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國家大計,會試準備

字數:5431   加入書籤

A+A-




    元宵過後,街上的喜慶還沒消失。
    但準備考試的學生們,卻已經是更加的緊張了。
    如無意外,春闈一般是在二月初進行的。
    離考試,也就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了。
    正月十八日,部院大計天下。
    幾乎所有官員除了上朝外,一概閉門不出,也不見客。
    此次大計,京城主要部門的人事調動,並不多。
    但底下的官員,則沒這麽好運了。
    此次大計共降斥官員和雜職官也一千餘人。
    當然,有人哭就有人笑。
    在一堆罷黜、貶官、或者外放的官員中。
    有兩人的名字,卻異軍突出。
    高州府知府崔大人,升職為廣東布政使副使。
    而高州府高文縣縣令張大人,則直接升任高州府通判。
    這兩人,每人都官升了一大級。
    部院大計後,朝堂初穩。
    弘治皇帝在上朝後,帶著太子朱厚照,召集六部臣與內閣成員在暖閣,宣布了一個消息。
    “朕意圖施行新政。”
    “全麵開海、抬高商稅及重新製定宗親禮法等皆要在今年完成部署。”
    在這些話中,大部分都是去年開始,弘治皇帝就開始做的。
    眾人對此,也沒什麽異議。
    但緊接著,弘治皇帝的一番話,卻讓整個暖閣,陷入了一片嘈雜中。
    “新政內容還包括,清丈土地、統一賦稅、記畝征銀。”
    弘治皇帝說完,在座的人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麵前的皇帝。
    朱厚照聽著這些話,突然想起自己被排除在門外的那天。
    原來,那天定西侯和他父皇,說的就是這些話?
    怪不得不讓他聽到,怕他提前泄露出來。
    這些話若是提前泄露出去,恐怕如今朝堂都變了樣了。
    而且趙策這人,估計也成為了更多人的眼中釘。
    朱厚照抿了抿嘴,沒有出聲,靜靜等著眾人的反應。
    “陛下,茲事體大,此事恐有不妥!”
    劉健很快開口道:“去年開海禁、抬高商稅後、爵位賞賜和改漕為海等,都尚未全部落實。”
    “如今國朝正值人事變動之初,不穩定因素太多。”
    “若在此時推行此新政,恐會引起我們大明內部不穩!”
    前麵的還好。
    後麵的種種,不用想都知道是難以辦成的。
    但是丈量土地這一條,便能預想到其中的困難重重。
    不說地方政府的執行問題,就朝廷會受到來自文官集團、勳貴人家和大地主階層的對抗,便會是空前絕後的。
    作為穩健派的弘治內閣成員們,就連李東陽都不好開口說讚成。
    弘治皇帝也知道結果會是這樣的。
    他不慌不忙的道:“朕隻是先與諸位說明,具體落實,當然得從長計議。”
    “自太祖清丈土地以來,我大明的土地如今隻剩下一半左右。”
    “但我們人口沒有減少,如此一來,預示著百姓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
    “陛下......”
    劉健再開口,弘治皇帝直接抬手,止住了他的話。
    “而統一賦稅和記畝征銀,也是為了我國朝的國庫和百姓著想。”
    “不止農稅,就連如今日益增多的商稅,也需要統一征稅名目,不許地方再隨意以其他名目征收。”
    “凡此種種,皆是朕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隨後,弘治皇帝又詳細解釋了一番這些措施。
    在場的人,聽著他的講解,個個心中都波浪頻起。
    陛下......他怎麽突然想到了這麽多治國良策?
    誠然,這些國策,實施起來,難度非常大。
    但一旦實施成功,那對大明來說,都是有巨大好處的!
    朱厚照在一旁,也聽得如癡如醉。
    沿用舊法,基本也沒什麽驚喜的地方。
    但這新政卻不同,這是完全不同以往的政策。
    按照朱厚照的想法,此次的新政,便是一柄鋒利的匕首。
    這一把匕首,能讓他們大明在未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麽想想,便覺得激動啊!
    等弘治皇帝說完,眾人腦中一時也是思緒翻滾。
    其中包含的“土地兼並、攤丁入畝”等內容,都讓他們忍不住想驚呼一聲。
    “大善!”
    但這聲“大善”,注定是不能隨意喊出來的。
    畢竟這些新政,他們作為朝廷大員,基本家族都會受到影響的。
    劉大夏有些擔憂,正想開口言明利弊。
    弘治皇帝卻直接大手一揮,說道:“朕給諸愛卿準備了一些文書,你們帶回去慢慢查看。”
    “新政之事,若有想法,再上書奏折言明。”
    說著,旁邊候著的近侍們,便把一本本裝訂好的厚厚的冊子,分給了眾人。
    眾人拿到後,打開一看,瞬間都傻眼了。
    這、這是啥啊?
    一張張的表格和統計圖,分門類別。
    第一頁便是土地和人口的折線統計圖。
    可以看到,黑色的人口折線,一直以來都沒什麽大的起伏。
    但紅色的土地折線,自太祖之後,太宗和宣宗時,還沒什麽太大的起伏。
    可後麵,便是直線的下降。
    文字配合上統計圖,可以說是讓人一目了然。
    而後麵的賦稅,則是文字加表格加統計圖的表達。
    同樣是簡單方便,易於理解。
    等眾人大致翻看了一下,弘治皇帝才笑道:“這是朕與太子研究出來的新文書格式。”
    “諸愛卿若是要上奏,以後也用此種格式。”
    “禮部那邊已經製出了正式的範本,不久後會送到各人手中。”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一臉的懵逼。
    讓他們用這種格式來寫奏折?
    那以後那些禦史們的筆杆子,豈不是也失了用處?
    這種格式確實比以前那些冗長的一頁不連斷下來的繁瑣奏折好,可這麽新穎的東西,他們這群老家夥,學不會啊!
    這陛下,就是打算好了的!
    用這奏折的格式,限製他們上奏反對!
    也不等他們再反對,弘治皇帝已經開始趕人了。
    “退下吧,等春闈過後,今年的國家大計便會徹底定下來。”
    一群人走出暖閣,都有些如夢似幻的感覺。
    往常陛下最是聽他們的進言,如今也不管好壞,居然一句都不讓他們說了。
    “這.......”
    謝遷有些擔心道:“陛下從去年開始,在政事的處理上,似乎便有些激進了?”
    劉大夏也沉吟道:“這些事情,確實不像是陛下的做法。”
    李東陽聽了眾人的猜測,心中一動,垂下眼眸,沒有說話。
    眾人都思緒萬千的離開了皇宮。
    ......
    在國朝醞釀大計的時候。
    二月也悄悄到來了。
    二月初七日,癸亥。
    弘治皇帝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學士張元禎、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楊廷和為會試考試官。
    乙醜科會試,將於二月初八,正式舉行。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