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嚴起恒獲釋

字數:3000   加入書籤

A+A-


    歐陽闕如回道:“堵胤他是朱明的湖南巡撫,弄個把洋人入境,沒人會阻”
    “嗐!話是這麽說,但這是讓朕如虎添翼的事,他怎麽會幫忙?”李自成有點失
    “不用他真幫忙,”歐陽闕如笑道:“陛下打下常德,不是得了他的巡撫關防?”
    這樣嗎?李自成斜眼壞笑:你他娘的真是又聰明又操蛋,不要臉的樣子大有朕的風采!
    此事議定,李自成回到百泉軒,隨即傳旨,偽造了一份蓋著堵胤錫巡撫關防的路引,謊稱常德城破之後,堵胤錫退守永定衛今張家界),遣使蠔鏡招募洋人,打算鑄炮以圖恢複,然後派工部從事方奉三為正使,禮部從事陳周南、軍備部經曆胡澄壽為副使,帶著兩名鑄炮工匠、隨從若幹,由龍衣衛派人護送,直趨郴州宜章縣,由樂昌入廣東省境,先在廣州招募譯員,然後共同前往蠔
    與此同時,攸縣的嚴起恒、郭金台等人被放出了監
    縣令夏之弼口稱誤會,連連賠禮,返還了所有被扣物品,包括堵胤錫的那道密奏,又親自給他們安排住處,吩咐準備洗澡水,最後說道:“本縣今日有公務要下鄉一趟,耽擱不得,請嚴道主務必多留一日,晚上回來給嚴道主設宴賠”
    所謂抬手不打笑臉人,何況在人家的地盤上?嚴起恒等人盛情難卻,又見連密奏都還了回來,也不疑有他,隻得同意,暫時在寅賓館裏安歇下
    夏之弼走後,眾人各自沐浴更衣,洗去蹲大牢的晦氣之後,重又聚到嚴起恒房裏,嚴起恒招呼嚴洪上茶,然後吩咐道:“我們有話說,你可以退下”
    嚴洪躬身退下,程宣問道:“東翁,看這個意思,是不是堵撫院那邊已經成了?”
    肯定是這樣,不然豈會態度突變?嚴起恒也說不清自己是高興還是不高興,苦笑一聲,看向郭金台,說道:“幼隗,還真讓你給說中了,看來他所謂的‘匹夫有責’還真不是說說而”
    “確實,”郭金台點點頭,同樣不無憂慮地說道:“有這句話在那裏放著,猜中李自成的心思不難,難的是猜中朝廷的心”
    “也不知談成了什麽條”嚴起恒長歎一聲,覺得壓力更大了,蹙著眉頭不再說
    程宣卻納悶道:“哪句話在那裏放著?什麽匹夫有責?”
    當初湘潭夜話的時候,程宣是半道回來的,沒聽到這句話,所以才有此
    郭金台解釋道:“這是李自成說的,原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才判斷他一定會響應堵撫”
    “這話倒有點意思,”程宣微微一笑,不以為意道:“忠君愛國,本就是做臣子的本分,可笑他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卻又做了反賊,豈不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非也,”郭金台糾正道:“他說的是天下興亡,不是家國興”
    “有區別嗎?”程宣不
    “當然有!用李自成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
    什麽?大明亡了隻是亡國,不算亡天下?程宣被雷了個外焦裏嫩,差點把這句話給喊出
    嚴起恒也沒聽過這句話,聞言扭過臉來,眼裏同樣盡是詫
    郭金台料到了他們會很震驚,因為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也很震驚,當下撫須微笑,並不多言,想要給他們一點消化的時
    正在這時,嚴洪又走了進來,對嚴起恒施禮道:“老爺,我出去轉了轉,衙門裏的人都走光了,隻剩下幾個看門”
    眾人聞言都是一愣,嚴起恒問道:“打沒打聽,他們都去了哪裏?”
    “打聽了,說是都去神塘衝分田”
    “又來這出!”嚴起恒嗤之以鼻,“總也改不了匪寇習”
    嚴洪不關心什麽習氣,隻關心主人的安危,建議道:“老爺,要不咱們趁著這個機會走了吧?”
    嚴起恒何嚐不想早些離開?但他是個君子,聞言搖頭道:“這樣不我們既然答應了多留一日,便不可言而無”
    咱們言而有信了,誰知道那些賊人會不會言而有信?嚴洪不以為然,卻又不敢拂逆主人,求助般地看向程宣,可是程宣還沒說話,郭金台卻說道:“道主,既然要逗留一日,與其在寅賓館裏悶著,不如去看看他們怎樣分田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許會對今後施政有所助”
    嚴起恒根本就不讚同分什麽田,在他的概念裏,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土匪行徑,因而意興闌珊,並不想看,拒絕道:“我就不去幼隗若是有興致,請自”
    “那麽景召程宣字)兄呢?”郭金台又轉向程
    話音未落,寅賓館外麵忽然吵嚷起來,嚴起恒皺了皺眉頭,對嚴洪說道:“你去看看出了什麽”
    嚴洪應聲而去,不一會兒便回來了,說道:“是一群鄉民,到大牢裏解什麽犯人去神塘衝,一個個吆五喝六、張牙舞爪的,不像好”
    “賊寇就是賊”嚴起恒搖了搖頭,不禁對聯順抗虜產生了動搖:堂堂一縣之主,不用衙役兵丁,卻用這麽些暴民,和他們聯合真的明智嗎?
    郭金台起身說道:“他們要去神塘衝,我正好不認識路,便跟著他們一起去”
    跟著暴民一起去?你膽子怎麽這麽大!嚴起恒心中不悅,可是郭金台不是他的下屬,他也不好過於苛責,又擔心郭金台的安危,看了看程宣,說道:“景召,你與幼隗同去吧,路上警醒著點,早去早”
    程宣起身拱手道:“在下明白,請東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