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農家未來

字數:10831   加入書籤

A+A-


    第570章  農家未來

    被農家安排到一處庭院住下後,甘羅詢問過儒家代表所在的庭院位置後,就過去了。

    那裏可有一位師兄的,韓非師兄和李斯師兄都對之才情讚譽有加,言及不弱於自己,至少潛力不差。

    按照對方所選擇的道路,未來很可能會是自己的主要對手,必須得見一見。

    “掌門,外邊來了一人說是您的師弟。”

    儒家隊伍所在的庭院中,正在參悟星魂傳承的張良聽到門人進來稟報,不由一愣。

    “師弟?”

    張良疑惑,隨即想到了那位老師荀子。

    是老師又收了弟子嗎?

    “請他進來!”

    張良開口示意帶人進來,他對那位所謂的師弟來了點興趣。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不喜歡秦國現今的樣子,也無法融入進去,這是他答應與羅網合作的主要原因。

    沉默了下,張良搖了搖頭,他知道秦國的變化很大,遠遠超越了他們山東七國,但韓國是自己的家,也是自己和祖父的選擇,他不會放棄的。

    做人做事都一樣,很複雜的,涉及到了方方麵麵,他連自己內心的變化都無法掌控,對未來也是迷茫的。

    瞅著麵前這麽個人形玩意,張良基本確定就是自家師弟,錯不了的。

    他在鹹陽之戰後跟隨韓非師兄幾人遊走過隴西西域等等地方,見到了那裏的新景象。

    他的年歲本就比這位師兄大一點,也更加早熟,現今的才情要更高一點,再加上這份提升起來的眼界和秦國的大勢,這位師兄拿什麽跟自己鬥?

    別說是統一戰爭期間了,就算是統一之後對方也不會有機會的,他們間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勝七也是這樣的打算,或者說王上是這樣的想法。

    自己有著農家的完整傳承,尤其是地澤大陣上,完全可以發展出一個新農家來。

    隻是時不待我,秦國發展的太快太強了,最多十年肯定會開啟統一戰爭,十年間想要將那個小農家發展起來幾乎沒可能,隻能過來撿現成的了。

    張良目送著甘羅離去,隨後抬眼看向天空,心裏麵很亂。

    “大道理我就不說了,浩然師兄和李斯師兄以前肯定沒少跟師兄講,師兄你心裏麵也都明白,隻是不願意去承認罷了。

    伱們傷害別人的時候不說什麽,現在別人來攻打你們了就出來瞎逼逼,也不臊得慌。

    這種心性如何作為自己的對手?

    至於秦國那裏,他也想去看看,但不能去,他擔心自己去了信心就會動搖,還不如不去。

    甘羅沒興趣跟張良掰扯這些,人家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那麽說再多也沒用的。

    “師弟姓甘?”

    老師的學說理念重法守法,按理說不應該這般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去殺牛才對。

    未來終歸是要做過一場的,師兄既然選擇了貪婪的道路,到時輸了也別怨天尤人。”

    “沒成功?”

    真的隻是貪婪嗎?

    且不提張良這邊的心思,另一邊因為甘羅等人代表秦國到來,讓各大勢力的代表都極其重視,也暗中行動起來。

    “以後低調一點,我們還需要在農家潛伏很長一段時間,別被人識破了。”

    大家本質上都差不多,別把自己整的太高上了?

    “老師在秦國可安好?”

    俠魁和陳勝大哥就是被秦國殺害的,怎能讓農家投靠了秦國,那樣他們在下麵會無法瞑目的。

    所以能拿下一部分農家就可以了,但必須得是內中的精髓底蘊。

    這是純粹的賭徒心理,以前自己也有過類似的想法,隻是隨著年歲漸長,心性沉穩下來,尤其是經過幾位師兄的教導,將一些偏執的執念看開了。

    他這次過來隻是看看那位師兄,畢竟是自己未來的對手,可惜有點失望,心智太不成熟了,甚至都沒有直麵自己的本心,對很多事情還是掩耳盜鈴的心態。

    “這取決於師兄你,目前來看是這樣的。”

    深深地看了眼朱家,吳曠沒說什麽,轉身離去。

    “是你的底線?還是那位楚王的底線?”

    就如同之前燕國的危局,差點就被群起而攻了。

    甘羅沒有在意自身家族的問題,對於這些事情他已經看開了。

    “農家不能投靠秦國,這是底線。”

    回應的沒有絲毫猶豫,吳曠顯得很是坦蕩。

    希望能夠成功吧!

    “農家現今最有價值的有三樣,鑄劍術,糧種改良之法和那些神兵,想要拿到這些那田歸農是最大的阻礙。”

    “我的路未來又在何方呢?”

    提醒了句,吳曠走進屋裏,他需要靜靜的思索接下來的計劃。

    “師兄怎還如此的幼稚?”

    “這不是貪婪!”

    “我們未來是對手了?”

    “老師很好,來之前我還跟老師啃了一頭烤全牛。”

    想要得到一個完整的農家是不可能的,畢竟那麽多勢力盯著,他們楚國不可能一口吞下,否則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朱家正因為看透了這一點,再加上他們和羅網聯手,讓朱家感受到了危機,當年方才出手阻攔的。

    他和陳勝曾經被俠魁田光作為接班人來培養,教導了很多理念,結合自身這些年來的經曆領悟,明白農家想要完整的存續下去,天下的局勢就不能改變,尤其是統一。

    甘羅笑了笑,他現今的眼界不算差,這位師兄是否為敵他已經不放在心上了。

    “朱家那家夥當年將我們當劍使,最後更給我們來了一下,這筆賬早晚得算。”

    甘羅解釋了句,隨即看著張良笑道:“師兄莫要將眼光局限於山東六國,我們秦國那邊變化很大的,各方麵都遠遠超越了山東六國,不,現在是山東七國,很多事情都改變了。

    輕笑一聲,甘羅起身行了一禮,道:“師兄若無他事,師弟就告辭了。”

    這些是他當年離開農家後才慢慢想通的,事後潛伏回農家跟朱家交流過,得到了對方的確認。

    在鹹陽之戰中,儒家那位浩然更進一步將之威能發揮到極致,如果能將那些神兵拿到手,便可作為鎮國至寶。

    甘羅惋惜,惋惜這位師兄未來的成就有限,怕是不能讓自己盡興了,甚至有可能都沒資格做自己的對手。

    朱家表態送客,吳曠到現在還沒有將事情想清楚,甚至現今的立場都成問題,不適合再插手農家的事情,那樣隻會成為敵人。

    對持了好一會兒,吳曠道出此次的來意,就是防止農家投靠向秦國,這是絕對不行的。

    雖然不想承認,但秦國確實太強了,不單單國力強盛,還匯聚了那麽多的大才和強者,這般下去山東七國未來如何他不知道,但韓國肯定會是第一個被覆滅吞並的,他們張家在明麵上也難以存留。

    甚至不單單是他們農家,所有諸子百家都是如此的。

    這位師兄若一直著眼於山東七國,未來的成就他已經能看得到了。

    他這次是以新的身份來農家的,這樣能減少一些麻煩,跟他同來的還有勝七。

    是敵?還是友呢?

    “不是我要與你為敵,而是你在與我為敵,與農家為敵,我想要看到的是農家的吳曠,而不是一個複仇者。”

    吳曠也認為那田歸農必須得死,不過那不需要他們謀劃,有人會去做的。

    這也許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吧!

    今後唯有做過一場了。

    “我們秦國現在已經不用耕牛了,全部換上了農用機關,種類很多,從播種到收獲的都有,效率也高得多。

    一旦天下一統,那統一的王朝必然難以容忍諸子百家這種獨立的勢力存在,尤其是他們農家這般強大的勢力,最好的結果也是被打散融入帝國。

    更別說背後還有王上的支持,發展不會慢。

    勝七冷哼一聲,當年那筆賬他一直記著的。

    吳曠對此次說服失敗沒多在意,畢竟這邊的局勢才剛剛開始。

    好笑的搖了搖頭,甘羅轉而反問道:“師兄不妨說說當年韓國攻打百越的那場戰爭。”

    “朱家老哥要與我為敵?”

    “師弟不擔心往事重演嗎?”

    吳曠現今想想,當年做事確實有欠考慮,也主要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老師現今在秦國,收的弟子應該是秦國人,對方又是怎樣的出身呢?

    要知道牛可是耕田的重要勞力,比人還要好使,在六國這邊牛都被律法保護的,哪怕死了都得派人去檢查死因,除非是老死的,否則都得罰錢。

    有機會的話,師兄可去我們秦國看看,開闊下眼界。”

    “是我的,也是王上的。”

    張良忽然問了句,這個姓氏可不多見。

    他更喜歡現今的諸國分立狀態,隻有這種形式的天下,才有農家生存的土壤。

    同樣帶著一張人皮麵具易容的勝七問道,看吳曠的樣子就知道肯定沒有說服朱家。

    最後便是那些神兵了,尤其是那神農尺。

    真要將田氏一族屠滅會引發一係列的問題,而且農家內部也仍然會有爭鬥的。

    這樣的結果他不喜歡,也不認同,農家應該有自身的傳承方式。

    與甘羅對視了許久,張良很是陰鬱和頭疼。

    農家外姓和田氏一族相爭的矛盾由來已久,雖然是農家內部的隱患,但也轉移了很多矛盾。

    甘羅笑道,表示老師很好,吃嘛麽香的。

    真要逼迫的急了,大不了反了便是,就如同他們農家的理念。

    有一道身影就來到了神農堂。

    神農尺當初進化展現出的威能他們親身體會過,遠不是名劍所能比擬的。

    “他有自身的利益和野心,田氏一族在他眼中也不過是可以利用的棋子罷了,我們當初做得太絕了,他才會出手。”

    雖然樣貌不同,但他還是能夠看出這就是當年的吳曠,現今不過是戴著一張人皮麵具罷了。

    以前那些耕牛一直被養著,隻是減少了繁衍的規模。”

    看了眼走進來的身影,朱家歎息。

    “師父和俠魁,還有陳勝大哥的仇我不得不報,不得不來。”

    “對於那田歸農,有些人會比我們更急的,他們可不想天下間再出一個浩然,還是一個親近秦國的。”

    “農家想要存續下去,必須維持現今諸國並立的局麵,不管是秦國,還是楚國,都不是我們農家真正的選擇。”

    隻是這三者雖然誘人,但想要拿到手不是那麽容易的,必須得先將農家擊垮,尤其是將那田歸農滅殺。

    “錯的是製度和世道。”

    勝七對朱家有很深的防備,那個小矮子的心機城府太深了,當年他們就被坑了一把,連他都差點被坑死。

    這不是驕傲,而是自信!

    甚至他已經在楚國那邊建立了一個小農家,招收了些弟子。

    “浩然師兄說的沒錯,師兄你未來不足以成為我的對手。”

    “吳曠老弟,你不該在這時候過來。”

    緊盯著吳曠的眼睛,朱家說的很認真,他不希望吳曠參與進此次事件中來,尤其是以複仇的理念過來。

    隻是說出的話語卻讓張良有點懵,不過一想到那位老師同樣非人的體量,有這種食量不奇怪,隻是……

    張良不滿這個定義,這是他們張家對未來的選擇。

    意有所指的道了句,張良知道了這位師弟的家事,甚至在齊國那邊還有一脈甘氏家族,是那位甘茂在齊國所留,現今還有人在朝為官的。

    畢竟爭鬥的本質是爭權奪利,與身份沒多大關係,不管有沒有田氏一族都一樣。

    “為什麽一定要爭個你死我活呢?”

    他們不應該局限於曆史的輪回中去,得不斷突破變強,這才是他們這等智者應該追求的,爭權奪利什麽的太低級了。

    而且殺的牛是從異族那裏收獲來的,那不是耕牛,脾氣也爆的很,被專門培養作為肉牛。

    各大勢力送來的隕石材料是當年的幾十倍,哪怕農家這些年的鑄劍師隊伍擴大了很多,想要將那些材料全部鑄造成名劍也得幾年時間。

    眼眸微微眯起,吳曠一時間摸不準朱家的心思。

    吳曠回道,話語中滿含恨意。

    這一問懟的張良說不出話來,這個過去的事實的確與自己先前的話語對立,沒辦法說啊。

    “秦國殺牛不觸犯律法嗎?”

    吳曠對現今的局勢很是頭疼,他所想的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帶著一部分農家前往楚國,在楚國發展起來。

    希望未來能有所成長,尤其是韓國和張家滅亡之後,否則未來就太無趣了。

    “朱家隻能利用合作,不可信任。”

    木然了下,張良邀請甘羅入座,詢問老師在秦國的境況。

    地澤萬物,神農不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且不提朱家這邊的心思,另一邊的吳曠在離開神農堂後返回一座庭院。

    沒一會兒甘羅被帶進來,看到張良後,按照儒家理解行了一禮。

    朱家表明態度,他的確依舊對田猛田虎兩人看不順眼,這是田氏一族和外姓多年積累的矛盾,他自小就繼承了這樣的理念,改不了的,這幾年隻是隱藏起來罷了。

    “朱家明麵上看著淳厚實誠,實則內心奸詐,野心勃勃,又很會做人,比司徒萬裏的心思更難確定,現今這種局麵下,不會輕易表態的。”

    同樣意有所指的回了句,甘羅轉身離去。

    我們最好的結果是帶著一部分農家前往楚國。”

    平複下心緒,吳曠有著自身的理念。

    現今雖然迫不得已的與之合作,但必須得防備上,免得再被坑。

    “甘羅見過張良師兄!”

    在那些隕石材料鑄造完之前,各大勢力是不會動手的,就如同當年一般。

    等吳曠離開後,朱家歎息。

    要不是朱家壞事,當年他就將田氏一族屠滅了,也不至於落得喪家之犬一般逃走。

    “不了,韓國挺好的,我堅信韓國才是未來。”

    就像浩然師兄說的那樣,天賦才情決定一個人的下限,是基礎,但眼界卻是決定一個人上限的存在。

    眸光閃爍,張良聽出了甘羅話語中的意思,是早就盯上自己了。

    糧種改良之法能夠增產糧食,這一點不用多說,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糧食都是一大根基,隻有擁有足夠的糧食,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那才是他們中原的未來,也是人族文明的未來。

    事情的本質大家都清楚,張開地和張家所謀求的不過是更加昌盛的一個張家罷了,為此寧願拚上一切的賭上一把。

    那三者都與國有利,鑄劍術能輔助批量的培養強者,還能夠給武者軍團打造兵甲,增強戰力。

    “就是師兄所想的那樣,甘茂是我祖父,可惜我們甘家家道中落,我算是寒門出身,比不得師兄你。”

    他其實早就跟朱家聯係上了,也告知了當年選擇動手的原因,就是找到了切實的人證,證明當年在百越戰場上就是那田猛兄弟謀害了他們,害得那麽多兄弟慘死,尤其是老師和兩位師叔的慘狀更讓他憤恨。

    “田猛和田虎也許該死,但也隻是他們兩兄弟,而且相比於他們,你的所作所為並不比他們好到哪裏去,甚至更加的惡劣和不可原諒。”

    不過也隻是針對田猛兩兄弟和田氏一族,有些事情必須得分清楚。

    朱家反問了句,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現今的農家很不歡迎那位楚王,你走吧!”

    他們還有時間,很長的時間。

    “這次盯上農家的勢力太多了,諸國和諸子百家都有想法,諸子百家的還好,盯上的隻是那些名劍,但諸國看上的是農家整體。

    真要出現一個統一的王朝,諸子百家必然難以存續,尤其是他們農家這般龐大的勢力,肯定會被帝國針對。

    就算先行詔安也隻是緩兵之策,過後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將他們農家肢解,到時候想要反抗都沒機會了。

    有著這種理念認知,吳曠對接下來的計劃慢慢的有了想法。(www.101novel.com)