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〇章分化王進才上

字數:2440   加入書籤

A+A-


    平江縣治以南三十裏的羅城,是一座半月形的城池,坐東朝西,毗鄰蘆溪河,相傳本是春秋時期羅子國的故城,曆經兩千餘年的風雨洗禮,也不知道中間經沒經過修葺,一直屹立未倒,現如今正被王進才部下的都尉範守得所占
    王進才也是都尉,都尉成了都尉的部下,這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在由潰兵組成的王進才所部不是個例,跟範守得一樣屈居人下的都尉還有一個李秉
    範李二人都是從九江戰場上敗退下來的,一個手下收羅了五千多士兵,另一個收羅了七千多,因見王進才勢大,所以暫時依附於王進才,王部進占平江縣城後不久,範守得被派來守羅城,李秉道被派去守金鋪哨今長田),說是屏藩縣治,防備明軍進攻,實際卻是王進才不信任他倆,又忌憚他倆手下的一萬多兵丁,所以才把兩人打發了出
    範守得的中軍設在羅城裏的古城寺,最近沒有敵情,整天無所事事,又對前途感到迷惘,更加思念失落在亂軍之中的妻子兒女,心中苦悶無以排解,便也學著和尚的樣子,開始打坐參禪,隱隱竟有了些想要歸隱禪林的意
    六月十一這天,範守得跟往常一樣正在冥思,忽有一個小校滿臉喜色,飛奔而來,報告道:“稟都尉,皇後娘娘到了城下!傅掌旅傅龍)請都尉速去迎”
    範守得聞言吃了一驚,不知道高桂英的突然到來意味著什麽,有心埋怨傅龍擅開城門,可是小校的滿臉喜色卻提醒他,以高桂英的身份和在軍中的威望,閉門不納必定會喪失軍心,略一思忖,問道:“皇後娘娘是獨自來的?還是有衛隊護衛?”
    “三百女兵衛隊,”小校麵露敬仰,“衣甲鮮明,精神飽滿,軍容不讓男”
    衣甲鮮明,精神飽滿?如此說來,不是戰敗或者逃難來的?
    像範守得這樣的大順戰將,都跟郝搖旗差不多,當群龍無首的時候,或許會生出二心,但如果朝廷堅強有力,卻也不肯自外於心,聽說皇後軍容整齊,當下不敢怠慢,硬著頭皮奔赴城門,恭恭敬敬地把高桂英迎進了古城
    他之所以要硬著頭皮,是怕高桂英一路走來,早就發現了他們劫掠百姓的事,所以高桂英剛一坐定,尚未開口,他便搶先說道:“啟稟皇後娘娘,九江大戰之後,我部損失慘主將戰死,糧草輜重也丟了個幹淨,又與老營失去了聯係,隻好四處流浪,自謀生不久前隨王都尉王進才)來到平江,才在這裏暫時安頓下來,一麵收攏敗兵,防備韃子再來進攻,一麵打聽老營的下前幾日聽說田都哨給王都尉發了將令,要我們到長沙集結,我部上下總算找到了親人,莫不喜極而如今正在籌備糧草車仗,隻等王都尉下令,便要開拔南不想皇後娘娘卻先來”
    高桂英自然知道平江“打糧隊”的事,但她此刻不想追
    她這次出使,並不是來整頓軍紀的,而是要把滯留在湘北的十幾萬大順軍全都帶到長沙去,而這裏麵最棘手的,李自成認為是郝搖旗,她卻認為是因為軍紀敗壞而不敢去長沙的王進
    在她看來,郝搖旗不管有什麽缺點和毛病,總還算條漢子,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稱得上坦蕩,王進才則未免猥瑣苟且,雖然缺智少謀,卻如同“說三分”裏袁紹帳下的謀士郭圖,先是進讒言,使袁紹無視沮授的良言,而後又間接逼走張郃和高覽,致使袁紹官渡兵敗,袁紹死後又挑撥袁家兄弟的關係,使袁譚、袁尚手足相殘,曹操漁人得利,最後自己也落了個與袁譚一同被曹操處死的下場,恰可成事不足,敗事有
    所以她要用點計策,以防王進才狗急跳牆,幹出莫名其妙的事來,隻不過她的這個想法,沒跟李自成明說也就是
    那麽用什麽計策呢?那便是分化瓦解王進才所部,先削弱他的實力,再以同在平江的劉希堯、牛萬才、藺養成的隊伍逼迫他就
    對調動劉希堯等三人,高桂英有相當的把
    這三個人早在江西的時候就主動聯係過老營,隻是因為李自敬瞎指揮,才沒能及時歸建,所以他們的忠心自不必說,隻要告訴他們李自成尚在人世,不用加官晉爵,他們就必定會聽從她的命
    招攬劉希堯等人不是什麽難事,難的是如何分化瓦解王進才的四萬大軍,而勝負手就在王進才的隊伍構成上:王進才所部與郝搖旗所部雖然都由潰軍組成,最高軍階也都僅是都尉,但郝部隻有郝搖旗一個都尉,主將的地位比較穩固,王部卻有王進才、範守得、李秉道三個都尉,雖然範李二人由於兵少,暫時聽命於王進才,但卻遠遠沒有達到唯王進才之命是從的地
    這就給了高桂英操作空間,所以她才沒去平江縣治,而是先到羅城來
    既然是來拉攏範守得的,追究他軍紀不整的問題,就未免顯得不合時宜,有些因小失大
    高桂英拎得清輕重,安撫道:“九江一敗,你們與主力失散,孤軍作戰,自籌糧餉,委實是受苦平江位處山區,地狹民困,如今又聚集了劉希堯、牛萬才、藺養成以及你們三個都尉的隊伍,總兵力已近七萬,實在不是久居之地,不如即刻啟程,前往長沙就食,方是長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