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舌戰成德堂中
字數:3001 加入書籤
李誠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米脂卻因為出了個李自成而很有名,陳於逵問道:“聽聞李自成便是米脂人,先生與他是什麽關係?”
李自成笑了起來,“熟得不能再熟”
陳於逵皺了皺眉頭,說道:“聽剛才先生所言,應該也是個讀書之人,卻怎麽忘了聖人的三綱五常?為何甘願附逆,去做那犯上作亂之徒呢?”
李自成怕的是討論學問,最不怕問他為什麽造反,當下從容答道:“李誠乃一介武夫,初通文墨而已,不敢自稱讀書之人,但也曾聽說過孟夫子所謂的‘一夫”
這話太狠了,眾學子不由得都是心頭一震,陳於逵怒道:“爾安敢以桀紂之君比先帝崇禎)!”
李自成冷笑道:“凶年饑歲,老羸轉於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朝廷不施賑濟,反倒屢增捐賦,橫征暴斂,以致赤地千裏,民不聊生,雖桀紂之君也不曾如此虐”
陳於逵語塞,又有一人說道:“子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李自成望過去,見是以前認識的陳覲聖,笑道:“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幼以陳覲聖字)求全責備,不思權變,是想讓美善同歸於盡嗎?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鬱鬱乎文,吾從周’,又何曾以《武》未盡善而棄之?”
陳覲聖無言以對,另一個熟人楊柱朝接話道:“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權變何須犯上?何不學微子去之?”
這話不太好回答,眾人全都豎起耳朵,有人想聽聽“李誠”的高見,有人卻想看他出
可是李自成卻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問道:“湯武何不去之?明祖何不去之?棄民於水火而自去,豈是仁人所為?”
搬出了明太祖朱元璋,這辯論還怎麽進行下去?就算硬戴上驅逐韃虜的高帽子也不行,因為前麵還有商湯和武王,總不能說他倆以臣伐君也是驅逐韃虜吧?
這場辯論看來是“敵視派”輸定
但是這麽多自詡飽讀之人,卻辯不過一個自稱武夫的“李誠”,讓這些“敵視派”很沒有麵子,羅人琮高聲叫道:“奸淫擄掠,強取豪奪,又豈是仁人所為?”
“你說的是你們明朝的官軍吧?”李自成嗬嗬一笑,“大順軍在長沙駐了多久了?你們見過一例奸淫擄掠、強取豪奪的事嗎?這大講堂可不是我們燒的!君子誠之為貴!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
“敵視派”聞言,頓時緘
事實勝於雄辯,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大明的官軍比張獻忠的匪軍還要凶殘,而大順軍也的確軍紀嚴明,與民無犯,大庭廣眾之下,誰也不好意思睜著眼睛說瞎
辯論了這麽長時間,成德堂裏的老師們其實早已出來了,隻不過沒有製止,見如今“敵視派”氣勢大墮,這才出麵分開眾人,走到李自成麵前,郭金台率先拱手道:“李將軍大駕光臨,未曾遠迎,請恕”
李自成微笑還禮,“幼隗郭金台字)別來無”
“托將軍的”郭金台笑著,把身邊的黃學和等人介紹給李自成認
眾人一一見禮完畢,黃學和說道:“剛才聽得李將軍一番宏論,句句不離《四書》之意,卻能貫通融合,毫無滯澀,誠非尋常武夫所能為,李將軍太自謙”
李自成遜謝道:“黃先生謬讚承蒙諸位師友相讓,是李某班門弄斧”
說著,他向四周的人群拱了一圈手,引得眾人也都紛紛還禮,剛才劍撥弩張的氣氛緩和了許多——“敵視派”畢竟是少數,李自成靠著“亡天下”賺來的擁躉其實並不少,隻不過麵對剛才那種辯題,他們都不方便說話罷
李自成見到成功控場,便要趁熱打鐵把對聯拿出來,卻聽有人在人群後麵不高不低、不疾不徐地問道:“你們既然千好萬好,為何卻一敗再敗,敗到長沙來了?”
這問題太犀利了,遠勝剛才眾人的詰難!
人們紛紛扭頭望去,隻見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廣顙疏髯,目光如炬,頭戴瓦楞巾,身穿大袖襴衫,身後背著一個包袱和一把雨傘,不知何時站在了眾人身後,此刻分開眾人走了出來,向黃學和跪拜道:“弟子歐陽闕如見過先”
黃學和擔任過瀏陽縣學的教諭,曾經短暫教過歐陽闕如,所以歐陽闕如對他執以弟子之禮,隻不過歐陽闕如無意科考,專愛看些雜書,並不為老師所喜
“是知歐陽闕如字)請起,”黃學和微微頷首,問道:“你怎麽突然到嶽麓來了?”
歐陽闕如起身,拱手回道:“闕如外出遊曆,正欲回鄉,故意繞路來拜望先生和各位師”
逢此亂世,不老老實實在家待著,滿世界跑什麽?黃學和皺了皺眉頭,淡淡說道:“有勞是知掛”
師生二人自顧寒暄,竟把李自成晾在了一邊,郭金台心覺不妥,插話道:“是知遠道而來,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且到學齋再”
說著,他又衝李自成拱手道:“請將軍同去品”
李自成來這一趟,隻鬥了一通嘴,正事還沒辦,本也沒打算回去,聽到郭金台相邀,正中下懷,剛要同意,卻被歐陽闕如搶先拒絕道:“多謝幼隗美意,但闖賊占了長沙府,闕如擔心家中安危,急著回去探望,見到黃先生與諸位全都安好,便不久留了,改日再來暢”
眾人聞言不禁暗暗搖
幹嘛沒事找事提什麽闖賊?難道不知道這裏便有一個“大闖賊”嗎?如此口無遮攔,是嫌人家沒理由收拾你嗎?
不想,歐陽闕如卻像根本沒意識到這一點一樣,竟然向李自成拱了拱手,自報家門道:“在下瀏陽歐陽闕如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