庸七人定了定神,抬頭一看,頓時頭皮發麻。隻見廂房內,擺滿了各種刑具。

    這些刑具半舊不新,有的地方還沾著血。

    可能是馮衝從衙門內借出來的。

    “完了完了。這是要動用十八般武藝,把我們折磨一遍。再砍殺了啊。馮衝。這小子可真是惡毒啊。”

    有人哭道。

    “特碼的。老天爺不長眼啊。馮衝這種人,都能鹹魚翻生。跟著皇帝從龍入關。”

    有人罵道。

    七人在廂房內亂成一團,有人嚇尿了。有人癱軟在地上,渾身沒有任何力氣。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隊兵丁走了進來。把這些人給弄走,粗魯的用井水,給他們洗了一遍,又給了幹淨的衣裳換上。

    他們又搞不懂了。

    這到底是幹什麽?

    等七人收拾好之後,被帶到了小廳內。馮衝身上穿著國公常服,一副“老子天下無敵”的氣勢,斜眼看向周庸七人。

    他的身旁站著陶益壽。

    “哈哈哈。諸位。多年不見。你們雖然老了許多,但看起來都還健朗。這我就放心了。”

    “俗話說得好。富貴不回鄉,就像是錦衣夜行。我追隨皇帝南征北戰,從龍入關。現在回來了。當然不能忘記以前的朋友。來來來。我已經準備好了酒宴。諸位請入席。我們好好吃喝一頓。”

    馮衝哈哈大笑道。

    殺人未必見血。

    出氣有很多種辦法。

    陶益壽的主意,就是嚇周庸等人半死,然後又給出酒宴,不予追究。

    來個大驚大喜,神魂顛倒。

    果然。聽了馮衝的話之後,周庸等人從恐懼,變成了大喜,然後全部站不住,癱軟在了地上,汗如雨下。

    馮衝大爽,雙手叉腰仰天狂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

    然後,他也真把七人請進來,讓陶益壽作陪,眾人大吃大喝了一頓。又派兵把七人給送了回去。

    這件事情很快傳開。

    它不是件壞事,反而成了好事。

    是一樁美談。

    都城內,消息傳的特別快。漢國以前在關外活動,都城內的人對於漢朝的文臣武將,不是很熟悉。

    當吳年登基後,封賞群臣。趙國公馮衝是個什麽人,很多人都知道了。

    這就是一個混蛋。

    要是按照這個混蛋的性格,一旦回到都城。不加以約束,一定大開殺戒。

    現在馮衝隻是嚇唬了七人。

    是因為馮衝轉性了嗎?不是。

    是有一根無形的韁繩,套在馮衝的脖子上,限製了馮衝的行動。

    皇帝。

    皇帝約束了他的功臣名將,不讓他們肆意妄為。

    朝廷從都城開始,整頓吏治。

    漢朝的這些功臣名將,乖的就像好孩子。

    又兵馬強盛到極點。

    這一樁樁的事情被百姓看在眼中,偉岸了大漢朝的形象。

    大漢皇帝。

    他不僅不是身高三丈,腰圍三丈,喜歡吃人肉的怪物,還是個明君啊。

    吳年也聽說了這件事情,但隻是微微一笑。

    馮衝這廝。

    坤寧宮。柳香站在門口迎接,吳年在眾人的簇擁下,從外走了進來。

    “哥。我給太子挑了一位太子妃,三位側妃。你看看。”柳香抱著吳年的胳膊,擁著他進入了殿內,一起往禦座上坐下。

    四個太監各自拿著盤子跪在地上,把盤子舉過頭頂。吳年往盤子上一看,有畫卷與折子。

    “這是太子妃的。是舉人家的女兒。姓王氏。是個知書達理的。我覺得與太子會很合得來。”

    “當然。太子那性格,連我也很難猜出他內心在想什麽。所以三個側妃,我也選了不同性格的。有將門出身脾氣直爽的,也有小家碧玉。”

    柳香拿起一張畫卷展開,遞給了吳年。

    這大概就是兒媳了。

    吳年好奇的看了看,然後微微頷首。看畫像是品貌端莊的。然後他又打開折子看了看。

    裏邊記載著王氏的生辰八字,年歲,籍貫等等。

    幹巴巴的,沒什麽實際內容。

    “看過人了嗎?”吳年合上折子,轉頭問道。

    “當然看過了。還說了一會兒話呢。”柳香白了一眼吳年,嗔道。給兒子娶媳婦,婆婆怎麽能不把把關呢?

    再說了。這可是太子妃。

    “嗯。既然你中意了。那就定了吧。我下一道聖旨,著禮部官員操辦。為太子娶妃。”

    吳年點了點頭,說道。

    “好。”柳香眉開眼笑點頭道。

    太子是國本。

    事關國本,就沒有小事。更何況是迎娶太子妃。隨著吳年旨意下達,禮部的官員如臨大敵的操辦起了太子婚事。

    對於心係漢朝的朝野內外的人來說,這是大喜事。

    繼吳年登基稱帝後的又一樁大喜事。

    太子的兒子,不就是太孫?

    大漢朝薪火傳承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