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準許澧鹽民辦

字數:3229   加入書籤

A+A-


    澧州鹽井,在州北六十裏張家廠,四麵山麓環抱,中間有一小溪穿過,溪上石井之水微鹹,便是所謂鹽井,旁邊還有兩個小鹽井,附近更有百多個鹽灶和官署遺跡,早已房倒屋塌,荒草叢生,想來已經廢棄了很
    胡天安排龍衣衛去數究竟有多少個灶,又打發人去找附近的老鄉,李自成則一直陰沉著臉,覺得想要食鹽自足難度挺大,仿佛白花花的銀子正在從腰包裏流出去,哪怕不被封鎖,也讓他肉
    李化鱗安慰道:“在北京的時候,臣查過明宮內檔,隱約記得《明太祖實錄》有記載,說是往靖州、銅鼓衛今銅鼓鎮)、五開衛今黎平)輸米,皆給湘鄉、澧州鹽一引,湘鹽不足才給付淮浙此處鹽灶規模雖然不大,卻恰可證明《實錄》所記不虛,廢棄恐怕不僅因為得不償費,當為鹽政紊亂,灶戶破產逃亡所我朝若能整頓鹽政,重開鹽場,設清正能員重新開場整辦,不難恢複舊日規模,有望獲得更大發”
    李自成眉頭一挑,“如何開場整辦?”
    “恢複開中法,禁止私煎私販,慎發鹽引,慎選窩商,灶戶按丁撥給山場灘蕩,以供樵采柴薪煎鹽,子孫共守,不許私相侵奪盜”
    開中法是在官府開辦鹽場,依靠灶戶生產食鹽的基礎上,由運商按照官府的招商榜文,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糧倉換取鹽引,再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支鹽,把鹽運到指定的地區,從擁有專賣權的窩商手中出價買單,然後赴司納稅銷售,是一套繁瑣而且漏洞百出的食鹽銷售辦法,隨著吏治的漸漸腐敗,遲早會灶戶逃亡,鹽引泛濫,陷入如今這種癱瘓崩潰的境
    已經被曆史證明注定會敗壞的老路走不得,李自成說道:“朕沒有銀子花在這種前途未卜的事情若是在四川、山西,有大鹽池大鹽井;或者是沿海諸省,可以取海水煎鹽,重置官辦鹽場還算可行,可是這個鹽井太小了,不值得投銀子進去,戶部窮得很,朝廷花銀子的地方也多,還是應該另想辦”
    這倒也是很現實的問題,李化鱗說道:“如果不想官辦,像銅鐵那樣官督民辦也是一個辦”
    湖南是塊寶地,除了沒有鹽,其他礦物可以算是應有盡有,茶陵、寶慶今邵陽)、湘潭、瀏陽的鐵,常寧、麻陽的銅,桂陽、常寧的銀和鉛,寧鄉、湘潭的煤,開采和土法冶煉都已比較興盛,很多產品除本省自用以外,還賣給外省,順朝接管之後,為了省錢,所行的都是官督民辦,資金全部來自民間招募的商股,不足的可向順昌銀號貸款,用人、行政和理財大權則由官府派員掌握,一般商民無權過問,但企業盈虧“全歸商認,與官無涉
    這當然也有弊端,但眼下卻也隻能如此,連歐陽闕如那樣的“異端”都主張“官山海”,如果一下子全放開,未免步子就邁得太大了,容易招致群臣的集火反
    這時候,胡天帶著一個老漢走了過來,給李自成介紹道:“陛下,這位是附近鄉民王老爹,原本也是灶戶,對鹽場之事頗為了解,陛下有什麽問題可以問”
    王老爹不明白陛下是什麽意思,見到李自成被眾星捧月一般圍在中間,隻道他是個大官,跪倒叩首,說道:“草民見過青天大老”
    青天大老爺?這是唱戲嗎?李自成暗暗好笑,使了個眼色,製止了想要糾正的俞興言,俯身扶起王老爹,問道:“老人家高壽啊?身子骨一向可好?”
    王老爹受寵若驚,一個勁地打躬作揖,諂笑道:“草民六十有二了,托大老爺的福,身子一向還好,若是有米粉,還能吃兩大碗,可惜卻沒”
    倒是個能說會道的,李自成笑道:“聽說老人家你以前是灶戶?若是重開這鹽場,能不能吃上米粉?”
    王老爹說道:“若是重開鹽場,那就要派些清官來,抑製豪強兼並,除了鹽課,蠲免其他稅役,不然難免灶戶逃亡,像現在這樣,最後隻能廢棄了”
    這說法和李化鱗的意見一致,李自成又問道:“既然有豪強兼並,必是為了壟斷,可為什麽豪強最後也不煎鹽了?”
    “鹽課本來是有定額的,可是後來卻年年增加,萬曆年間改為折色以後,更是一下子變成了原額的三倍,再加上各類捐餉,豪強也賺不到銀子,隻得壓低雇值,加重盤剝傭工,造成百姓們寧肯討飯,也不挨打受罵地白出力,傭工越來越少,出鹽也就越來越少,可是鹽課卻分毫不減,自然難以支應,也免不了破產的結”
    “若是民辦呢?”
    “若是仍然折色,民辦也許更好,大不了還是豪強壟斷,灶戶都給豪強充當傭工罷”
    這說法倒是新鮮,李自成笑道:“灶戶有鹽無銀,折色更好嗎?而且自己煎鹽多好,幹嘛要給別人做傭工?”
    “買賣好,不在稅上,”王老爹有著底層人本能的精明,說道:“鹽課再高,鹽卻可以漲價,總能把稅銀賺出來,可如果征本色,就這口小井,隻怕把鹽全都繳上去也完不成稅”
    這話李自成在長沙的福興糖坊裏聽黃掌櫃也說過一次,點了點頭,又問:“那麽做傭工呢?”
    “抱團取暖罷了,”王老爹搖了搖頭,苦笑道:“無商不奸,灶戶們單個對付不了他們,不如依附一個大戶,人家吃肉,我們還有口湯”
    “不怕再被盤剝過甚嗎?”
    “有過以前雇不到工的教訓,應該會長記性,不至於壓迫太狠吧?”
    李自成疑惑得解,讓胡天給了王老爹一塊散碎銀子,打發他去了,看向群臣,問道:“諸卿怎麽看?”
    嵇筠說道:“那老漢說得不無道理,既然朝廷財力有限,也隻能像李掌館說的那樣,退而求其次,試行官督商辦”
    “這麽個小鹽場,也要派官建立衙門嗎?”李自成搖了搖頭,“反正無關大局,幹脆任其自生自滅算了,把官都放到更有用的位置”
    的確無關大局,而且順朝一直官員緊張,群臣雖然覺得不妥,卻也都沒重視,不想為了這點小事跟皇帝頂牛,所以沒人反
    俞興言見狀問道:“如果準許民辦,鹽課應當怎樣征收?戶部新頒行的《稅法草案》雖然有鹽稅,但隻是針對流通領域的課稅,入關交關稅,榷場交鹽稅,商鋪交營業稅,對煎煮卻沒有規”
    鹽井在他的轄區,他不能不問得仔細一
    李自成大手一揮:“不是還有礦稅嗎?可以比照銅鐵的開采冶煉收你們走訪一下百姓,再和稅課司碰一下,定個合理的稅率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