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提高工人待遇

字數:5460   加入書籤

A+A-




    曾鑒作為工部尚書,對於能改進工部生產的方式,自然是最感興趣的。
    趙策這個人,他是知道的。
    這人醫術了得,那些千百年來沒人能治好的瘟疫,都被他輕輕鬆鬆治愈。
    不止醫術。
    這人文采也同樣了得,更有六元及第的科舉第一人光環在身。
    對了。
    他還對海外的事情知之甚詳。
    這樣的人,對著他們工部的事情指指點點,他們絲毫不覺得有什麽冒犯。
    反而個個都睜著一雙好學的眼睛,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趙策回過神來,看著這些人一個個都求賢若渴的看著自己,不由的笑了一下。
    “流水線作業,這是先秦使用來生產武器的做法。”
    “諸位沒聽說過麽?”
    大家聽罷,把眼光轉向了工部幾個帶頭大哥身上。
    曾鑒作為工部的老大,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是老夫孤陋寡聞了......”
    其實曾鑒也是有在書上看見過的。
    但是秦之後,就沒人用過這種辦法了。
    所以他也沒有去深入了解,更不會專門去返古使用古人的生產方式。
    而是使用他們以為比古人更先進的方式。
    如今聽趙策這麽一說,又好像古人比他們大明還先進多了......
    確實在秦朝的時候,便有了流水線作業。
    那時候的作業方式,與現代的流水線作業基本沒太大的區別。
    複雜的大型武器,組裝起來需要很多的零件。
    而這些零件的打造,有時候要曆經上百道工序。
    於是我們聰明的先秦人,便發明了流水線作業。
    每一種零件或其中一道工序,都由指定的人負責。
    等到零件做好後,便可以進行匯總組裝。
    這樣可以節省不少的生產時間,更能很好的解決那種新老手之間熟練度不同而打造的武器差別巨大的弊端。
    而且這樣還有一個好處。
    一旦武器損壞,隻要確定了損壞的位置。
    那麽就可以用到相應的零件去進行替換。
    而不是像現在這座炸膛的火炮一般,要整座進行維修。
    這麽先進的生產方式,趙策也不清楚秦後為何就被舍棄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生產方式,是經過現代社會驗證的最佳生產方式。
    隻是朝代更迭後,這些優秀的傳承很多便沒有延續下來。
    其實這事也很好理解。
    就像趙策剛開始學文章的時候,李秀才就曾經教過他。
    時文,是當今的文體。
    與古文是不同的。
    可以學習古文的寫法,借用其中的一些東西。
    但卻不能直接返古,寫成古文。
    大抵也是相同的道理?
    趙策簡單的和眾人解釋了一番這種方法。
    “流水線生產的好處就是,專人負責某一道工序。”
    “這樣的生產方式,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等自不用說。”
    “但得要事先製定好生產標準。”
    “例如火炮的轉手,要求直徑多少、厚度多少,這些都得明文規定下來。”
    “規定好後,所有人都得按照規定製作。”
    “這樣火器的生產絕對會比現在快上不少,而且能杜絕很多因為熟練度而產生的質量問題。”
    而且。
    有了相關的規定,那就預示著這些工匠們也明確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來。
    一旦再發生問題的時候,那麽朝廷便會追究責任到底。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因為炸膛是常有的事情,甚至作為直屬的工部都不會追究責任。
    這樣也會直接導致那些打造武器的工匠們,抱著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得過且過。
    因為就算他們製作出來了不合格的武器,也不會受到什麽懲罰。
    相對的。
    他們就算製作出來了更好的武器,也不會有什麽獎勵。
    所以這也讓那些工匠們很多時候敷衍了事。
    所以,這種生產方式一旦落實下來,對於大明武器的打造,必定是好處多多的。
    曾鑒越聽趙策的話,越是覺得可行。
    他高興的說道:“此法絕對可行!”
    “多謝定西侯指點!”
    曾鑒說完,其他工部的官員們都紛紛拱手,對著趙策行了一禮。
    朱厚照在一旁聽完,也是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流水線生產……”
    “照你這麽說來,感覺確實比我們如今的生產方式好。”
    趙策點點頭,道:“不過這樣一來,工人們承擔的責任也要更多些。”
    “所以相應的,他們的待遇也得提高一些。”
    待遇提高?
    提起待遇的問題,剛剛還其樂融融的眾人,多少臉上的笑就僵住了。
    工部主事憋了一會兒,才憋出一句。
    “這待遇……得提高啊?”
    他看了一眼曾鑒。
    曾鑒雖然臉上沒太大表情,但也凝重了不少。
    國朝一直缺錢。
    去年勉強湊夠賑災的錢,還擠了一筆錢出來給他們工部研究新武器。
    可這筆錢也不多。
    真要提高工匠的待遇,就算他們工部同意,想必其他部門也不會同意的。
    畢竟工匠在他們大明,地位實在不怎麽樣。
    雖然工排在商前麵。
    可真要說起來,工匠還真的比不上商人。
    畢竟商人雖然沒有地位,還有點銅臭味。
    所以這件事,曾鑒也不敢直接說好。
    他隻能說道:“老夫會上奏陛下,與內閣商量一番,看看他們意見如何才是。”
    工部自己人員待遇的事情,趙策也不好多說什麽。
    於是也沒再說這些。
    流水線作業是肯定能搞的。
    但在這之前,得工部的人製定出相關的標準來。
    曾鑒也就暫時把工匠待遇的事情放到一邊,腦中思索著這事情該怎麽進行。
    第一座弗朗機炮試炮失敗了。
    但後麵還有幾座。
    眾人重新回到看台,等待後麵幾座火炮的試驗。
    等引信再次點燃後,工部一群人終於從剛剛那流水線作業的思考中回過了神來。
    但卻又不自覺的提了起來。
    幸好。
    第二座大炮,正常發射。
    殺傷力如何暫且不提。射程比他們原本製作的火炮,確實有不少的提升。
    不過還是沒有達到當日屯門海戰那些士兵們口述中的威力。
    後麵的幾座大炮,質量自然也是參差不齊。
    原本還興致勃勃的朱厚照,顯然有些失望。
    等到試炮完,工部一群人的還想拉著趙策繼續交談。
    但朱厚照顯然沒有太多的心情。
    他擺了擺手。
    “今日先到此為止。”
    “既然定西侯說的流水線作業如此有用,那便早日定好章程交上去吧。”
    說完,便帶著趙策先行離開了。
    趙策見他似乎有些失望,不由的問道:“殿下怎麽突然間心情不大好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